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聚德 李曉榮 李宗德
‘金都紅是山東省招遠市果業總站選育的皇家嘎拉蘋果的芽變新品種,是目前我國果樹栽培生產中,綜合經濟性狀最好的嘎拉系優良品種,是嘎拉系蘋果的升級換代品種。
1 選育經過
‘金都紅是在招遠市玲瓏鎮魯格莊村劉玉洋蘋果園發現,由招遠市果業總站選育的皇家嘎拉蘋果芽變新品種。
2004年發現,2005年采用國內外常用的芽變選種方法,通過初選階段、復選階段、決選階段,品種對比試驗、區域試驗。2007年推出并進行區試,確定‘金都紅嘎拉蘋果遺傳性狀穩定,外觀質量明顯優于皇家嘎拉。2011年9月,進行中間驗收;2012年8月,通過省內專家的鑒定,一致認為‘金都紅蘋果,是目前我國生產栽培中,綜合經濟性狀最好的嘎拉系優良品種,居國內領先水平;2012年12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魯農審2012053號。
2 主要特性
‘金都紅蘋果,果實8月中下旬成熟,果實近圓形,梗洼深,萼洼中深,果形指數0.86,橫徑70~80毫米,平均單果質量199克,最大256克,果實大小基本一致,商品果率高。果實色澤由皇家嘎拉蘋果的條紅色變為片紅,濃紅艷麗,全紅果比例68%~78%,著色指數80%以上,果面潔凈光亮,可溶性固形物12%~14%,硬度7.0~8.1千克/平方厘米,果肉乳白色,肉質細脆,香味較濃,品質佳。
與皇家嘎拉比較,‘金都紅蘋果的花托、花蕾由皇家嘎拉的淺綠、淺白色變為紫紅色。‘金都紅蘋果著色快,一般3~5天,上滿色,較皇家嘎拉快7~10天;果實個頭、形狀一致、著色一致。
‘金都紅蘋果的早果性、豐產性能明顯好于皇家嘎拉。經多年的試驗觀察,‘金都紅蘋果具有一年栽植,二年見花,三年結果的特點,即:不用拉枝,不用刻芽,就能成花,一甩一串花,一結一串果。
3 栽培技術要點
‘金都紅蘋果的發展在區域種植的基礎上,采取良種良砧,良法配套的措施,根據不同的土壤條件選擇適宜的砧穗組合,砧木以八棱海棠、甜茶、M9T337為主,授粉品種為紅露、紅將軍、優系富士煙富3等為宜。金都紅/八棱海棠的株行距以3米×5米、4米×6米為宜;金都紅/甜茶的株行距以2.5~3米×5米為宜;金都紅/M9T337的株行距以1.5米×4米、2米×4米為宜。
一是嚴格建園標準。全面落實高畦栽培、紡錘整枝、水肥一體化、果園生草等現代技術,促進早果豐產;二是加速蘋果老殘果園的改建更新。采取農作物輪作的方法或局部土壤改良的辦法,進行改建;三是普及近干多頭改接技術,對樹齡較小、樹冠健全的皇家嘎拉果園,以隔株或隔行,更新換頭為重點,進行郁閉園的改造;四是推廣綠色防控科技,建立生態果業模式。以優化土壤生態環境為基礎,以提高樹體抗性技術為手段,綜合應用農業、生物、物理防控技術,建設“果-畜-沼”生態果園模式。
4 發展前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蘋果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金都紅”蘋果的開發,順應時代,與時俱進,利用其先發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必將成為蘋果生產發展的原動力,促進蘋果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市場繁榮,產業紅火,引領蘋果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
目前,全國嘎拉蘋果栽培150萬畝,如果改接嘎拉等中早熟劣質品種100萬畝為‘金都紅蘋果,2~3年后,畝產可達2 500千克,按增值2.00元/千克計,年可增加經濟效益50億元;新發展50萬畝‘金都紅蘋果,建園5年,畝產可達2 500千克,按果價4.00元/千克計,年可新增經濟效益50億元。開發‘金都紅蘋果,年可新增經濟效益100億元。同時可以帶動果品集散市場的完善、果品加工、貯藏、包裝及運輸等行業的同步發展,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豐功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