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學
王羲之在心情暢意下提筆揮毫,一氣創作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后來重書幾遍,仍不及原文之神韻。可以說在那種絕妙的情境下,才鑄造出中國書法史的頂峰之作。凡·高在他表兄莫夫剛剛去世的一段時間里很悲傷,為了紀念去世的表兄莫夫,創作陽光下《盛開的桃花》,并題詩:“只要活人還活著,死去的人總還是活著。”他在悲痛的心境下創作《盛開的桃花》,從而打造出不朽的名作。因此,開展美術情境教學研究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一、小學美術情境教學的詮釋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直觀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使學生心情愉悅,激發熱情,陶冶情趣,提高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術情境教學在運用時要做到:
“新奇”:以心理學原理為依據,以驚訝奇異、方向不明為引導,引發學生的醒覺狀態,激發美術創作靈感。
“增效”:要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完善課堂教學結構,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展開豐富想象,主動探究,促進美術教學向更科學、更先進的方向邁進。
二、小學美術情境教學策略實踐研究
1.身臨其境——走向“真實感”
“身臨其境”讓孩子感受到美術的真實感,體驗美術就在生活中。這就要求將孩子放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再現、升華、創造大自然的美。
如教學《春天的色彩》時,筆者在上這課的前一天,和孩子有個約定。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季節?”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春天。”師:“今天,請同學們到大自然中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是什么顏色?你想到了什么?請你用腦子記下來,要是能畫下來,那就更棒了。明天美術課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好嗎?”在第二天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春天色彩的表述及創作的作品異彩紛呈,各有特色,將春天的色彩表現得淋漓之至,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教學中,讓美術走進生活,給學生觀察、欣賞、尋找的空間,使他們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技能,燃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2.妙語連珠——走向“吸附感”
講授與談話是教學的基本方法,美術教學的講授談話最好“妙語連珠”,讓學生的眼、手、腦時時刻刻被教師言語吸引。
如教學《會說話的手》時,筆者設計了以下提問:
“不長葉子不開花,兩棵小樹十個杈,能寫會算畫圖畫,光會干活不說話。”猜猜是什么呀?(生:手)
“它由幾大部分組成?”(生:手指、指甲、關節……)
“他們都有什么特點啊?”(生:關節節數不一樣,手指長短不一……)
“你們的小手通常都能做些什么呀?”(生:畫畫、吃飯、寫字……)
“看電視時,主持人旁邊通常會有一位人不斷做手勢,你知道為什么嗎?”(生:為聾啞人作手語)手還有其他作用,還會“說話”,你們可以用手勢“說話”嗎?(生表演,您好,再見,你很棒,吃飯……)
“我們還可以在手上做藝術加工呢(課件出示創意手形畫),你們知道這些是怎么變出來的嗎?”(生:用彩筆在手上添畫;將手的形狀替換成新的形象;用彩紙在手上粘貼……)你們可以試試嗎?(生創作,師指導。)
一環接一環的提問,情境生成再生成,不斷激發學生思維,學生一步一步登上制高點,為藝術創作打下基礎。
3.聲樂伴奏——走向“形象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又一輪推進,美術不再是“純美術”。美術教學是情感的教學、智慧的教學和創造性的教學,是學科合理、巧妙融合的教學。
如教學《畫聲音》時,因為聲音看不見、摸不著,如何用抽象的視覺符號表現呢?筆者用課件播放一些樂器演奏的中外名曲片段,如笛子獨奏《小放牛》、琵琶獨奏《十面埋伏》、二胡獨奏《二泉映月》、小提琴獨奏《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名曲。這些名曲有的歡快、活潑,有的緊張、恐懼,有的哀婉、凄苦,給學生心靈帶來巨大的震撼。此時,點撥他們,可以用不同色彩表現不同的感情,如紅色熱烈、激昂;黃色快樂、吉祥;藍色平靜、凄冷;綠色安靜、恬然等。可以用不同線條表現不同的心理和感受,如平靜、悠閑用自在、隨意的線條表示;活潑、暢快用自由、流暢、優美的線條表示;煩躁用雜亂無章的線條表示等。接下來讓學生進行作業創作,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表現,最后看不見、摸不著的聲音被他們畫出來了。
音樂能表達不同的情趣,而色彩、線條、形狀也有如此功能,在音樂和美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實現由音樂到美術的轉換。
4.詩情畫意——走向“文化感”
詩具有極強的寫意性,這給學生在繪畫創作時充分聯想、想象留下廣闊的空間。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反復吟誦,品味詩中的景,詩中的情,再將詩中的景、詩中的情用畫筆表現出來。
如教學《風》時,筆者以現代詩《風在哪里》為題材入畫:
風在哪里風兒吹彎了樹枝風在樹枝上
風兒擺動著樹干風在樹干上
風兒阻擋著行人風在困行中
……
詩分別吟誦了微風、強風、狂風等不同等級的風,將不同大小的風很直觀地描述出來,形象逼真地展現出濃濃的畫意。學生根據詩的內容和意境可以用畫筆生動地表現“風”。
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詩情畫意”最美麗。
當然,還可以用游戲、故事、舞蹈等多種形式創設情境,情境教學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為學生找到快樂無比的學習契機,是一個匯集文化、交集藝術的美好殿堂。情境教學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智力得到充分開發,個性品質得到充分塑造,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充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