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麗
【摘要】新課改實施后,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古詩詞知識,而是更加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古詩詞中蘊含的美好意境的欣賞和領悟,而且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即:運用情境教學、靈活運用多種教育資源、鼓勵學生聯想和想象、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來闡述如何增強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78-01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新課標的頒布實施,素質教育受到高度重視。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精神財富,是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沉積下來的,凝聚了我國幾千年古代文人的文化結晶,提煉出來了優秀的品德和人文精神。針對高中語文教學新課標明確指出:“鑒賞優秀古詩詞作品,深刻感受其中的中華民族精神,奠定傳統文化底蘊的基礎。”由此如何打破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增強古詩詞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1.運用情境教學
高中語文古詩詞情境教學就是創設相應的古詩詞意境,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古詩詞的文化內涵。大量數據資料顯示,這種教學方式的效果十分明顯并且行之有效。古詩詞聽上去就給人一種美感和韻味,如果再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將這種情境模擬出來,引導學生更深的體會古詩詞的意蘊,朗讀時深切感受其中的美感,那么它的教學效果勢必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站在講臺上一味的給同學灌輸古詩詞的知識,背景,概況等等,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古詩詞的意境打破了,學生很難置身其中,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并且深刻體會它的底蘊。比如:在教授李清照的《聲聲慢》時,應該創設一種凄美的意境,可以采用配些凄美音樂,播放帶著凄美感的畫面或者也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凄美,體會當時詩人李清照的感受。音樂創設情境是容易激發學生想象力的一種手段,學生漸漸沉浸在柔和溫婉的音樂中,就會聯想這首詩當時的意境,作者當時的心情,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加深了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情感體驗逐漸激活,古詩詞的理解力鑒賞力自然上升。
2.靈活運用教育資源
語文學科是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科學,所以在我們周圍就用很多的教育資源。語文教師要善于開發課外資源,不僅僅局限在教材書本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去體驗生活,接受生活中的教育。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保?,通過學生的體驗和探究,學生會有很多的親身感悟和體會,這些都是源于生活的,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也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在閱讀中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通過廣泛地閱讀,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會事半功倍?;蛘呤墙柚恍┈F代化的工具來幫助,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多媒體網絡上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可以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地去積累和學習古詩詞,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進步。
3.鼓勵學生聯想想象
我們常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大的學習動力”,有了興趣學習什么都不覺得難,有了興趣學習什么都不覺得枯燥,因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的增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高中語文教學教師,首先刺激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強烈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和廣泛參與性,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聯想力和想象力,把自己化身為古詩詞的主人公,置身于當時的情景,深刻感受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體會當時主人公寫作的各種心情,以便充分理解古詩詞所表達的含義和情感。比如:在講解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時,教師講解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隨意構想,讓學生去想象“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這樣雖不寬廣,房屋也不多的地方,但卻是作者的小天地,是自由的王國。另外房屋的周圍布滿了榆樹柳樹、桃樹李樹,環境優雅美麗,這樣的一種生活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和追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并且啟發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心滿意足的欣慰情緒。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動起來了,學生通過學習才能夠產生求知欲、產生興趣,增加學習的成就感。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就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詩人的心情,理解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的學習讓學生產生了繼續學習的欲望和動力,這符合新課改的“授之以欲”的思想。
4.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者的必備要素,不論是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教育,還是其它學科的教育,良好學習效果的取得都離不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應用。學習古詩詞的方法是先根據題目確定古詩詞的體裁和主題思想,閱讀詩詞觀察其內容、形式和抒發情感的模式,預測古詩詞的思路和形式;然后仔細閱讀詩詞,透過詩詞意象體會詩詞描繪的神韻色彩所表達的深層情感和畫面氣氛的渲染所描述的美妙意境,突出詩詞的特色——情景交融;最后抓詩詞的抒情句和詩眼,以及了解詩詞作者概況和寫作背景等,進一步體會作者寫作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習古詩詞應該養成良好的摘抄和背誦習慣,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手段。摘抄一方面積累語言材料,另一方面提高自身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選擇信息的能力,從而增強古詩詞鑒賞能力,學習優秀詩詞的方法技巧。將背誦摘抄堅持不懈的做下去,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以后文學的學習都是大有裨益的。
5.總結
為了適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高中語文古詩詞的學習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及時總結教學經驗,狠抓學生的薄弱環節,實施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的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突出古詩詞的教學效果,最終達到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賈彥芳.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探析[J].學周刊A版,2013,12(1):78-80.
[2] 周書梅.探析如何走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誤區[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2,09(6):27-29.
[3] 張尊華.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探析[J].成才之路,2013,04(3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