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龍
不知是列祖列宗傳下來的急性子使然,還是修身養(yǎng)性不夠涵養(yǎng)功夫不到家,家中人有時會為了一丁點兒小事弄得不愉快,家庭生活的快樂氛圍蕩然無存。那天,望著書櫥中琳瑯滿目的唐詩宋詞書,我突發(fā)奇想,對家人建議:“我國文學寶庫豐富多彩。如果我們能讀點唐詩宋詞,借以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家庭一定能更加和諧幸福,生活也會更加快樂。”家人欣然贊同。
春日的一天,全家人興沖沖驅(qū)車郊區(qū),踏青賞花。久居都市,難得親近大自然,觀賞野趣,放飛心靈,真有說不盡的愜意與開心。忽然,女兒的臉色突變:“我的手機哪兒去了?”她新買的功能齊全價格不菲的手機竟然不知什么時候不翼而飛了。包翻個兜底,車里車外找遍,仍無蹤影。女兒再無好心情,沮喪的面孔影響了一家人。我思忖一番,搬出唐代韓愈的詩句好言相勸:“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一家人難得出來玩一次,不要為這點小事辜負了大好春光,壞了大家的興致。”女婿心領(lǐng)神會,緊接著開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錢財乃身外之物,權(quán)當是破財消災。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才是最重要的。回家后我陪你再去買一個就是了。”老伴慢悠悠地接著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碰到不愉快的事坦然相對,一家子開開心心,比啥都好。”大家的好心情感染了女兒,她終于云開霧散:“不說這些不愉快的事了。來,這兒風景不錯,我們?nèi)艺諒埾喟伞?/p>
周末傍晚,外孫從幼兒園回來,不知是零食吃多了還是惦記著電視里在播出的《變形金剛》,一向食欲不錯的他一碗飯吃了將近半個小時,磨磨蹭蹭還沒吃完。女兒不耐煩了,訓斥一番后準備將飯倒掉:“餓他一頓,看他吃不吃!”外孫淚眼含珠,滿臉委屈。我靈機一動,對外孫說:“你們幼兒園教的那首《鋤禾日當午》外公忘了,你再背一遍給外公聽聽好嗎?”外孫得意了,擺了個“POSE”,一字一句,字正腔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什么意思呢?”“農(nóng)民伯伯在太陽底下種地辛苦,我們要愛惜每一粒糧食。”“你不好好吃飯,這么多剩飯倒掉,算不算愛惜糧食呢?”外孫的小臉蛋一下子紅了起來,愣了一會兒,他拿過飯碗,三口兩口吃完了剩飯。
我們的家庭又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