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樂
【摘要】音色是音樂重要的表現手段,揚琴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樂器,它的音色在當代演奏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文章力求在對現有揚琴客觀物理因素和主觀個人技能等綜合因素的基礎上,結合古今曲目的對比,對演奏中影響音色的要素等相關問題展開討論與探究,以期為揚琴音色的完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揚琴演奏;音色;中華民族樂器;古今曲目
一、揚琴的物理要素
由于產地不同,揚琴的種類也不同,比如四大揚琴、廣東音樂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東北揚琴,這些差別使每一臺揚琴在音色上多少都會有一些差別。揚琴材料的影響也直接作用于演奏和發音的質量,想到找兩臺音色完全一樣的揚琴是幾乎不可能的,新制的揚琴與多次參加演奏和練習的音質也不盡變化。
眾所周知,揚琴的主材是琴竹,琴竹的材料至關重要,市場上較為好一點的揚琴琴竹采自老生楠木,紅木做音梁。在選擇琴中的時候,也要注意軟硬中的彈性,它對于音色是否豐富、演奏效果是否強烈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沒有特別需求,常用演奏大都選擇彈性適中的琴竹。演奏時高音用鋼弦,低音用纏弦。
琴碼是牛角或牛骨的材質,能使揚琴的發音更明亮。揚琴的使用上面有很多方法和思路,它用的效果也是千變萬化的,在演奏中具有相對性。江南絲竹與四川揚琴有明顯的差別,而文曲與武曲中的明亮度也是大大不同的。琴竹頭的作用在這里就非常明顯了,如果選用薄膠皮音色相對明亮一些,如果選用厚膠皮音樂則較厚重些。
二、揚琴的技能要素
(一)演奏的速度和力量
不同樂器發音方法不同,發音過程也不同。揚琴的發音外力作用很明顯。揚琴的演奏特點是擊奏短、振幅大,加了共鳴體后余音明顯悠長,演奏者在琴竹與琴弦作用時使用的力度也決定了音色的圓潤程度。揚琴的一個音發出振動時,不斷增加外力,它的音質和音量產生的效果不同,通過對琴竹的反彈也可以調整這種變化。另外在演奏時一些正確的演奏方法也可以省去演奏的力量,同時達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持竹時將琴竹放在食指,大拇指壓在食指所貼竹柄處,中指托琴柄,這種方法為最佳竹點,這種外力作用會相對省力,并且擊弦力度強,持竹在靠前或靠后都會影響演奏速度和發音彈琴。一些瞬間的擊彈力也需要手臂的配合,向下擊彈和回松過程緊密相聯,張弛的過程也能使音色達到純凈、圓潤結實。一些復雜且難度高的演奏也需要演奏者本身悟性和熟練度。
當一個作品中出現不同的演奏音色時,就要用快慢來決定它的剛柔,明亮渾厚。比如演奏時,擊弦快但力度輕時,適用一些有小河流水、輕風拂面的曲子,當擊弦快度強時,適用一些場面宏大、剛勁有力的曲子。在用16分音符演奏時差異比較明顯,擊弦慢同時力度也輕時,音色相對淡雅縹緲,適合一些抒情曲目。而擊弦慢同時力度也強時,音色相對強勁大氣、粗獷豪華,適合一些快節奏曲目及曲目拔高出彩部分。比如《鳳凰于飛》、古曲《將軍令》都有著快節奏部分,而《雨打芭蕉》《龍船》則相對明快一些。了解并熟悉揚琴的擊弦速度和力量作用,在演奏過程中會使用這些變化,音色演奏出的效果也會不同,細品速度力量的合理運用使作品飽滿,同時整個曲目豐富有層次感。揚琴的練習是一個階段性的、持久性的技能提升過程,演奏動作貫穿性、協調性、穩定性、準確性等等因素都制約著演奏水平和效果。
