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戰
本周最熱的話題,可能是正在召開的APEC會議和美國中期選舉。不出意外,共和黨控制了美國參眾兩院,將影響到未來美國的內外政策,尤其是對華外交和貿易政策。APEC的焦點議題也自然離不開建立亞太自貿區及相關的策略討論上。
如果把目光回溯至2001年,會看見更多時代的轉合。那一年,中國加入WTO,中國的對外貿易開始進入快軌,短短幾年,外貿依存度中樞從30%迅速攀升至60%。也是在這一年,世貿組織啟動了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全球化深度融合帶來的樂觀情緒無遠弗屆,人們甚至認為只需要3年,就可以達成史上規模最宏大、涉及面最廣的多邊貿易協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全球經濟重新陷入大分化。這個世界之所以未出現著名學者弗格森所謂“正在沉沒的全球化”,是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希望重回割據一隅的孤島上。
多哈回合談判便是重塑全球化動力的嘗試和努力,雖沒有想象中順利并一度停滯,但也證明全球化貿易對各國的重要意義。按照2013年巴厘島峰會達成的共識,今年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擺在APEC成員面前的議題,包括通過多邊協議框架推動增長、就業、區域經濟一體化、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等等。推動亞太自貿區的建立更成為重中之重。
外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長期保持在20%以上,在經濟增速減緩的背景下,主導并參與建立可以長期提振外貿增長的新格局,至關重要。當前,美國在全力以赴推動TPP談判,因其高規格高標準特征,對中國構成實質性的準入門檻,TPP原產地規則等也將對中國的對外貿易造成較大沖擊。實際上,近幾年國內外消費和貿易環境已對我國的外貿增長形成了巨大壓力。如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額約3466億美元,同比增長7.5%,雖是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增速的兩倍多,但相比前幾年20%多的增速已顯疲弱。中國既有必要也有條件主導建立一個外貿新制度體系。2013年對中國外貿依存度排在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中,分列第三、四、五位的越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既是APEC成員,又是亞投行創始成員,還是RCEP和TPP的成員。同為APEC、RCEP、TPP成員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也保持著較高水平。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讓世界貿易陷入長期失衡狀態,全球化一度充斥投機、沖突、傾扎。但貿易規則的重構可能為全球化注入新秩序。我們將持續記錄中國推進貿易新秩序建立的步伐。
轉基因:非對稱之爭》
如果無法證明轉基因對人體無害,人們為了自保也多少會相信其有害。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這樣的猜測尤其盛行。(網友:老李)
《生意興隆的美國文憑工廠》
美國文憑工廠興盛,倒讓人再次玩味錢老所說的:“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網友:東籬)
人們的欲望和需求都集中在一張文憑之上,這大概是如今崇尚“學識”帶來的后果,也是整個社會浮夸的體現。(網友:戴明)
《世界經濟還要潛行多久》
全球經濟看來還要走很長一段時間的低增長之路,估計這是未來的“新常態”了。(網友:侃田)
美國結束QE自然是有底氣的,經濟基本面尚且不錯。但歐盟和日本這兩個小伙伴就不行了:歐盟正在為是否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爭吵,而日本則已打定主意來“撒錢”。各家都不易啊!(網友: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