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征 曹衛衛 譚德成
【摘要】窯尾密封是回轉窯運行過程中的一項技術難題,因其屬于動態運行設備,窯尾密封不嚴,會導致導致氧化鋅泄漏,污染環境。經過優化設計,改變回轉窯的迷宮密封結構,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制作一種新型密封裝置,解決了運行過程中的漏料問題。
【關鍵詞】浸出渣回轉窯;氧化鋅泄漏;柔性迷宮密封;優化設計
0前言
河南豫光鋅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電解鋅為主導產品的公司,年生產25萬噸電鋅,40萬噸硫酸,同時綜合回收鉛、銀、銅、鎘、鈷、銦等多種有價金屬。我公司采用傳統的常規濕法工藝生產電解鋅,用Φ4.15m×58m回轉窯揮發處理鋅浸出渣,產出的氧化鋅煙塵經過多膛爐脫除氟氯之后回收鋅、鉛、銦、鎘等有價金屬。回轉窯運行8年后,尾部迷宮式密封因筒體變形,盤根磨損等原因,漏料嚴重,造成窯尾部氧化鋅物料漏料,采用原迷宮式密封已起不到效果。經市場多方考察采用了新型柔性密封裝置,滿足了生產需求,起到了良好效果。
1回轉窯舊密封形式存在的問題
回轉窯是是一種煅燒、焙燒或干燥粒狀及粉狀物料的熱工設備,在有色冶金行業主要用于濕法煉鋅系統產生的浸出渣進行焙燒處理。含鋅20%浸出渣中在1200℃以上的高溫下,被一氧化碳還原為金屬而揮發后進入熱煙氣中,在煙氣中被氧化成氧化鋅后,通過后續收塵系統回收。由于回轉窯正常生產時窯尾壓力要求在40Pa左右,建設時采用的的迷宮密封結構簡單,密封不嚴,窯尾冒灰現象嚴重,氧化鋅物料白白流失,同時泄漏的二氧化硫氣體會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不符合國家環保要求。因此窯尾冒煙問題迫切需要進行研究改造。
原窯尾密封設計采用迷宮密封結構(圖1),內部的密封圈常因與窯體直接焊接相連,由于窯尾溫度的變化導致密封圈經常出現開裂移位問題,阻力大。每次焊接處理必須進行停爐拆卸處理,維修量大且困難。
圖1原密封結構圖
回轉窯采用4檔8托輪支撐,液壓擋輪控制上下行,上下行控制范圍在±30mm,窯體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徑向擺動偏移達到20mm-50mm左右,這也導致迷宮密封間隙局部過大,冒煙問題更嚴重。
為了解決控制漏料、冒煙問題,先后在窯尾安裝了兩臺100m2的脈沖收塵器,用于迷宮密封處冒出來的氧化鋅煙塵的回收,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煙氣量大、溫度高(煙溫達到250-350℃),收塵器中防水防油針刺氈布袋根本無法使用,經常出現燒損問題。后來選用耐高溫的美塔斯濾袋(耐溫<250℃),也在使用10天左右就得更換一批布袋,均是出現燒損嚴重問題。
2新型柔性密封裝置的結構特點
為了徹底解決回轉窯窯尾漏料、冒煙問題,我們多次實地考察水泥窯及同類設備的密封方案,對于轉窯的密封均存在漏料、冒煙問題,也未得到很好的解決。
經過我們查閱資料,多方論證,結合鋅浸出渣回轉窯的結構特點,改變原有的迷宮密封結構,采用柔性密封材料,設計制作了一種新型柔性密封裝置(附圖2),由摩擦套擋圈、特種耐熱鋼摩擦套、錐體法蘭、碳硅鎳復合密封板、高潤滑耐磨槽式耐熱鋼片和用于調整密封松緊的鋼絲繩、滑輪等部件構成。
為了保障在柔性密封使用磨損后杜絕冒煙,保留窯尾一臺收塵器,在柔性密封裝置外圍安裝收塵罩,用于在柔性密封裝置磨損情況下投用。此套密封裝置具有密封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密封效果好等優點。石墨密封塊磨損后,只需將密封塊的兩條固定螺栓拆除即可更換。即使窯尾變形嚴重,回轉窯運行中存在的上下行串動、變形及擺動問題,因復合密封板的柔性作用和調節鋼絲繩的拉力大小可調,均能很好的進行密封。
圖2新型密封結構示意圖
圖3新型密封結構安裝圖
3新型柔性密封裝置的應用效果
回轉窯新型柔性密封裝置的應用,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一方面,窯尾漏料、冒煙現象消除,能夠很好的保證窯尾正壓生產要求;另一方面,窯尾脈沖收塵器停運,節約了收塵器電耗及收塵布袋效果。本裝置克服了回轉窯運行中存在的上下行串動、變形及擺動等問題對密封效果產生的不良影響,同時密封裝置收集的氧化鋅數量降低,更容易將收集的氧化鋅從積灰斗排出,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
回轉窯窯尾密封改造后,系統生產更加穩定,杜絕了因窯尾冒煙而引起的縮風減料現象的發生;窯尾收塵器停用,無收塵布袋更換及收塵器收集物料轉運工作,工人勞動強度大大降低,現場環境得到改善,同時也減輕了冒煙現象對環境造成的污染。4結束語
本裝置從2013年7月份開始應用,經過將近半年時間的使用,密封效果好,檢查、維修均比較方便,解決了制約我公司回轉窯生產的環保問題,同時降低了氧化鋅物料在微正壓下的損失。可以推廣應用在鋅冶煉企業回轉窯的窯頭和窯尾的密封,同時亦可應用于水泥回轉窯的密封裝置,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鉛鋅冶金學》編委會.鉛鋅冶金學[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3.
[2]吳宗澤,機械設計師手冊[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有色冶金爐設計手冊》編委會.有色冶金爐設計手冊[M].冶金工業出版社,2004,1.
[4]河南豫光鋅業有限公司一期10萬噸電鋅圖紙[Z].北京設計院設計.
[5]張建良,閆永芳,徐萌,趙小紅,張曦東.高爐含鋅粉塵的脫鋅處理[J].鋼鐵,2006(10).
[6]陳文仲,王春華,劉寶玉,賈馮睿,田遠航.回轉窯供風管參數對窯內熱工狀況的影響[J].化工學報,2011(11).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