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琦 呂慶芳 董黎梨 李映志 葉春海
摘要[目的]對辣椒SRAP反應體系進行研究和優化,并利用優化體系對164對多態性引物進行篩選。[方法]采用單因素隨機試驗設計和L25(65)正交試驗設計對辣椒SRAP反應體系中6種關鍵因素(退火溫度、Taq DNA聚合酶、Mg2+、dNTPs、引物、模板DNA)進行體系優化,并以“泡椒”ד青皮大椒”的親本和F1代為材料,利用聚丙烯胺酰胺凝膠進行篩選。[結果]辣椒SRAPPCR的最佳反應體系為:退火溫度35.5 ℃,Taq DNA聚合酶1.0 U,模板DNA 2.25 ng/μl,dNTPs 0.2 mmol/L,引物0.4 μmoL/L,Mg2+ 2 mmol/L,總體積為20 μl。利用該體系,從164對SRAP引物組合中篩選出擴增條帶清晰、多態性豐富、條帶穩定的31對引物組合。[結論]該體系的建立與多態性引物組合的篩選為SRAP標記技術在辣椒育種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辣椒(Capsicum spp.);正交試驗設計;單因素隨機試驗設計;SRAP;PCR
中圖分類號S64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7-01913-04
辣椒(Capsicum spp.)是一種世界性的蔬菜作物,即可鮮食又可用作辣椒油、辣椒紅素和辣椒素的提煉[1],同時含有豐富的VC和礦質元素[2],是我國人民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簡單序列重復)、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隨機擴增多態性DNA)、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簡單序列重復區間擴增多態性)、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擴增片斷長度多態性)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關序列多態性)等DNA分子標記技術的發展,其在辣椒育種中的運用日益增多[3-10]。
SRAP標記是Li和Quiros開發的一種基于PCR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新型分子標記技術[11]。該標記通過獨特的引物設計可對開放閱讀框 (open reading frames,ORFs)進行擴增,因個體間內含子、啟動子與間隔區長度不等而產生多態性。由于其具有多態性豐富、成本低廉、操作簡便、穩定性好和高度共顯性等特點[12],被廣泛用于遺傳多樣性評價[13]、種質材料鑒定[14]和遺傳圖譜構建[15-18]等最早開展SRAPPCR反應體系的優化研究。隨后,這一分子標記技術被用于辣椒的種子純度檢測[20-21]、遺傳多樣性分析[22-24]、辣椒雜種優勢的預測[25]和自交系遺傳關系評價[26]等方面。
由于SRAP分子標記直接擴增開放閱讀框,提高了擴增結果與表型性狀的相關性,可將分子標記與基因克隆直接結合起來[27],因此而成為遺傳圖譜構建的重要分子標記之一[28-31],但在辣椒遺傳圖譜構建中的應用還比較少。鑒于此,筆者構建 “泡椒”ד青皮大椒”的分離群體,通過SRAPPCR擴增體系優化,利用親本和F1代材料篩選擴增多態性豐富且條帶穩定的引物組合,以期為辣椒遺傳圖譜的構建奠定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以2013年3月種于廣東雷州的青皮大椒、泡椒及其F1代植株為試驗試材。Taq DNA聚合酶和dNTPs,均購自北京鼎國昌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 000 bp DNA Marker,購自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SRAP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PCR儀,購自Biometra;凝膠電泳設備,購自北京鴻濤基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1.2基因組DNA的提取與檢測 采用改良CTAB法[32]提取青皮大椒的總DN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檢測其濃度,于-20 ℃保存備用。
1.3SRAPPCR單因素隨機試驗 以青皮大椒總DNA為材料,以含Taq DNA聚合酶1 U、Mg2+ 2 mmol/L、模板2.5 ng/μl、dNTPs 0.2 mmol/L、引物0.4 μmol/L的20 μl反應體系為基礎,分別改變退火溫度(33、34、35、36和37 ℃)、Taq DNA聚合酶量(0.2、0.5、1.0、1.5和2.0 U)、模板濃度(0.5、1、2、2.5和5 ng/μl)、dNTPs濃度(0.05、0.10、0.20、0.25和0.50 mmol/L)、引物濃度(0.2、0.3、0.4、0.5和0.6 μmol/L)和Mg2+濃度(1.0、1.5、2.0、2.5和3.0 mmol/L),以EM6為正向引物、ME18為反向引物,進行5水平單因素隨機試驗,3次重復。
1.4擴增程序 參考Li和Quiros的方法:94 ℃,5 min;94 ℃,1 min,35 ℃,1 min,72 ℃,1 min,5個循環;隨后將退火溫度升至50 ℃,其他條件不變,進行35個循環;最后以72 ℃延伸10 min。擴增產物經6%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銀染檢測[11]。
1.5SRAPPCR正交試驗 以青皮大椒總DNA為模板,采用L25(65)正交試驗設計(表1)。SRAP正向引物為EM6,反向引物為ME18,總反應體系20 μl,基本擴增程序按“1.4”中方法;重復2次。從擴增條帶數、凝膠染色背景和帶的強弱等方面綜合評價擴增效果[33],以條帶數為主,對所有結果按照效果好壞排序,取其排序的數字作為擴增效果的評價值,評價值越高,結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