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養性
- 不忘初心 立德育人
觀,是對自我修身養性的一種升華,更是對學生敢于擔當和負責的體現。這就是當代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關鍵詞:修身養性;以生為本;以身作則;立德育人教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人類因為教育而進步,科技因為教育而發展,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盡的。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師作為一個傳教者,身扛千擔,必須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方能守得云開見月明。知識在不斷更迭變化,教師必須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站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去提升自我,去處理與學生關系,才能始終處于引領者的位置,讓學生學習到適合時
啟迪·上 2021年2期2021-09-10
- 談有效的寫字課堂教學
:身心健康 修身養性 寫字興趣 方法得當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16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不同,語言的呈現方式自然也不盡相同。國外大多數國家的文字以字母的形式展現,而我們國家是特有的方塊字,這是祖先給我們遺留下的寶貴財富。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孩子們的書寫能力卻沒有跟隨時代的腳步而進步。其實,國家早已出臺出相應的政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作為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這是對一二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1年2期2021-06-03
- 淺談“茶室”在現代公共空間中的創新性應用
會友”或是“修身養性”,也可以一個人品茗、兩個人清談、或是和三五個朋友來到這里品茶聊天、下棋、寫書法,來感受空氣中彌漫著的茶香,給人一種安靜平和的感覺。關鍵詞:茶室;高雅;文化格調;修身養性;以茶會友;平和中圖分類號:TU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050-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34隨著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發展,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8期2020-11-23
- 心覺如海 珍珠燦爛
的精神標識、修身養性是人之為人的朝圣之路、質樸清新富有文采是《心覺》的突出特色三個方面論述其對該書的評價。關鍵詞:《心覺》;良心善心;修身養性;質樸清新;富有文采2019年,周德義的中國哲學專著《心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一部關于人的哲學,關于生命的哲學,關于人生的哲學的書。它是兩眼向內的哲學,是源自人心的哲學。站在人生的高地,懷抱積極的生活態度,充滿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生命活力和宇宙精神。這是德義在經歷幾十載風雨歲月洗禮之后的絢麗彩霞,是他對洗禮的體
教師·上 2020年3期2020-05-13
- 曾國藩“慎獨”
話題:慎獨;修身養性;克服困難曾國藩雖然只活了60歲,卻能以30年的時間“慎獨”修身。他慎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堅持寫日記,對自己一天的言行進行反思,對修身的不足予以檢討。道光22年中秋節,曾國藩在日記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有個好朋友得了一筆額外收入,自己竟見錢眼開,想據為己有,驚醒后感覺慚愧萬分,于是狠狠地自責一番。自己好利之心竟然如此嚴重,居然連做夢都存有此心,這是何等的齷齪啊!第二天中午,一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請曾國藩吃飯,中間聊天時
故事家·高考季 2020年3期2020-04-26
- 《資治通鑒啟示錄》
挖掘其中有關修身養性、治國理政、為人處世、選人用人、家風家教等方面的歷史智慧和現代啟示,而成《資治通鑒啟示錄》。本書不僅系統呈現秦漢、隋唐兩段大一統的輝煌,戰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三段分裂混亂的曲折,而且深刻剖析改革中的剛性與柔性、人生職場上的進與退、權力平衡中的輕與重、駕馭部屬時的寬與嚴、政治生涯中的方與圓……作者還將文中有關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等的啟發性語句提煉出來,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資治通鑒》的現代價值。
領導文萃 2020年2期2020-03-17
- 音樂教學與教務教研工作的啟示
生共同進步;修身養性;教務教研工作一、實踐證明處辦工作比音樂教學工作更難我從事音樂教學工作已有二十二年之久,兼任學校教務教研工作三年來,深刻體會到處辦人員工作的不易與難處。工作性質與崗位的轉變,使我在長期教學的狀態中,有過前所未有的改變,就連平時的作息與生活規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真是不深入不知其內情,不吃藥不知藥味苦。俗話說:“吃牛肉不知牛受苦,穿綢緞不知蠶遭殃。”的確,在自身工作實踐中,得出其真理所在。二、兩種工作各有所得音樂教學帶給人們愉悅、歡心,是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20年16期2020-01-22
- 從儒家 “禮”“和”思想談修身養性策略
