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藝 趙獻芝 謝友慧 張昌蓮 王陽銘
摘 要:在現代家禽生產中,夏季高溫造成家禽熱應激產生,給其生產帶來巨大損失。雖然降低環境溫度是緩解熱應激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家禽實際生產中因不可行或成本太高而難以應用,因此對遭受熱應激的家禽采用抗熱應激添加劑是最常用以緩解危害的方法。本文在綜合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家禽生產中抗熱應激添加劑的應用進行了論述,供養殖者和飼料加工企業參考。
關鍵詞:熱應激;家禽;添加劑;應用
1 家禽的熱應激
熱應激是指動物機體對熱應激源非特異性防御應答的生理反應,而夏季的高溫是最主要的熱應激源[1]。家禽屬于恒溫動物,雞雖具有非常發達熱調節能力,但是對于夏季日照強、氣溫高的環境適應力差,當環境溫度范圍超過了其體溫調節能力,將引發熱應激反應,導致采食量降低、生長發育緩慢、飼料轉化率降低,嚴重的還可造成死亡。
2 熱應激添加劑的應用
2.1 維生素 熱應激可引起皮質酮分泌增多,對家禽生長產生不利影響,而維生素在皮質酮的合成中起關鍵作用,補充維生素可以維持熱應激期間皮質酮的穩定分泌。另外,維生素主要以輔酶和催化劑的形式參與體內多種代謝,從而保證機體組織器官具有正常結構和功能,因此在熱應激環境中給家禽添加維生素是必不可少的。
2.1.1 維生素A 維生素A在維持家禽上皮組織結構和功能完整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可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從而影響維生素A在組織中的再分布,顯著降低血清抗體滴度。姚浪群[2]等在熱應激狀態下,采用25000IU/kg的維生素A可以降低雞死亡率61.11%,并可降低雞體溫,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1.2 維生素C 正常情況下家禽可以合成維生素C,但是熱應激導致肉仔雞肝臟維生素C合成關鍵酶——古洛糖酸內酯氧化酶活性明顯降低,使維生素C的合成能力減弱,從而需要從食物中獲得,但是在高溫期間,飼料中的維生素C容易受到飼料運輸、加工貯藏等過程的熱作用而被破壞。夏東[3]等發現在熱應激期間補飼維生素C,可使肉仔雞血漿皮質酮含量降低。李蘊玉[4]發現高溫可顯著降低肉仔雞的日增重、采食量和心臟、肝臟、甲狀腺的相對重量,使料肉比顯著升高,而添加維生素C能夠減輕上述變化,從肉仔雞生長率和經濟效益方面分析,以添加400mg/kg的效果最好,日增重及經濟效益分別提高11.39%和26.38%,但維生素C的抗熱應激作用并不是無限的,當環境溫度超過34℃時,維生素C就沒有作用了。
2.1.3 維生素E 熱應激會降低家禽對維生素E的有效吸收和利用,導致維生素E相對缺乏,給予高劑量維生素E可以降低細胞膜的通透性,緩解由于高溫時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而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家禽的抗病力。李小林[5]等測定表明,維生素E可以顯著提高熱應激條件下雞的淋巴細胞水平、降低血清皮質醇濃度。孫長勉[6]等測定結果表明,熱應激條件下,雞血清T3濃度顯著低于適溫時(18~21℃)的濃度,T4濃度則顯著高于適溫時(18~21℃)的濃度;添加適量維生素E(100~200mg/kg)可以維持血清T3和T4水平的相對穩定,調整雞體代謝,提高生產性能。
2.2 電解質 熱應激會引起家禽體內某些離子濃度發生變化,使電解質平衡紊亂,因此,添加某些電解質,恢復體液平衡,有利于防治夏季家禽熱應激反應。在大多數的研究當中,所使用的電解質集中在NaHCO3、NH4Cl、KCl這三種。
2.2.1 NaHCO3顯弱堿性,可以中和體液中的H+,并向機體提供Na+。Teeter給家禽飼喂0.5%NaHCO3日糧,能顯著提高熱應激下家禽的增重和采食量。在29~35日齡遭受熱應激的肉仔雞日糧中,添加0.1%~0.3%NaHCO3的試驗雞群,死亡率約為13%~14%;添加0.4%~0.5%NaHCO3的試驗雞群,死亡率降低至7.5%~7.9%。試驗證明,在飼料中添加0.4%及以上的NaHCO3時,可使熱應激造成的肉仔雞死亡損失降低一半。陳靜[7]等試驗發現各添加組對肉仔雞抗熱應激有良好的效果,有改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的作用,其中0.5% NaHCO3+1%NH4Cl對改善肉仔雞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效果最佳,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分別比高溫對照組增加了27.54%和20.19%。
2.2.2 NH4Cl在家禽熱應激時,可有助于調節酸堿平衡,從而緩解熱應激反應。陳俊海[8]等于32℃高溫時在飲水中添加0.16%和0.24%的NH4Cl,使肉用仔雞的呼吸數、喘氣率和血糖水平顯著下降,血液pH值也有下降趨勢,對采食量和體溫無顯著影響,分別提高肉用仔雞日增重17%和18%,顯著降低了飼料轉化率。
