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博
【摘要】《野火春風斗古城》是眾多的歌劇題材中一部難得的反映抗日戰爭題材的歌劇作品,是一部有力地張揚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民族魂魄的現代民族歌劇。歌劇人物的唱段是整部歌劇能否成功流傳的重中之重,不但其旋律要求符合人物身份和內心情緒,更要好聽上口,便于記住。文章選取了劇中《鄉謠》這一經典唱段,以求以小見大,更好地塑造歌劇人物形象。
【關鍵詞】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鄉謠》
一、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與作者
長篇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是著名作家李英儒根據自身的革命工作經驗創作出的反映真實故事的作品,于1962年6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英儒(1913~1989),河北保定清苑縣人,作家,書法家,筆名李家僑,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2年受冀中區黨委指派,打入日偽占領的偽河北省府保定,長期從事地下斗爭。曾任火星報社編輯、主任,某部隊步兵團長,解放軍總后勤部宣傳部副部長,八一電影制片顧問并兼主編,文化部電影委員會委員。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戰斗在滹沱河上》,小說集《上一代人》等。他的作品曾廣泛地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二、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主要內容
本劇以一位當代女大學生陳瑤作為主線穿插始終,以她生日爺爺送她的生日禮物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引入故事,在她閱讀的時候穿越60年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通道中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故事中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古城地下黨領導人楊曉東,地下交通員金環、銀環姐妹為了革命戰斗的勝利,他們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在楊曉東政委的領導下,與敵人斗智斗勇,以隨時準備付出自己的一切的生活態度和斗爭方式,對偽治安軍團長關敬陶進行策反。歷經楊曉冬被俘,并成功逃脫等種種考驗,在關鍵時候促使關敬陶投降,關定下了起義的決心,率部擊斃了多田,帶領起義部隊上山。
三、選段《鄉謠》
《鄉謠》完整地出現在本劇第六場蘆葦蕩中的唱段,由楊曉東、金環和關敬陶三個人以重唱的方式來表現出來的,主要表現的是關敬陶知道了楊曉東、金環動員他率領的部隊起義的真實目的,在他們被放的時候在蘆葦蕩中,他們對關敬陶動之以情、行之以禮地進行勸降一起唱的一首歌。歌曲從鄉間、鄉下引出了鄉音、鄉學、鄉書,最終動之以情的鄉音、鄉謠強化了主題,一次一次地喚起心中隱藏的思鄉之隋,從而使劇情的主題思想加以深化。
四、《鄉謠》的曲式分析
《鄉謠》的音樂素材主要運用以我國河北民歌為主,是六聲E徵調式,以商、徵作為骨架音使用,結束在B商上。在句式上,前兩小節為上句,后兩小節為下旬,體現了北方民歌的句式特點,在曲調上,悠長親切,不斷地起伏中層層遞進,一氣呵成,體現了我國北方粗獷、豪放的氣質,其主要結構為A、B、A1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A段的情緒是自然、親切、質樸的,他們希望以鄉間最熟悉的生活景色,來喚起關敬陶的故鄉之情、民族之情;相比A段,B段的情緒要更近、更飽滿一些,由鄉間的“炊煙”、“古井”到家鄉“等著歸家的人”、“為你開著門”等人物形象,表示著他們是以真摯、樸實、寬容的心真誠地期盼關敬陶的“回鄉之路”;A1段是楊曉東、金環、關敬陶以三重唱的形式完成,楊曉東、金環不顧前嫌,以寬容之心和濃濃的“老鄉”之情,深深地打動了關敬陶,此時家鄉父老的音容面貌和濃濃的鄉情都浮現在關敬陶的心底,同時從小就會唱的《鄉謠》也被想起,全局以《鄉謠》升華了三個人抗日的決心。
五、《鄉謠》的演唱
(一)咬字
在演唱《鄉謠》的過程中,要注意歌曲中的咬字,要合理運用唇、齒、舌、牙、喉的力量,用字表達內容與情感,要把每個聲母韻母準確地分析清楚,這樣才能做到唱好每一個字。在咬字頭時要快速,把牙關、下巴自然放松,以最小的動作完成整個字。咬字頭的那一瞬間,快速將字腹送入喉中,打開喉嚨,用聲帶閉合和腰腹部的力量將字腹延長與擴展。而歸字尾時是要根據不同的字來把字歸韻,然后從高位置送出。同時,也要注意每個字之間的連貫,要保持前一個字的發聲通道和口腔大小,去唱下一個字,以此循環保持。
(二)呼吸
一般歌曲中的呼吸處理多取決于歌曲中的感情、高音和力度。本曲沒有太大的起伏與高音,主要在于不同人物情緒產生呼吸處理。A段的呼吸力度是中強,情緒上是對家鄉景色的思念抒情,演唱時要自然、親切,不帶任何雕飾的情感。氣息要流暢,可以一句一呼,聲音連貫,字與字、音與音之間要注意氣息的保持。B段情緒比A段要強一些,氣息的力度也隨之加強。在唱到“烙著中國印”時,要以漸慢結束,氣息要保持,運用快吸慢呼的方法,將結束句推向高潮再逐漸回落。
六、總結
作為一名聲樂演唱者,我們要去表現某一個作品,特別是歌劇的時候,必須提前了解這部歌劇的概況和創作背景,了解這部歌劇主要敘述的是什么事情以及劇中人物的性格,熟悉歌詞,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合理地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加之聲樂演唱時的各種聲樂技巧,例如咬字、呼吸等,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戲劇形象。
參考文獻
[1]李英儒.長篇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2]曹彥莉.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演唱特征[D].武漢音樂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