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夜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指出,三至六歲是幼兒自主性迅速發展的時期。5~6歲是這一階段的末期,獨立性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幼兒的獨立性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幼兒園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自己洗手、脫衣服、疊被,做完自己的事還能幫助別人,而有些孩子鼻涕流出來等人來擦,玩具隨手亂丟,做事拖拖拉拉,處處依賴別人……為什么同年齡的孩子表現出的獨立性差異如此之大呢?主要是不同家庭影響和教育方法造成的。家庭教育對幼兒影響極大,孩子的獨立性完全取決于父母對他的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一、轉變觀念,樹立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意識
幼兒是獨立性形成發展的關鍵期,適時培養幼兒獨立性有利于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然而,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家長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的誤區:“就這么一個孩子,從小讓他們干這干那,于心不忍;現在孩子太小,等他們長大了再學也不遲……”在這一認識的引導下,一些家長對孩子不僅百般呵護,事事包辦,而且很少給孩子獨立去做、去想的機會,致使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能力差,心理素質差等。這樣的孩子將來是很難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他們今后的成長道路會很艱難。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幼兒期是幼兒獨立性培養的重要時期,幼兒獨立性的培養離不開家庭教育,家庭是培養幼兒獨立性的首要場所。家長必須轉變觀念,樹立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意識,整體、全面地理解獨立性的意義與內容,盡可能為幼兒提供條件和機會,全方位、多角度培養與提高幼兒的獨立性。
二、從小事入手,加強幼兒基本生活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獨立性是幼兒日后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品質,生活上的自立是獨立性的基礎。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的孩子吃飯要人喂,衣服要人穿,甚至有的到了大學連起碼的生活能力都沒有。“學習上的尖子生,生活上的低能兒”就是這樣造就的。由此可見,注重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是何等重要。5~6的歲幼兒,從生理成熟的角度來看已經具備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可從小事入手,加強對幼兒基本生活能力的訓練。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耐心教導,從飲食起居開始幫助孩子制訂行動計劃,反復訓練,如吃飯時怎樣拿筷子、端碗等,引導孩子學習生活技能,同時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自己的衣服、玩具,整理自己的床鋪等。陳鶴琴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要代替他。”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獨立自主的品質,為將來獨立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啟發幼兒多問、多思考,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6歲的幼兒完全可以獨立思考問題,有一些思想。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隨機教育,啟發幼兒多問、多思。鼓勵幼兒多做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設立一些“障礙”鼓勵幼兒自己拿主意做決定,讓幼兒獨立思考問題,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上,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是可以啟發孩子自己動腦尋求答案的,家長對孩子有問必答,告訴孩子答案只會養成孩子“只問不究”的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很多家長都知道,為什么不用在孩子身上呢?一位有教育意識的家長說,過去孩子向我提問題,凡是我知道的就馬上告訴孩子,后來知道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后就改進了做法。一次和孩子路過立交橋,孩子問:“立交橋上為什么沒有紅綠燈?”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讓他先想想馬路上為什么要安裝紅綠燈,紅綠燈起什么作用?孩子想了想,高興地說:“我知道了,立交橋上的汽車是轉著圈拐彎的,橋有好幾層,汽車不會在一層上碰在一起,它不需要紅綠燈。”這樣不但促進了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而且促使孩子養成了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及習慣。
四、創造機會,培養幼兒獨立學習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家長在培養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獨立的學習能力尤為重要,如幼兒自己安靜看書,獨立整理書包等,這些都為孩子入小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孩子獨立,除了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外,家長還應該積極創造機會,給予孩子社會交往的機會,實現幼兒個性全面發展。與同伴玩游戲是幼兒最經常參加的一項交往活動,幼兒的許多意識和能力都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形成和發展的。在活動中,幼兒學會謙讓、分擔、合作等。有些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受欺負,總是把孩子圈在家里,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來說,雖然孩子可能會受一點委屈,但是他至少可以通過這些事知道并體驗受挫的感覺,這對他形成堅韌的性格,耐磨難的心理素質,以及應付日后復雜的社會環境不無益處。與成人的交往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鼓勵幼兒與成人交往,鼓勵幼兒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膽與成人對話,等等。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既學會了知識和處事的方法,又增強了自信心。
六、以身作則,給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每時每刻都在影響、感染孩子。在這期間,父母處事的態度、方式對幼兒的人格發展有很深的影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如果家長自己就是一個處處依耐賴他人,對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的人,那么他怎么要求孩子獨立自主?家長的一舉一動和品質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要先獨立自主,在培養幼兒獨立性的同時加強自身獨立性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