廣東曲目《雨打芭蕉》,曲中頓音短促有彈性,后面的慢拍抒情委婉,把廣東音樂韻味表現得更明顯,例如下面的譜例:
(二)弦點和位置的選擇
一些講究的老演奏家常常對擊弦點爛熟于心,他們的演奏時而有圓潤的顆粒感,時而有很強的穿透感。弦點的選擇講究準確,結合作品的音色要求則選擇不同時弦點。一般來講,靠近弦碼,即九分之一處的弦點,音色清脆、響亮、飽滿,是揚琴的常規弦位。不同音高擊弦點和琴碼的選擇上產生的音色效果也不同。1/7、1/9、1/11為常見選點,結合現在科學的計算和數年的推斷,1/11為大多選擇的最佳選點。當然弦點與琴碼的位置在高中低音處也各不相同。常規區別是2.5~3厘米、3~3.5厘米、3.5~4厘米是音區的高中低分界點。弦點距琴碼太遠則音色飄忽單薄,弦點距琴碼太近則音色僵硬生梗。比如《林沖夜奔》中一個風的呼聲場面將定位在減三和弦,用連續搖指和上下抹滑的動作突出那種跌宕起伏的心情和噪音外感。揚琴演奏弦點的位置變化決定薄厚層次,虛實則需要抹滑揉弦等技法的運用來達到效果,而明暗則需要制音器踏板的半止或全止控制。這些技術運作的選擇和控制變化音色的層次以及作品融通的和諧度。
三、音樂素養要素與情感心理
(一)音樂素養要素
音色素養要素在音樂作品的表現不能跳出作品本身,僅靠揚琴的工藝和技能是不夠豐富的。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了解作品創作的前提和演奏方向,能使音色在把握上更突出,留下更多的回味。中外很多世界名家對作曲本身都有著不同審美情趣、創作構思和聲樂思路,通過對音樂藝術的理解能在音色上做出更好的把握。在古典演奏中,文曲和武曲需要對作品創作背景和思想內容做必須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
不同流派的音色變化層面也不同,掌握各區的音樂特征能更好地選擇揚琴演奏的效果。如廣州揚琴裝飾音較多,演奏特點喜華麗明快;四川揚琴濃烈豪放,表現揚張;東北揚琴多來自民間曲目,受皮影戲的影響音色委婉回味;江南揚琴優雅豐滿,它與其他樂器搭配圓潤加花。
(二)情感心理因素
人的神經千萬條,當大腦受到一個指令時,可以像電腦一樣產生上千條命令。演奏者在作品中對音色音符的預見性也非常重要。如果是一個原創演奏者通曉各種演奏風格,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節奏感應,才能更好地利用這些條件對譜曲有著良好的掌握。那么還有一些作品需要演奏者通過知曉音色的諸多因素變化,用冷靜的沉思相結合起來進行創作,同時揚琴演奏的更高層進步也需要演奏者能對作品保持一顆敏感的內心和持久的熱情,無論是樂曲創作還是揚琴科研樂改都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這些作用經過演奏者的揚琴演奏過程也制約著音色的層次。
四、結語
中國的音樂演奏藝術歷史悠久,揚琴經過古代的傳承演變中有著強烈的認同感。音色是一個作品制勝的關鍵,也是不能忽視的要素。一切音樂演奏都圍繞著音色的效果展開和表現。揚琴的演奏中,影響要素的方面也不能幾點概括,從選材到技能的培養以及演奏者個人的水平都是影響音色的關鍵。一個作品的好壞取決于音色的選擇上,恰好正確的選擇能使情感風格和意境產生完美的音樂形象。因此,變化又豐富的音色是揚琴演奏者需要不斷塑造和賦予的。
參考文獻
[1]解俊.揚琴初級教程[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9.
[2]楊易禾.音樂表演藝術原理與應用[M].合肥:安徽文藝術出版社,2001.
[3]謝玉虹.如何彈奏出良好的揚琴音樂[D].樂器,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