夏芬
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骯臟,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制作大幅作品,適合制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顏色攜帶方便,也可作為速寫搜集素材用。基于這些特點很適合學生的需求,現在這種繪畫能力與其他繪畫比較起來,水彩畫相當注重表現技法。其畫法通常分“干畫法”和“濕畫法”兩種。初學者剛開始學習的過程有些畏難情趣,我及時發現這一問題,因為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我嘗試了一些改變,以“墨韻、意趣”為探索方向,讓學生在玩中感悟水彩畫的魅力。嘗試把水彩畫與中國畫中的“墨、意”的特點相結合。通過幾種好玩的方式參與到教學中去,比如:“甩、敲打、拓印、壓”等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在玩中掌握了水彩畫的基本激發,寓教于樂,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嘗試初期,學生的興趣濃厚。
進入第二個階段,畫面水分控制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細心的觀察能力,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水分控制的好壞,對于水彩畫來說非常重要。對于這一階段,剛開始作畫的時候,學生畫的倒是很大膽,色彩也很漂亮,但是水分控制不好,在天氣比較潮濕的時候,紙上的水分干的比較慢,這個時候紙張上的水分不宜過多,初學者,在上色塑造形體的時候,第一遍色比較濕,接著上第二遍,出現,色彩全部滲開,四處流淌,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天氣比較干燥的情況下,水分蒸發得比較快,學生對水分控制不好,出現色塊與色塊的銜接不自然,生硬、干扁,沒有生機,沒有把水彩畫的水色淋漓、渾然天成的特點發揮出來。初次嘗試以失敗告終,但經過第一次的嘗試,學生對水彩畫的特性有了一點點的感受,為第二階段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第二階段的嘗試過程中,學生也開始注意對水的控制,首先是把紙打濕一遍,看到紙面上沒有浮水了再開始下筆,然后從淺入深,畫出大的色塊關系,有的學生很謹慎,發現有的畫面地方比較濕,他就先畫快干了的地方,畫完之后,原來的地方也就沒有那么濕,這樣在水分的控制上就恰到好處,使整個畫面水色交融,清爽神俊,濃淡相宜,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通過細心地引導,這一階段學生小有收獲。
進入第三個階段,水彩畫主題的探究階段。為發揚學生熱愛生活,愛護環境的美好品德,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繪畫主題主要是以表現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以及以低碳環保為主題的繪畫內容。在繪畫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很認真,積極開動腦筋,畫面色彩絢麗,內容豐富,但是在深入過程這一環節,學生普遍覺得難度有點大,學生又進入一個困惑期。這個時候,我自己課后也琢磨著,怎么解決這一困境。后來,我開始做他們的思想工作,首先,在思想上讓他們不要有畏難情緒,鼓勵他們,經常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讓他們勇于戰勝困難;其次,我再加以逐個示范,讓學生知道怎么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給他們留下一個思考題,比如:解決類似的畫面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什么方法。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空間,養成積極主動思考的習慣,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一定的發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心情,培養了他們積極、陽光的美好性格,還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可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