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
【摘要】從誕生的年代來看樂器要遠晚于聲樂,但從對從音樂的重要程度來看樂器對于音樂的重要程度并不遜色于聲樂。不夸張地說,如果在音樂作品演繹中沒有了樂器的伴奏那么音樂的創作將寸步難行。然而,對于樂器來說要想體現其在為聲樂伴奏上美學意義,不能僅在音響上進行模擬以及形式上進行陪伴,需要將其融入到作品之中。音樂伴奏需要在審美上有一定的追求,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自身價值。
【關鍵詞】樂器;聲樂伴奏;審美追求
隨著音樂的不斷發展,沒有伴奏的音樂已經不再存在,近幾年聲樂伴奏形式不斷增多,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聲樂伴奏,也給現在音樂添加了許多色彩。
一、音樂伴奏的審美觀
音樂伴奏樂器和歌唱在藝術創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歷史到現今的音樂表演表明,音樂伴奏同歌唱是一種合作關系。那種僅為了“托腔保調”的觀念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音樂表演了。雖然伴奏并不能張口歌唱,但是卻營造著歌唱氣氛,強化著歌詞表達的內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歌唱者的感情帶入,為歌唱者進行高音提示,同時給歌唱者以適當的休息機會。但如果我們從創造藝術的角度來看,聲樂伴奏能夠體現的不僅僅是這些。首先,在演唱中加入樂器可以豐富音色,將樂器發出的聲音以及演唱者的聲音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形成“樂中有歌、歌中有樂”的景象,這種結合并非隨意拼湊,而是對審美元素進行了充分的考慮,將聲樂和樂器兩種之間進行了完美的結合使藝術帶有雙重美感效應。
不過,歌唱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并沒有就此停留,而是在不斷地尋求更多的表現形式,以提高音樂的美感。一方面,在管弦樂器的伴奏中對配器法則進行充分的考慮,另一方面要調動和聲、復調等表現方法,將它們合理地編到音樂之中,使音樂更加具有表現力。這些操作都不是簡單的模仿,都是以歌詞以及旋律的內涵作為依據。例如,在《黃河大合唱》之中,整個演奏中管弦樂器的使用使整個演奏變得氣勢如虹,表現出了作品想要表達的一切情感,而如果缺少了伴奏那么表現上將像一個失去靈魂的人一樣顯得死氣沉沉。雖然伴奏歌唱服務,但是聲樂伴奏同聲樂的樂器不同,它不是歌曲的附屬品而是歌曲的合作伙伴。
二、優化伴奏樂器
對于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來說,創作者對于伴奏樂器的選擇早在伴奏譜中就做出了決定,但對于許多的原創作品來說對于伴奏樂器的選擇卻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樂器的種類數不勝數,但不是每一種樂器都可以用作伴奏的,即使一種樂器可以演奏出需要的旋律,在選擇上也存在著最佳選擇問題。例如,我們在詠嘆調的伴奏中不可能選用二胡,在合唱過程中我們也不可能選用長笛作為伴奏樂器。在聲音伴奏過程中一定要對伴奏樂器進行合理選擇。
在演唱過程中要想對伴奏樂器進行優化首先要從樂器的數量進行優化。對于中小型音樂,一般要依據音樂本身的風格進行樂器選擇。在對樂器的選擇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將地域、文化、風土人情等因素考慮到作品之中,這樣作品才能真實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同時在樂器選擇上要盡量地選用和作品風格相近的樂器。對于一些大型的音樂作品伴奏的選擇上則與小型的音樂作品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大型音樂作品應當在考慮樂器法則的基礎上進行配樂寫作,這是一種藝術勞動,有助于人們審美能力的提升。
對于伴奏樂器的數量應當同演唱人數以及聲樂的本身體裁相關,注重演唱者和伴奏樂在數量上的平衡。例如,獨唱在伴奏上使用一臺鋼琴或一個小型樂隊即可;如果是大合唱那么伴奏樂器則需用管弦樂隊的同時至少需要使用一臺鋼琴。
在伴奏樂器的選用上還有個重要的問題那么就是要保證樂器本身的質量。樂器本身的音質音色必須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標準,只有這樣的樂器在伴奏中才會為演唱者的演奏加分,如果一個樂器在音質和音色上達不到標準那么將其用于伴奏只能是給演唱者幫倒忙。
三、合理運用科技手段
隨著現在科技的高速發展,許多科技技術都被應用到了藝術領域之中,就音樂而言,電聲音樂、擴音技術等的應用都對音樂的表演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擴音技術在音樂領域中的應用可使演唱者的歌聲覆蓋更大范圍,讓更多人能夠聽到演唱者的歌聲,錄音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歌唱者的歌聲保存起來,為歌聲的流傳提供了便利條件。卡拉OK的出現更是為藝術的普及以及大眾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卡拉OK完全可以代替樂隊進行伴奏。
同其他的藝術作品一樣,音樂作品也是人類情感的抒發。所以在音樂的創作過程中,人們可以使用一切的技術手段來提高音樂在美上的追求。但要注意,對于技術的應用不能盲目,一定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合理運用,確保科技能夠在審美的規律下為提高音樂美感而出一份力。例如,在擴音設備的選用上,不是倍數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據歌聲本身要表達的內容,以及人們耳朵的審美習慣而進行合理的選擇。不過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MD伴奏的出現使得演奏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MD伴奏具有以下特點:使用MD伴奏的最大好處就是無論進行多少次錄音,MD都能提供高質量的音效。MD機器也具有防震記憶特點,在伴奏播放過程中,即使機器受到振動也可以穩定播放伴奏。同時MD擁有多元化編輯功能包括移動、組合、刪除、劃分碟名和曲目編輯。
四、結束語
伴奏是音樂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它的正確使用可以在本質上提高音樂的“美感”。所以,我們應該利用多種方法在審美的前提下提升聲樂伴奏的審美魅力,這不僅僅是表演者的需求更加是所有觀眾的期望。參考文獻
[1]侯方.聲樂伴奏形式的美學思考[J].音樂學探索,2011,(4).
[2]謝及.聲樂伴奏發展趨勢與雙排鍵電子琴伴奏[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15).
[3]趙超.從“韻味”的角度看民族聲樂藝術的審美追求[J].華章期刊,2013,(1).
[4]廖家驊.是伴奏還是伴唱——聲樂伴奏音響制品的美學審視[J].人民音樂,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