用 和為貴 修身養性 作用策略“禮”“和”思想是儒家的一個重要學說,原文出自《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禮的作用,以恰到好處為可貴。古代圣賢君王治國之道,可貴的地方就在這里。從原文翻譯我們可以看出,禮法的運用就是在于恰到好處,也即我們現代社會發展中所提倡的“和諧”理念,禮法也不同于現代的司法,儒家尊崇的是以“仁”治國。禮法包括封建社會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也即我們社會治理上提倡的“道德法治”理念,對于個人的修身養性也是具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2019-10-21
- 傳承中華經典美文 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
傳誦;踐行;修身養性;語文素養作文起步階段,面對孩子們一個字一個地追問:“老師,這個字怎么寫,這個作文我怎樣開頭?”這足以讓老師們撓頭。那么,孩子是否輸在起跑線上,還是我們的閱讀量太少,為什么古代七歲的駱賓王能寫出千古佳句,而我們的孩子作文卻無從下筆。筆者覺得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有重視閱讀,并真正結合古詩文教學融入其中。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讀《三字經》《弟子規》,猛然發現,傳統文化的經典,竟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神器!下面介紹一下筆者是怎樣理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 2019年2期2019-10-21
- 淺議領導干部如何做到廉潔從政
光明磊落 修身養性一、慎初始提高道德修養,保持自身廉潔,要特別注意第一次。第一道“防線”被沖破了,往往會“兵敗如山倒”。明代有一位官員叫王廷相,在一次接見下級官員時說:“我昨天乘轎進城遇雨。一個穿了雙新鞋的轎夫,一開頭很小心地循著干凈的地方落腳,生怕臟了鞋,可后來一不小心踩在泥水里,從此便不復顧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他告誡下級:“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也。”這形象地說明,守不住小節,邁出了第一步,就會“不復顧惜”,終成大錯。對領導干部
經營者 2019年5期2019-04-29
- 淺析傳統國學文化傳承與語文教育的有機結合
;創新形式;修身養性【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一、走出應試教育,探尋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意義(一)聚焦深遠意義,感受深刻魅力社會方方面面高速發展,在大環境下,無論是科技、醫學還是其他領域也都在快速發展,教育領域多年前就已經高瞻遠矚地呼吁摒棄應試教育,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古詩詞并不像數學、英語、化學、物理等其他學科一樣,能明顯地感覺到它們的實用性。學數學能干嗎?調侃地說,去買東西起碼會算數。那學古詩詞能干嗎?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這個
課外語文·下 2019年2期2019-04-10
- 試論儒家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
倡血親人倫、修身養性,主張仁者愛人。儒家文化對中國古代的影響甚深,可以說人們的道德觀、自我約束力,皆緣起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既是一個歷史范疇,又是一個鮮活的文化生命。關鍵詞:傳統文化;儒家文化;思想體系;修身養性;倫理道德中圖分類號:B222;G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5-0022-01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象征,是維系民族存在與發展的精神紐帶。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創立儒家學說,儒家文化應運而生,雖幾經沉浮,但其強大的生命
成才之路 2018年25期2018-10-15
-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也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重要手段。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regarded as two treasures in China.Together with Qin and Qi,they formed the four skills for a learned and elegant scholar to pursue in ancient times.They were also held as a good exerci
瘋狂英語·新讀寫 2018年1期2018-08-24
- 站在中學生成長的角度談中國畫教學的重要性
傳統文化 修身養性引言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體系,比較世界各國的文化藝術,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特點,并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贊賞。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著繼承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中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社會建設的接班人,又正處于一個學習新知識的最佳年齡段,更應該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畫,包含了中國人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理論等諸多優秀成分,在當下,
考試與評價 2018年1期2018-07-10
