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鋒
【摘要】 保證用戶可靠、安全地用電是供電企業追求的目標。但由于電價政策的變化,導致購、售電價差不斷縮小,極大的縮減了供電企業利潤增長空間。同時,我國供電公司在供電可靠率管理層面也存在諸多的問題。供電企業如何通過提高供電可靠率,在保證用戶服務、提高社會滿意度的基礎上增加企業銷售收入、提高企業經營利潤,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話題。本文將分析供電企業供電可靠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創新途徑,希望能給供電企業提供相關方面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供電企業 供電可靠率 問題 措施
由于我國電力能源管理相對集中,電力市場未能完全與市場經濟接軌,電力企業在電力市場開拓方面的作用并不明顯。電力企業要增加主營收入,提高供電可靠率是一個有效的途徑。供電可靠率是評價供電企業形象和供電能力強弱的重要參考因素,通過供電可靠率的提高能有效地減少各種事故限電停電、計劃停電和異常停電時間,確保廣大用戶的用電安全和可靠,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達到供電企業的奮斗目標。
一、供電企業供電可靠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影響供電企業供電可靠率的因素復雜多樣,在供電可靠率管理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電網的建設還不夠完善,管理方法上仍存在很多缺陷等,經概括可做出以下分類:第一,仍然存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理念,以致管理理念思想陳舊,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第二,粗放式管理無法從源頭上管理供電企業供電可靠率,供電可靠率指標不可控、低下;最后,供電企業供電管理體系建立不完善,供電可靠率不穩定。
1.1科技方面
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力的生產和供應都采用了機械化操作。然而在比較高端的應用領域,技術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欠缺,同時,傳統的供電網絡也對電機科技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制約。
首先,技術力量薄弱。由于工作人員沒有接受相關的專業教育,缺乏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設備操作技術,整體業務能力相對低下。一旦發生電力異常運行的情況,工作人員無法保證第一時間準確分析故障點并及時進行處理,故障時間的延長必定會導致供電可靠率的降低。
其次,電網不夠堅強。我國電網覆蓋面積廣闊,傳統的電網出現嚴重的老化現象,無法確保電力能源的正常供應。而且在一些地質條件復雜或偏遠的地區,電網的鋪設能力較弱,無法全面的鋪設。
1.2管理方法方面
作為企業永恒的主題的管理,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供電企業在管理方法上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管理思想陳舊。存在計劃經濟體制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陳舊,開創性的工作難以開展,無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第二,管理方式粗放。在供電可靠率方面實行粗放式管理,管理網絡人員難以做到事前控制和事后分析,從源頭上管理供電可靠率,造成供電可靠率指標不可控,指標低下。
1.3管理體系方面
管理體系是供電可靠率相關工作開展的基礎,但由于“真空”現象的存在,造成供電可靠率管理脫節。具體問題如下:
組織結構方面。組織結構構造主要分為生產與營銷兩大管理系統,正常情況下,兩者的業務不交叉,但在供電可靠率管理中,卻出現了兩者管理界面上兩不管的“管理真空”現象。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缺少供電可靠率管理統一核定部門,公平下達指標操作難度大。無論歸口單位是營銷部門還是生產部門,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都難以真正避免供電可靠率指標分解下達中的“厚此薄彼”現象,降低了供電可靠率管理的積極性。
其次,施工單位與線路管轄部門之間有交叉,難以界定兩者分攤比例。存在線路管轄權屬于供電所、檢修單位、施工單位的現象,管轄混亂。
指標管理方面。雖然建立了較為全面的指標考核體系,但在實際指標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大部分供電企業的弊病,主要問題有:
首先,供電可靠率指標管理僵化。在初期集中分配電力資源中,供電可靠率指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地區、各部門的用電需求和用電能力逐漸層次化,單一地界定供電可靠率指標,限制了供電可靠率的提高。
其次,供電可靠率指標管理重罰輕獎。當前的管理辦法對個人和優秀團體的獎勵力度不夠,各級供電可靠率責任部門積極性缺乏,員工的積極性難以被調動,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二、供電企業供電可靠率管理創新途徑分析
2.1科技管理創新
科技進步是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提高科技管理,最主要的是提高員工素質。首先,堅持“走出去,迎進來”戰略,將一線員工送進先進的兄弟單位和大專院校學習,進行定期的能力學習和業務培訓,同時將高校老師和優秀的專業人員請進單位為職工授課。另外,對培訓和學習積極、成績優秀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反之進行處罰,通過各項獎勵措施的實施提高員工素質和技術力量。最后,要多方積極籌措資金促進電網的強化。
2.2管理方法創新
管理思想上的創新。積極更新管理企業,破除守舊思想,更新管理觀念,用新視角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樹立現代管理理念。運用“先進、現代、合理、科學”的管理思想武裝頭腦,創新理念,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管理制度上的創新。實施精細化管理,在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導,明確目標的基礎上實行精細化管理,提升管理效果,形成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促進可靠率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2.3管理體系創新
供電可靠率組織結構體系創新。建立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三層管理。綜合考核部門、歸口管理部門和監督管理部門組成管理層,綜合考核由企業管理部負責,歸口管理由生產技術部負責,監督管理由紀檢監察部負責。在日常工作中,供電可靠率考核、執行和監督部門相互配合并相互獨立,明晰各部門管理職業,使指標的分解更加合理和公平。
供電可靠率指標管理體系創新。組建了管理組織體系的“硬件設施”后,配備系統的“軟件”即激勵機制來改善管理環境,提高供電可靠率指標。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的建立,能夠促進供電可靠率網絡人員積極性的提高,營造人人爭優、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通過適當的修正應對電網和供電可靠率的不斷變化,使指標激勵體系能根據實際情況產生變化,達到新的供電可靠率指標值的要求,以通過供電可靠率指標的動態考核。供電可靠率指標按層次的不同可劃分為要求不高、容易達成的考核標準和要求高、不易達成的激勵標準。考核標準中,對于完成指標的被考核單位,給予適當的獎勵,反之重罰。
激勵標準以考核標準為基礎,具體的標準要求根據當年管理投入情況和人員管理水平來確定,以獎勵為主,對通過激勵標準的被考核單位實行重獎,注重激勵作用的發揮。通過不同標準的考核指標的運用,能有效的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將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和自身的經濟利益聯系起來,使員工意識到企業的生死存亡與自身的發展密不可分、息息相關。
三、總結
總之,要提高供電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提升自身的供電可靠率。一方面,企業各個體系要形成完整獨立的制度,嚴格遵循并認真落實和執行制度和規劃;另一方面,供電企業要大力提高并廣泛應用自身的科學技術,將企業電力管理納入到技術層面。只有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企業才能不斷提高供電可靠率,提高用戶服務水平,達到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 考 文 獻
[1]蘇博波.提高供電可靠率的實踐與探索[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1):178-179.
[2]陳彬.提高城市供電可靠率之我見[J].中國科技信息,2011,(11):221.
[3]王文,莫金龍.采取綜合措施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率[J].浙江電力,2013,32(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