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醒

杭 州市文澤路是一條偏僻普通的街道,上品折扣店是一家離開北京就鮮為人知的百貨。然而,2014年5月,整個中國互聯網、零售百貨業甚至部分金融業都將目光投注到它們身上。因為,文澤路上新開業了一家叫做“上品折扣微信店”的百貨商店,號稱“未來商店”的雛形。
“未來”什么樣?
走進這家商店,習以為常的漂亮導購員和工業時代標志的收銀臺均已消失,甚至消費者可以不必攜帶錢包。因為所有的商品均已二維碼化,消費者只需用微信“掃一掃”,就能查看商品的詳細信息或者完成交易。
你可以當場付款取貨;也可以付款后先不取貨,待完成購物后,到門口的服務臺統一領取,或者要求快遞到指定地點;還可以先不支付,將待購的貨物發微信朋友圈,咨詢朋友的意見,或者回家和家人商量以后再決定是否購買。虛擬購物車里的商品,將為消費者保留至次日上午8時。
一言以蔽之,上品折扣微信店,是一場網店零售的“offline”。然而“微信店”的價值,絕不僅僅是在傳統零售店的支付環節中加入“微信支付”這樣簡單。
上品折扣和騰訊,從敲定目前的合作方案到正式開業,僅用了3個月。然而上品折扣早在2008年就開始布局,其斥資千萬元打造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以及在這之上建立的“全渠道商品運營”,才是價值的核心。
何謂“全渠道”?
首先,上品折扣詳細記錄所有進出的商品數據。同時,為了有效調控,它不跟任何一個大品牌簽訂固定合同,一般只簽訂一周到一個月的合同。銷售好的品牌,將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銷售差的品牌則會被降級或撤店。
然后,在大數據支持下,制定了一年52周的營銷計劃,使得入駐品牌供應商可以提前三個月獲得商品信息,進行精準營銷。
最后,是重視O2O一體化探索,即網店與實體店價格一體化、庫存一體化和服務標準一體化。
除了更快捷的支付方式、降低人力成本,微信還將為上品帶來能時時互動的粉絲群體,真正實現百貨零售業O2O。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聲音都是樂觀的。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上品折扣的“鎮店之寶”——“全渠道”存在質疑。這種觀點認為,上品目前所實現的,不過是更精準地采集和掌握了大數據,但是能否深入研究數字背后發生作用的原因,或者有沒有分析和解讀數字的能力,還需要打個問號。
有消費者體驗了上品折扣微信店后,對店面簡陋的裝修和復雜的交易流程大為不滿。原來,或許無論是上品折扣還是微信,對當下的合作都持有試探的性質,因此它們的后臺數據并未打通,存在兩個訂單系統。這不免造成交易過程中訂單數據不同步,導致部分交易流程復雜化。
此外,在微信這一獨立粉絲數據基礎上,上品還保留了自己獨立的會員體系。因為在上品折扣看來,未來它要實現的“全渠道”,不僅僅是止步于微信,微信只是一種形態,它還將整合所有能整合的線上線下資源,也許不久還會推出“上品折扣阿里巴巴店”等形式。
因此,在電商、移動互聯網對傳統零售業呈顛覆之勢的背景下,無論是做B2C網店,還是入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還是在團購、支付等領域謹慎試水,還是像上品一樣打造新的商業形態,都是傳統百貨業自我變革的嘗試,真正的“未來”,或許還遠遠藏匿于時間線上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