-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嘗試與實踐
;德教為先;修身養性前言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德教為先要求在語文教學中,促使學生各方面和諧發展,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同時,傳遞積極的人生態度,從而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與健康的人格。德育教育的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一、小學語文教學(1)教育要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小學語文教師面對的對象是兒童,他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好表現,愛問問題。作為教師應該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掌握其心理
神州·上旬刊 2018年6期2018-06-28
- 淺析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國學教育的意義及措施
文化傳承 修身養性引言時下流行的文化,譬如網絡文化,外來文化等,對當今青少年的生活和學習影響很大。一方面,這些文化雖然給人們帶來了不少便利,開拓了視野,增強了社會性知識,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網絡文化、外來文化在給我們提供了多樣化文化的同時,也給一些邊緣文化包括色情、暴力文化提供了一個溫床,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文化既有共生的一面,又具有相互排斥的一面,這就給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思想和行為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導致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教育存在的問題日益顯露。西奧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8期2018-06-26
- 孔子“和而不同”中“和”的現實意義
義。關鍵詞:修身養性;和而不同;國際和諧一、 修身養性以求天人和諧孔子在《論語·子路》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處,卻不肯盲從附和。小人只是盲從符合,卻不肯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所謂的君子可以理解為對自身道德修養有極高要求的人,是對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有所畏懼,又能在國家衰微時擔當社會重任的有志之士,是具備凜然之氣,品行端正的有德之人。孔子認為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和而不同”,
考試周刊 2017年75期2018-01-30
- 太極拳與修身養性
禮春太極拳與修身養性文/湯禮春在那綠樹蔥蘢的大山中,野花燦爛,流水淙淙。在古老的銀杏樹下,在如茵的草坪上,一個長須飄飄、仙風道骨的老人正在悠然地打著太極拳。那如風似浪的節奏,那柔中帶剛的神韻,出神入化,老人猶如整個身心融化在大自然之中。這個場景,天人合一,充滿一種高雅脫俗的情趣,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這就是太極拳的境界。有了這種境界,練太極拳自然能修身養性。練太極拳達到一定境界后,就成了太極高手或者太極大師。而太極高手和太極大師也一定是胸襟坦蕩、正氣凜然、虛
少林與太極 2017年9期2017-11-27
- 關節保健需“修身養性”
關節保健需“修身養性”●鄭維真關節為骨頭與骨頭交界處,只要牽涉附近結構都可稱關節,健康的關節軟骨提供良好的緩沖與保護功能。但在老化過程中,軟骨可能開始產生磨損。任何影響關節的疾病都屬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會出現腫脹、灼熱、僵硬、疼痛等癥狀,可能會膝蓋無力,甚至寸步難行、站立困難、外觀變形。進展慢無法治愈但可延緩哪些人容易得退化性膝關節炎?肥胖、有外傷、解剖構造異常或是關節過度使用、穩定性不好的人,會給予軟骨過度壓迫,易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另外,年紀、基因、感
海外星云 2017年18期2017-09-26
- 僅僅14個字,卻一輩子也學不完
惑,應該如何修身養性,提高修養?下面分享7個修身養性的經典哲理詞匯,僅僅14個字,卻一輩子也學不完。1、道歉并不總意味著你是錯的,它只是意味著,你更珍惜你們之間的關系。2、專一不是一輩子只喜歡一個人,是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一心一意。3、高雅不是名牌裝扮出來的,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體現。4、氣質不是地位隨之而有的,是胸懷的外衣。5、魅力不是權財堆砌出來的,是才智的內涵。6、淡定不是表面偽裝出來的,是閱歷的沉淀。7、原諒有時候,我們愿意原諒一個人,并不是真的愿意原諒
晚報文萃 2017年6期2017-07-01
- 論太極拳拳義中的儒道思想
克己復禮 修身養性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7—0026—031 前言中國武術產生和發展的環境極其復雜,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吸收和交融其他形式的文化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武術形式和不同的武術文化內涵。太極拳具有東方民族體育的濃厚色彩,它蘊涵著豐厚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倫理觀念,注重內外兼修,融健身與養生與一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太極”二字出自《易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武術研究 2016年7期2016-12-15