2.2.3 KCl可以改善家禽的耐熱性,從而起到防治熱應激的作用。金光明等發現熱應激可導致肉用仔雞的日增重顯著下降,在飲水中添加KCl可提高肉用仔雞的日增重,以0.24%~0.30%為最佳添加量。蘇瑛[9]等給高溫下的肉仔雞飲用0.30%KCl溶液,對雞增重無影響,但可提高家雞食量,增加飲水量,且可看到體溫明顯降低。
2.3 微量元素 熱應激會造成家禽對某些微量元素的相對缺乏或需要量增加,適量補充可以滿足家禽需要,減輕應激反應。Nam等在熱應激條件下,往家禽飼料中添加20mg/kgCrCl3,提高了采食量、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而正常條件下添加對家禽的生長有不利影響。王剛[10]等在遭受熱應激的家禽日糧中添加0.4mg/kg吡啶羧酸鉻,顯著提高了家禽胸肌率,腹脂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丁麗軍[11]等對處于熱應激條件下的科寶肉鴨分別添加飼喂10、20、30mg/kg含鉻的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25d,緩解了熱應激反應,增強了機體免疫功能。
2.4 中草藥 中草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兼有營養物質和藥物的雙重作用。許多研究表明,某些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添加于日糧中飼喂家禽,可以補充養分,增強家禽對高溫的適應性,調整機體免疫機能,防治熱應激反應。房忠文[12]等對高溫季節家禽日糧中添加1%由香薷、藿香、黃芪、青蒿、麥芽、神曲、石膏、澤瀉、甘草等組成的復方中草藥抗熱應激劑,料肉比轉化率提高4.3%,成活率增加了16.1%。樸香蘭[13]等向1日齡家禽日糧中添加100mg/kg連翹提取物,結果表明試驗后期日增重顯著提高,飼料轉化率也有所提高。
2.5 添加藥品類 給熱應激的動物添加藥物,比較具有針對性的是各類鎮靜劑,如γ-氨基丁酸(GABA)、阿斯匹林等,它們具有鎮靜、抑制中樞神經使機體活動減少的作用,能減輕熱應激的影響。有大量的研究顯示出它們抗熱應激的效果,但由于藥殘問題大大限制了其應用范圍;另一類藥物是抗生素,如桿菌肽鋅、瘤胃素(莫能菌素)、金霉素、阿散酸等,與鎮靜劑類相比,其添加不僅僅在熱應激期,具有廣泛性,它們的抗熱應激是在于它們本身就具有對動物的抗菌、促生長效果。
3 小結
此外,有研究也顯示一些復合藥物緩熱劑、微生態制劑和生物活性物質也在減輕家禽熱應激反應、提高自身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在夏季生產中,需要重視高溫熱應激給家禽業帶來的損失,抗熱應激添加劑的應用將有效改善家禽自身體溫調節能力,平衡激素分泌,穩定生產性能,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吳常信.中國家禽研究[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354-355.
[2] 姚浪群,佟建明,霍啟光.飼用抗生素與動物免疫機能研究進展[J].飼料博覽,2000,10:30-32.
[3] 夏東,李如治.維生素C抗肉用仔雞熱應激的研究[J].家畜生態,1999,03:5-8.
[4] 李蘊玉.熱應激對肥育后期肉雞的影響及添加維生素C的效果[J].中國家禽,1999,06:33.
[5] 李小林,傅偉龍.維生素E對肉雞應激前后免疫及內分泌的影響[J].中國飼料,1996,05:35-37.
[6] 孫長勉,欒新紅,曹中贊,等.維生素E對熱應激條件下肉雞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2,05:360-362.
[7] 陳靜,潘健存,李華,等.不同添加劑對熱應激肉仔雞生產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2006,06:1-4.
[8] 陳俊海,王慶鎬.添加氟化銨減少肉用仔雞熱應激的研究[J].飼料博覽,1989,04:1-3+40.
[9] 蘇瑛,葉昌輝,黃曉亮,等.氯化鉀對熱應激肉仔雞耐熱性的影響[J].禽業科技,1997,12:6-7.
[10] 王剛,羅緒剛,劉彬,等.飼糧鉻對熱應激肉仔雞生長性能、血清生化特性、胴體品質的影響[A].中國營養學會微量元素營養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第七屆微量元素營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中國營養學會微量元素營養學會,2001:2.
[11] 丁麗軍,陳劍杰.鉻對熱應激肉雞消化器官的影響[J].畜牧獸醫雜志,2007,01:3-4.
[12] 房忠文,賁巧云,謝巧根,等.中草藥對高溫季節肉雞生產性能影響的試驗報告[J].中國禽業導刊,2003,08:32.
[13] 樸香蘭,王雷,樸香淑,等.連翹提取物對肉仔雞熱應激下生長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08,03: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