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姿
【摘要】幼兒期是良好行為習慣、社會性認知和獨立自主個性形成發展的關鍵期,對幼兒的一生影響深遠,適時地對幼兒進行系統的培養,有利于他們良好個性的形成。在幼兒教育中,家園共育又是工作的重點,有效的家園互動能夠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幼兒園在與家長建立平等信任的伙伴關系的前提下,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同時,在實踐中,加強探索研究,不斷創新思路,改進策略,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家園共育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42-01 一、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英國教育學家洛克說:“一切教育可歸納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咎于自己的習慣。”因此,重視幼兒的良好學習習慣對幼兒的一生至關重要。班上有位小朋友性格內向、不愛動手,以前每到上情境美術課時,他不是不愿動手畫畫,就是最后一個完成作品,或者趁老師不注意,讓旁邊的小朋友幫助他完成作品,針對此情況,我和他的家長共同商量如何培養他的良好學習習慣,家長為了培養他的興趣,在生活中注重注意力集中的訓練,我在教學中從細微處多觀察他,抓住時機去調動他的積極性、主動性。一天,美術課上,我發現他的色彩搭配得很漂亮,在幼兒欣賞評議這個環節,我請他給大家講自己的創意,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我也及時表揚了他,讓他在學習中找到快樂點,并在其中體驗到樂趣,他漸漸地對情境美術活動熱情高漲,愛上了繪畫,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也更加自信起來。
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要雙方能共同找到幼兒的快樂點、興趣點,及時對閃光點予以表揚和鼓勵,長此以往,諸如遵守時間不遲到、愛勞動、講衛生、堅持早鍛煉、堅持閱讀等好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二、家園共育,關注幼兒社會性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雖然大班的幼兒已經具備了一些社會交往的能力,愿意與人交往,有自己的好朋友,有高興的事愿與大家分享,但在與同伴發生沖突時,欠缺自己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勇于承認錯誤的勇氣。由于現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老人的寵愛或溺愛下長大,不合群、依賴性強、不愿獨立做事、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自信心和自尊心。針對此情況,我與家長溝通,采取有效方法,讓幼兒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引導家長在家敢于讓幼兒體驗不同的環境。最近湖南衛視熱播的《爸爸去哪兒》,5位幼兒在不同的環境中,相互協商、相互幫助去完成找食材等任務,孩子們從膽怯不說話到主動想辦法去接觸周圍的人和事,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錯的生活體驗和成長經歷;當幼兒與同伴發生沖突時,指導他們嘗試用協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來解決沖突。告訴幼兒犯錯誤不怕,知道并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是非常好的,慢慢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引導他們建立規則意識,洗手、喝水、如廁、上下樓梯和戶外活動要學會等待,有秩序地去做事情,培養他們的秩序感;在教學活動中,為他們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活動,如:自制玩具、齊心協力過河等,讓他們從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體會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
皮亞杰指出“正是產生于同伴關系中的合作與感情共鳴,使幼兒獲得了關于社會的更廣闊的認知視野。”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開始愛護身邊的環境,有了節約意識,有了規則意識,有了責任感,能認真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務,能積極、快樂地參與在集體活動。
三、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獨立自主的個性
怎樣教育孩子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置身于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我們是培養有頭腦、會思考、有創新的頭腦型人,還是聽話、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軀干型人;是培養具有獨立、自信、合作的狼人還是懦弱、被動、服從的羊人;是培養自律的貴人還是他律的賤人,我想上述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在家園共育中,我們通過開設家長學校、聽知名專家的講座和家園聯系手冊的方式,使家長接收新的教育理念,逐漸改變過度呵護孩子,包辦代替,甚至放縱孩子的不良觀念,該放手時就放手,給幼兒更多的嘗試與體驗機會,讓幼兒在自由的空間中發展自己,引導支持家長鼓勵幼兒與家長分床分屋睡,自己洗臉、洗腳、洗襪子,安靜地看書、并幫助父母倒水、遞東西等。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我班設立了“今天我做值日生”,請幼兒自我服務,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擦桌子、掃地、拖地、發碗筷等,并嘗試自己去盛飯、疊被子、褥子、整理床鋪、為班內植物澆水、整理書籍、文具。孩子們嘗試體驗中,不僅獲得了快樂,收獲了自信,做事也更加有條理,更加專注。
我們常說:“教師是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教師在孩子成長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我們還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作用也很重要;因此,加強幼兒園和家長的相互配合,更好地發揮家園共育作用,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必要途徑和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