- 對太極拳雙語教學中教學技巧的研究
拳文化內涵和修身養性價值,促進太極拳文化國際傳播,對提高太極拳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 太極拳 雙語教學 教學技巧 文化內涵 修身養性許多外教、留學生、外國武術愛好者對于太極非常感興趣,所以采用雙語教學會事半功倍。如何跨越語言障礙進行專業術語的外語講解,采用何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動作技術的教學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的講解,將中國這一瑰寶展現給學生,并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太極拳技術,促進太極拳文化國際傳播,提高太極拳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考試周刊 2016年85期2016-11-11
- 道德經的內容結構、思想體系及修身要則
深。其提出的修身養性原則、方法及其評判標準,在當代仍然具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關鍵詞】道德經;思想精髓;修身養性;指導原則《道德經》作者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相傳春秋末期戰國初期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德經》,亦稱《老子》,和《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其學說對中國哲學和道教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更是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
青春歲月 2016年4期2016-08-04
- 談書法之美對人修身養性的作用
書法之美對人修身養性的作用李守銀(徐州書畫院221000)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的品位,而書法藝術可以修身養性,陶冶人們的情操,增加生活的情趣,讓人們暫時忘記都市的喧囂,體驗一種寧靜的心境。書法的內容或說古論今警醒世人,或傳承倫理道德教人向善,或托物言志凈化心靈。書法不僅在于其外在美,更在于妙筆生出的高尚德操。本文主要論述了書法在人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時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關鍵詞:書法;美學價值;修身養性書法是最具
大眾文藝 2016年11期2016-07-12
- 淺談古琴音律中五音“宮、商、角、徵、羽”與養生的關系
養疾;靜心;修身養性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1-0150-02一、中國古琴的起源和特點1.古琴的產生。琴的起源有神農伏羲造琴說。也有“神農氏”的氏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的造琴說。依據相關資料,古琴存在的歷史已有3000年左右。中國古琴出現的時間,有觀點認為應定在西周——春秋這一段時間內。筆者個人根據古琴的外觀造型,結合當時社會的時代背景,更傾向于西周——春秋這一時間段內。2.古琴
教育教學論壇 2016年41期2016-05-14
- 從于丹講《論語》中得出的領悟
鍵詞:莊子;修身養性;心性[中圖分類號]:B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9--01《論語》已經流傳了將近2500多年,并且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可以說《論語》中的經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做到耳熟能詳。因為我們從小讀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論語。中國也把論語作為最經典最有價值的讀物去輔導每一代青少年。《百家講壇》中就有講述論語的篇章,是由著名學者于丹教授作為主講的。于丹教授運用最樸素的語言,給人們講述了孔子兩千
青年文學家 2015年29期2016-05-09
- 論茶道對傳統武術的啟示
;傳統武術;修身養性;靜心;啟示茶道和傳統武術,一靜一動,看似沒有多大的聯系,實際上二者的靈魂有相同之處。傳統武術是形動而心靜,而茶道不僅僅是品茶這個簡單的動作,更重要的是通過品茶悟道。所謂道由心生,行動也是跟隨心思,品茶悟道和傳統武術都強調“儉、美、和、靜”這幾種精神。廉乃勤儉節約,美為形體神韻、儀態氣質之美,和是心平氣和,靜則靜心養德。茶道和傳統武術的精神是統一的,“儉、美、和、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茶道和傳統武術都是傳統文化的不同表現形式。
福建茶葉 2016年5期2016-03-30
- 從“修齊治平”談儒家修身養性
儒家向來注重修身養性,孔子養內省之心,孟子養浩然之氣,都是修身養性的楷模。修身養性的內涵是什么,與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何聯系,其現代意義何在?記者就此專訪遼寧大學教授涂光社。修身是對所有人的期冀:在儒家“修齊治平”的倫理政治觀中,修身養性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如何理解“修身”的內涵,當下強調修身養性有何現實意義?涂光社:“修身”所修者,心性也,為一己精神品格向著至上之境提升的努力。《大學》說“明明德”,就是通過修行使“明德”明于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當代貴州 2016年9期2016-03-21
- 修身養性的藝術
】陜西剪紙;修身養性;文化中圖分類號:J52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37-01陜北的民間剪紙藝術,是陜西地區最古老的的藝術形式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剪紙藝術的發展,它目前已經不僅僅用于裝飾了,現在的剪紙藝術更多的是體現陜北的地域文化以及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剪紙顧名思義是指用剪刀剪出選擇紙藝術活動的各種各樣的圖形。剪紙藝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當人們使用地毯、皮革、樹
