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初中的數學教學,以往的初中教育過于強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與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相悖。現如今,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為了切實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堅持完善自我,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手段,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開動學生的大腦,讓他們更加善于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學生積極思考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142-01 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教學已經成為了國家關注的焦點話題,課堂教學的有效與否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是衡量一個國家總體教育水平的關鍵。初中數學知識相較于小學的基礎內容,知識點更多,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也較強。想要真正提升數學教學效率,保證其為學生的生活服務,就一定要堅持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大腦,還能幫助學生理性的看待問題,更好的進行創新。
一、初中數學課堂學生獨立思考的現狀
第一,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受到傳統教學觀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舊采取單一的枯燥樣式,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鍛煉學生的思維,不注重創新應用,以往的灌輸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在課堂教 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很難體現。
第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授課的主導者,學生是主體,主導人要堅持為學生服務,教師教學的目的也在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據調查了解到,現如今大多數教師都過于強調自身的重要性,忽略了學生的能力培養,無法鍛煉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第三,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相對薄弱。獨立思考是學生能夠創新的重要前提,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但是,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很難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他們對獨立思考的認識也存在不足。在學習中過于依賴教師,只知道被動的接受,缺少獨立思考和自我解決問題的勇氣,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創設良好的計劃體系,思維活躍度不夠。
二、初中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從上述文章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初中數學課堂學生積極思考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學校和教師一定要找到切實可行的對策予以完善,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
(一)運用現代化技術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科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現代化手段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初中數學知識相對其他科目,更加復雜多變,很多概念定理的推導過程也比較復雜,通過計算機、大屏幕、多媒體的應用有利于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并讓學生直觀的看到數學內容的演變過程,從而調動他們的大腦,使他們產生好奇心理,從而進行積極思考。與此同時,先進技術的應用也符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將以往的呆板課堂形式變為學生積極思考的課堂,從而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度。例如,教師在講解中心對稱以及對稱圖形概念的時候,為了讓學生通過自我思考總結出具體概念,理解什么是對稱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含義,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放出生活中常見的對稱圖形,然后讓學生找出這些圖形的共性,進而思考研究出其主要內涵,明確掌握這一概念。
(二)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想要提升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進行學習,就一定要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數學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觀察到身邊無處不在的數學現象,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喜愛之情,活躍他們的大腦。例如,某初中數學教師就將學生喜愛的籃球活動與數學知識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解函數這一知識點前,在大屏幕上放映了喬丹的經典三分球,讓學生觀察籃球的投籃弧度,然后提煉出投籃的類似效果圖,并讓學生積極思考什么樣的圖形能夠被稱為函數,并例舉出生活中與函數相關的現象。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鍛煉了學生的大腦,使其更加樂于思考。
(三)采用動手方式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過于強調教師的地位,忽略了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想要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就要將動手能力的運用結合到數學教學中來,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數學活動之中,激發他們善于思考的習慣,從而培養出綜合素質過硬的學生。例如,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到其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自己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三角形,讓小組成員按照教師提供的圖形親自動手畫出與之相對應的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通過這樣的實踐,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積極進行思考。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教育教學情況,初中數學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科目,更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單一老套,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只是教師的“一言堂”,使得學生的能力素質得不到真正提升,也無法達到新課改理念的新要求。針對這樣的現象,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完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堅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授課中積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郁春城.數學化思想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
[3]陳建輝.關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思考[A].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北京師范大學.第三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數學會數學史分會、北京師范大學,2009:6.
[4]馬永明.淺談利用新課改推進初中數學學生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