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晗 崔凱旋
摘 要: 政務網站的翻譯規(guī)范化,對省市的對外形象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從變譯理論出發(fā),結合政府外語網站文本的類型和特征,分別探討編譯、節(jié)譯、改譯等翻譯方法,為該類文本的翻譯提供借鑒。希望為提高遼寧省政務網質量提供理論參考,為促進遼寧省對外宣傳工作作出貢獻。
關鍵詞: 政務網 翻譯 規(guī)范化 變譯理論
1.研究背景
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在不同時期先后推出了與其漢語網站相匹配的政府英文網站,加大了對外宣傳力度,借助于信息技術,更高效地滿足公眾的服務需求,不斷優(yōu)化政府信息資源建設的方方面面。政務網站的建設在國家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文化領域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是政府部門、企業(yè)單位、公眾個人社會經濟活動及信息內容產業(yè)發(fā)展普遍需要的重要資源。在增加政府對外信息的透明度,展現具有政府權威、社會凝聚力和良好行政環(huán)境的政府形象等方面,政府英文門戶網站的作用已不可或缺。
然而事實情況是,大部分遼寧省政務網缺乏英文版,如遼寧省人民政府網站,雖然標注有簡體、繁體和English字樣,但是除了簡體版之外的兩個版本都沒有鏈接。部分網站如遼寧省外事(僑務)辦公室部分網頁有外文版,包括對遼寧省自然概況、歷史、農業(yè)、工業(yè)及旅游觀光等的介紹,但翻譯的質量良莠不齊。因此,本文擬從變譯理論視角出發(fā),探討政府英文門戶網站文本的翻譯策略,以期對此類文本翻譯實踐提供借鑒,對我省政務網站的外文版建設貢獻力量。
2.理論基礎
本文以變譯理論為研究的理論基礎。譯與變譯是一對翻譯范疇,一種劃分翻譯的新標準。從翻譯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好地滿足讀者要求的角度出發(fā),變譯在整個翻譯學框架內都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并不只屬于特殊翻譯學的范疇。從國外翻譯研究情況來看,Gouadec曾提出把翻譯分為七類:絕對翻譯、摘譯、圖譯、再結構翻譯、選譯、視譯和關鍵詞翻譯。從理論上講,變譯是相對于全譯提出來的,區(qū)分標準是對原作內容與形式完整性的保留程度。具體說來,變譯(或“翻譯變體”)是譯者根據讀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擴充、取舍、濃縮、闡釋、補充、合并、改造等變通手段,攝取原作中心內容或部分內容的翻譯活動,包括摘譯、編譯、譯述、縮譯、綜述、述評、譯評、改譯、闡譯、譯寫和參譯等十余種。變譯力求變通原作的內容和形式,求得信息傳播的最佳效果。變譯不會為所有讀者譯出同一種譯本,而是攝取特定條件下讀者需要的特定信息。譯者根據讀者需求對原作取舍,重新組織篇章,或將兩篇乃至幾十篇原作合并綜述,還可以在這幾種變通的基礎上展開評論、補寫或闡釋。變譯的提出正體現了翻譯的價值,翻譯的最大價值在于內化外來文化。全譯力求不改變原作信息,而變譯與原作相比,信息量有了變化。變譯是為特定條件下特定讀者而譯的,因為讀者是多層面的,對原文的要求也是有彈性的、動態(tài)的,所以變譯也是千姿百態(tài)的。
3.變譯策略在政務網站翻譯中的應用
3.1編譯
編譯是夾雜著編輯的翻譯,譯者根據翻譯對象的特殊要求,對一篇或幾篇原作加工整理后再翻譯。編譯者可以大刀闊斧地去粗存精,重新安排章節(jié)段落,刪減一些次要信息,在文字上加工潤色。編譯廣泛地運用于對外宣傳等應用型文本中,如新聞報道、旅游宣傳等。
3.2改譯
改譯是為達到預期目的,在翻譯時對原文內容做一定程度的改變或在形式上做重大調整,以適應譯入語國家或讀者的政治語境、文化背景或技術規(guī)范。一般來說,內容的改變指改動或刪除某些內容,代之更適合譯語讀者喜聞樂見的內容。漢語的簡介氣氛渲染較濃,而英語的譯文需要的是有效傳遞原文的實質性信息,使讀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之中漢語的文采沒有必要傳達,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體系,各自讀者的文化心理和閱讀習慣不一樣。因此,漢語中自然盛行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很可能在英語中就是一種累贅,需做改譯。
3.3節(jié)譯
節(jié)譯,或稱選譯,即有選擇地翻譯全文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其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翻譯原文中的主要信息,二是翻譯讀者最感興趣的信息。節(jié)譯和全譯一樣,對所譯部分要確切表達原義,節(jié)譯的主要方法是刪除,以此更好地滿足譯文讀者特定的需求。
英漢語具有不同的修辭風格,漢語行文多見華麗辭藻,而英文行文注重簡潔平白。譯文對原文進行節(jié)譯,根據其文體的功能,對原文內容進行取舍。有時,英文譯文對富含文化背景的部分文字進行刪節(jié),刪除目標讀者不感興趣的內容,濃縮精華,采用節(jié)譯的方式加工整理原文,而不是將原文直接翻譯。通過節(jié)譯,譯文可以達到最佳宣傳效果。
4.結語
將編譯、節(jié)譯及改譯等變譯方法應用于我省政務網站的翻譯,經過譯者定向取舍、改造后翻譯出來的文字,在信息質量方面一般勝過全譯。變譯所指的變,并不是隨心所欲地改變,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考慮原作和讀者等諸多因素。變譯通過改變翻譯的形式,追求翻譯的最佳或較佳狀態(tài),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獲得所需的信息,提高單位信息含量,這是變譯勝過全譯之處。變譯更強調以質取勝,變譯文簡潔明快,內容突出,便于快速傳播和接收。
在政務網站翻譯中,我們應力求縮短或加快翻譯過程,提高翻譯效率,需全譯的則全譯,需變譯的則變譯,靈活多變,讓譯者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用得恰到好處,以期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變譯理論關照下的編譯、節(jié)譯及改譯等方法,可以為譯者的針對性服務提供借鑒,更好地服務于對外宣傳這一領域。
參考文獻:
[1]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8.
[2]賀愛軍.目的論與政府網站翻譯[J].寧波大學學報,2009(3):140-143.
[3]毛東輝.政府網站英文版若干翻譯問題探討[J].中國科技翻譯,2008,21(2).
[4]http://www.lnfao.gov.cn/xxgk/zlzt/er/.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4年沈陽化工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省級乙類)“遼寧省政務網站翻譯規(guī)范化研究”研究成果;2013年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外語教育與遼寧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良性互動研究”(W2013073)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