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麟


經過一年多的動員和籌備,“漓江畫派·2014·關注時代——廣西當代人物畫創作作品展覽”展出了。200多幅人物畫創作作品使人們精神為之振奮,因為這是廣西首次以人物畫為題材的專題展覽,把久違了的廣西人物畫創作“盛況”再現給觀眾,這是廣西美術創作十多年所未有的。策劃組織這個展覽當時出于兩個考慮:一是“漓江畫派”打造和培育十年了,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怎樣深入培育,怎樣讓廣西美術創作生態得到更好的形成,使其健康和全面地發展;二是廣西人物畫創作曾經是廣西美術創作的強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過不少優秀作品,但進入21世紀以來,人物畫創作因種種原因走入了低谷,大部分優秀的人物畫家改畫山水風景,一些畫家創作觀念出現偏差。我們希望通過這個畫展引導廣西美術創作的發展方向,重振廣西人物畫創作。從這次畫展的入選和獲獎作品來看,這兩個目的是達到了,展覽不但涌現了一批優秀作品,并且發現和推出了一批新人。
“漓江畫派”是產生于廣西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美術創作現象的總概稱,“漓江畫派”的宗旨是“回歸自然,回歸精神家園”,提倡美術創作要直面自然和生存環境形成的精神感受,要關注時代,表現具有時代特征的審美情感及審美觀念。“漓江畫派”是一個多畫種組成的地方畫派,人物畫創作在其中是一個重要的內容。但在打造和培育“漓江畫派”的早期,為了取得更快的影響,在創作引導上更突出風景畫和山水畫的創作,使人物創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廣西美術創作生態面臨失衡的狀態。近十年來,人物畫創作走向低迷,沒有產生代表性的優秀作品。改變這種狀況是深入培育“漓江畫派”必須解決的問題。
翻開中外美術史,大凡能作為經典傳世的美術作品,大多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別是以人物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更是以反映了不同時代的面貌而具有特殊的藝術、文化和歷史價值。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在不同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存狀態及對社會形態的感受與體驗,形成了不同的感知和情感,藝術家把這種情感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并以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觀念來陳述;在實現藝術創造和個性表現中,也充分地反映和表現了特有時代的社會、文化、藝術和審美形態,記錄了那個時代。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藝術家的創作不可回避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一部完整的美術史其實就是一部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史。因此,藝術創作關注時代,表現人類社會發展是藝術家應該重視的問題。藝術當隨時代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價值。但在當下市場經濟及快餐文化的影響下,不少青年畫家要么迎合市場,要么只關注個體生命狀態的變異,追求所謂自我藝術的“純粹性”,“無病呻吟”、“閉門造車”地在“玩”藝術。他們的作品沒有藝術和文化價值,只停留狹隘的“自我”局限里,沒有時代氣息及文化思考,缺乏生命力。當我們的藝術創作脫離了社會現實,脫離了時代的發展,脫離了對當代和未來的思考,那我們的作品就失去了它的時代價值。我們只有把自己的藝術投入時代的發展中,我們的作品才能獲得生命力和具有價值。藝術當隨時代!這是每一個藝術家應具有的觀念。
廣西美術家協會舉辦這個畫展,是一個有戰略意義的舉措。從畫展效果看,兩個初衷得到了實現,一是扭轉了近年廣西美術創作“偏食”的局面,多生態的健康的創作形態正形成,對“漓江畫派”的深入培育意義重大;二是涌現了一批很有潛力青年畫家,他們對生活和藝術的關注和思考,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征,這是廣西美術創作的未來希望!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希望廣大美術家用熱忱的目光關注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用真摯的情感去表現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的藝術與這偉大的時代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