戲劇之家 2016年3期2016-03-16
- 坐牢等于修身養性?成龍“抽空坐牢論”惹爭議
尊重法律 修身養性 荒謬人物時事速遞>>據參考消息2015年8月6日報道,成龍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自己從兒子房祖名坐牢一事悟出心得——坐牢并非壞事,尤其對忙得不可開交的有錢人而言。成龍說:“太多有錢人,好像我的一些朋友,他們一年抽空10天或1個月,到深山修心養性。”但他說他忙碌的工作讓他連10天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他認為自己有時需要抽時間放假坐牢,而且要強迫有些有錢人去坐牢。這一觀點一時間引發媒體與網友的熱議,有人認為這是明星的自省,也有人認為這是褻瀆法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18期2015-09-22
- 淺談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地提升自己,修身養性,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加強專業技能修煉;加強課題研究,參加模塊化培訓。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言傳身教,潤物無聲。[關鍵詞]專業發展 修身養性 課題研究[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9-010在唐朝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和清代改良主義先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分別有著這樣的兩句詩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15年3期2015-05-04
- 修養助你成功
座堡壘,只有修身養性才能不斷向上攀登。——題記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人才與人才之間的競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所以總是有那么一些人想一步登天,一下子超越別人,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但在現實社會中,這是非常難的,并且你的心若浮躁不安又怎會有所建樹呢?陸游曾向他的兒子傳授寫詩經驗:“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話中只字未提寫詩的技巧,留給其子和后人無盡的思考空間。現在我們若認真品味這句話,也不難看出陸游的深意:希望兒子多留心生活,通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4年33期2014-09-25
- 如水玉石,修身養性
古人云:修身養性。修身,即使身體健康;養性,即使心智本性不受損害。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 意在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如初的境界。現代人正在回歸,找尋大自然修身養性的載體。如大自然的珠寶玉石皆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瑰寶,瑪瑙也罷、水晶也罷,皆是大自然最具靈性的什物,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于無聲時潤育女人的美麗,升華寧靜、雅致、秀外慧中的氣韻。塵世間太多的紛紛擾擾,落入凡塵的你我,注定將
生活文摘·養生版 2013年8期2013-04-29
- 舞蹈教育重在“修身養性”
我們要注重“修身養性”,達到內外兼修,形神兼備,使舞蹈技藝與舞感舞德同時得到提高。一、舞蹈教育之“修身”舞蹈以人的動作為主體,人們一般會對舞蹈者的形體體態產生第一視覺感受,因此在舞蹈教育中,“修身”處于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作為一名舞蹈者的基本素質。所謂“修身”,就是舞蹈者的基本功訓練、形體訓練以及學習舞蹈動作。舞蹈對于柔韌性有很高的要求,一個舞蹈者一般都是自幼學舞,從壓腿、踢腿、下腰等一系列基本功學起,以鍛煉自身的柔韌性。在進行基本功訓練的同時,舞蹈者要進行
戲劇之家 2010年2期2010-08-15
- 養生保健話下棋
(3)弈棋可修身養性。日常生活中,有些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不宜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而下棋可以讓人平和靜氣,在不動聲色中決出勝負,這有益于中老年人養生保健。尤其是下棋時要積極用腦,這也能使人的中樞神經、呼吸、內分泌系統相應活躍起來,從而促進周身血液循環,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不過,下棋雖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但是,也要有度,每次下棋的時間不宜過久,更不可癡迷棋局,計較勝負。輸贏一笑兩歡。友誼更勝奪冠。這應是下棋者追求的境界。(編輯王建國)
祝您健康 2008年6期2008-06-19
- 千樹萬樹梨花開,素描面對面
現欲望;四、修身養性,天道酬勤。關鍵詞:激發;表現欲;嘗試催化劑;修身養性;天道酬勤Thousand tree ten thousand tree pear the flower blossom and the sketch be face to faceWang Xiao-huiAbstract:Let the student's sketch performance thousand tree ten thousand tree pear the fl
現代教育教研 2008年9期20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