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摘要】現如今社會處于信息時代,學科之間互相影響、滲透,各領域不斷涌出新的研究成果。音樂研究領域在大時代的推動下,呈現出多種流派,研究方向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文章根據目前中國新世紀特色音樂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詳細介紹了理論研究的動態,并且對新世紀音樂產生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未來發展的方向與期望,希望能為我國音樂界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世紀;特色音樂;音樂理論
新世紀音樂又稱為新紀元音樂,在國際上稱之為New Age,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它是一種用于打坐冥想時搭配的音樂,但是與其他音樂形式截然不同,音樂色彩種類繁多,所以被稱為New Age。新世紀音樂代表了音樂的前進方向,也是一個時代濃縮的精華,具備深刻內涵的新型音樂形式。在我國新世紀音樂并不像西方國家一樣流行,大家并不了解它的內涵,但是很多電視節目中,新世紀音樂時有出現,正如細雨潤物般改變人們的音樂審美習慣。
一、音樂理論發展動向
我國文化領域不斷發展壯大,音樂文化的范圍也在擴大,這種改變是通過音樂自身的特性決定的,也是研究者不斷努力創造出的先進理論思想。我國的音樂理論研究已經進入廣泛領域之中,將多種學術理論成果與音樂界分享,但是研究方向過于單一,對熱門學科過于重視,導致新興學科無法得到推廣,導致音樂理論研究發展并不均衡。為了解決此類情況,必須擴大理論研究寬度,并且深入到音樂理論之中,創造出新型音樂理念。
根據當前音樂學術領域發展情況,將所有特色學科綜合起來,為研究者提供明確的思路,只有了解新型學科的特點,才能更好地研究新世紀特色音樂理論。
二、中國新世紀音樂
為了了解新世紀音樂特點,就需要知曉中國新世紀音樂發展原因。作為一種新興音樂形式,在中國深厚的文化背景影響下,還是可以逐漸滲入,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音樂包容性
音樂是無國界的藝術表達形式,無論種族、無論男女、無論年齡,都會有自己喜歡的音樂形式。新世紀音樂也秉持了音樂的基本要素——動聽悅耳,而且音樂形式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將各種音樂元素囊括進來,進行組合加工與創造。這種音樂形式已經超越了國家與民族的限制,將地域間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最終創造出全球性的音樂作品。新世紀音樂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崛起,利用自身極強的包容性滲透到世界各地,在這種音樂大環境下,新世紀音樂順理成章的在中國發展壯大。
(二)心理療養能力
中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從物質匱乏階段轉變為物質豐富階段,雖然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精神上的需求并不能滿足,在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內心會感覺到空虛與荒涼。社會競爭力不斷增大,人們承擔了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為了追尋心靈的寧靜,選擇了以自由與個性為基本的新世紀音樂,它融合了玄學、禪學與道家的思想,音樂具備一種空靈的感覺,可以帶給聆聽者心靈的平靜,具備較強的心理療養能力,成為了現代人崇尚的音樂種類。
(三)發掘民間音樂
在20世紀末,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加強,文化的隔閡被打破,也提高了音樂界的視野。中國知名音樂人將目光轉向民間音樂,通過豐富的音樂資源,在多個方向改變民族風格的創作方式,對作曲技巧、演奏形式、表現方法、創作理念等進行深入探索,希望能賦予古樸的民族音樂新活力。并且在大學課堂中也建立了民族音樂研究課程,這種推動作用也為新世紀音樂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電子技術發展
新世紀音樂的特點之一就是應用大量的多元化電子技術,例如混音、電子合成等,吸收傳統民族音樂的元素,創造出新型的音樂風格。近年來電子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也為音樂創作提出了良好的硬件條件,增強了音樂創作的多樣性。
三、理論學科的意義與展望
(一)熱門研究的意義
根據近幾年的出版成果可以看出,音樂美學與民族音樂學論文成果要高于其他學科,屬于熱門學科。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是由于研究與關注人群多,并且研究體系較為完善,學科范圍寬廣。但是熱門學科的發展會逐漸平淡,并不是因為喜歡的人數減少,而是關注人群過多,導致可挖掘的內容減少,人們無法獲得新知識,只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學科。
(二)冷門研究的意義
在學科研究之中,會出現冷門研究,例如音樂譯文、音樂地理學等等。學科的熱門程度受到音樂研究領域的影響,如果研究難度大,就會降低學科研究人數。在冷門研究過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約,經濟、人力、環境、文化都會影響研究開展。研究難度過大導致成果無法增加,研究者長時間受到不良因素影響,最終停止開發研究。但是單純以研究人數判斷根本不能體現出冷門學科的價值,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音樂元素的推廣與交流,都需要進行研究。所以冷門學科研究者必須具備優秀的綜合修養,并且積極進取,面對重重困難,也要勇于拼搏,相信在新的研究領域之中,肯定能收獲成果。
(三)新世紀音樂未來發展
音樂研究領域不斷壯大,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所以對研究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者必須以嚴謹的態度面對問題,刻苦鉆研尋求創新,尋找機會獲得突破。改變音樂學術領域中不平衡的發展狀態,填補學術領域的空白,完善我國音樂理論,這是每一位音樂人需要重視的發展目標。
四、結語
新世紀音樂是未來中國音樂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國際音樂大環境的必然發展趨勢,發展過程必然會艱辛、困難,但是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止。根據國內知名新世紀音樂家的作品來看,我國的音樂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未來會有更多音樂人加入新世紀音樂的創作隊伍之中,為中國音樂水平提高做出堅實的貢獻。參考文獻
[1]譚玉玲.New Age與后現代主義音樂美學[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
[2]李湘.中國新世紀音樂的源起及發展現狀探析[J]藝海文摘,2011,(11).
[3]林華.后現代主義的輕音樂——New Age[J].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