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
北京市華僑城黃岡中學是朝陽區引進的第一所外省市名校,一直倍受教育同行和社會的關注?;仡?011屆初中畢業生培養歷程,體會最深的有兩點:第一,做好巧婦。教師從自身找原因提高教學質量。第二,做好伯樂。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學生成績。
激發學生自主意識
要挖掘學生的潛力,學校必須通過多種途徑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自覺性和主動性。
思想上激發觀念上養成 激發不同年齡段學生的主動意識,讓孩子們從內心感受到“我要改變、我要作為、我要超越”。
初一學生動員會主旨是引導學生明確中學階段學習的特性,指導學生由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增強紀律觀念、時間觀念和競爭觀念。
初二學生動員會主旨是增強學生潛在動力。讓學生做個有責任的人,讓學生做一個有作為的人。
初三學生動員主旨是調整學生的心態,增強學生意志力。校長寄語:不懈怠、不彷徨、不嘆息、不退縮,以沖刺的姿態投身復習備考;我們還組織教師寄語,家長給孩子一封信等活動。讓學生在感動中學習。
機制上完善精神上激勵 為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學校建立了和諧進取的激勵機制。每月都要加一期光榮榜,表彰進步和優秀的學生。期中期末均召開表彰會,校領導親自頒獎并合影留念,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鼓勵和鞭策作用。通過舉辦學生座談會、課外輔導等方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關注和激勵,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排除學生心理阻力
學生的雙基不過關是學習的一大阻力,而學生的思想病更成了影響學生學習提高的一塊心病。針對學生的心病,我們采取了相應的教育方法:
克服厭學情緒 對學生進行立志成才的思想教育。開展了奮斗在成才路上的朗誦比賽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樹立目標。開展信念教育。組織了“信心+行動=成功”的教育活動,讓堅持就是勝利成為他們的信念。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實施分層教學策略。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貫徹教書育人的理念,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全體教師重視情感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和熱情。
改變懶惰消極狀態 樹立正確目標,分解學習目標。開展面對挑戰,給自己一個承諾演講比賽活動,讓學生樹立學業進步、求知成才的奮斗目標。健全學生的人格,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一方面讓學生樹立以學習為榮的意識;另一方面增強學生學習的意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實現開放性與生成性的有機結合。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開展學法指導和學法交流活動,讓學生以提高學習效率為標準探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并簡單地概括為五個字:加、減、問、用、創。加——攝取和積累讓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減——提煉和升華對學過的做好復習小結。問——知惑解惑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和提問。用——運用知識鼓勵學生學會在運用中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創——融會創新幫助孩子學會學后聯想,練后反思。
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包括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基本技能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我校采取了以下方法:
實施分層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仍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學校實施了局部分層對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貫徹分層備課、分層授課等策略,從而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學校堅持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同時進行培優轉差教學活動。培優是側重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轉差是全面強化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學校在不同時段對培優轉差有不同要求。
組織夏令營活動 在學生進入初三之前的暑期,學校組織了“走進黃岡,紅色之旅”活動,讓學生在參觀革命老區的同時體驗黃岡中學的學習生活。本部教師的專題講座和學生的學法傳授,讓學生增強了立志成才的信念、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增強了學習的動力和能力,更增進了校生、師生、生生的感情。
卡耐基曾經說過,靠自己的能力拯救自己,是成功的唯一準則。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要關注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自主意識,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健康、快速地成長。
(作者單位:北京市華僑城黃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