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發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158-02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突出特點有四個方面:一是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二是確定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三是提供了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四是重視挖掘數學教育價值,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我們在使用這套教材的過程中,必須時刻地把握教材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獲得必須的數學知識,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那么怎樣把握教材的特點,優化課堂教學呢?就這一問題談談本人的膚淺認識。
一、必須確定學生的主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活動中理解和發展,而不單純地依賴老師的講解和機械記憶來獲得。因此,現行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了良好的課程環境。我們在教學中要牢牢記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圍繞“使學生學會學習和創造”這個中心,要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數學,在用數學中學數學,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適應于未來社會所必須具備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應用技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小小設計師》時,我們就可以組織一個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設計圖案,并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設計和操作的,學生設計的樣式很多,很美觀。這樣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到設計的要求和方法的多樣性,然后,讓學生看書中的四個小朋友是怎樣設計的,再組織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驗設計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確定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體驗設計標準的重要性。在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怎樣設計的,為什么這樣設計”這兩個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給學生的思考、 探索與表達留下較大的空間。對學生的獨立思考給予充分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情境,使學生在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貫徹這一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發展,必須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課堂學習過程。
例如:在學生學習了“有余數除法”時出現一幅在室內擺一擺的插圖。學生分三個小組,在桌面上用11根小棒分別擺出正方形和五邊形。要求學生說一說畫面的意思,列出除法算式。教師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比一比哪個小組列出的算式正確。學生的探究情緒被調動起來了,思維活躍,討論激烈。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同一算式也有多種表述意義。11÷4=23可以理解為11塊糖分給4個人,每人分給2塊還剩3塊,這樣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總之,教材就像一個沒有講完的故事,學生 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我們就應肯定和贊賞。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敢于展示自己,才能閃出智慧的火花,才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造的精神。
三、建立探索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材倡導學生在濃厚的問題情境中動手實踐,積累感性知識,并通過思維達到理性認識。教材為學生留有探索和交流的空間,注重問題的探索性,題材的豐富性,信息的呈現形式多樣、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等。所有這些都在于使學生盡快形成探索性的學習方式,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23頁《認識圖形》時,老師出示書中的插圖后,讓學生說說從這幅圖中發現了什么。當學生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后,再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把相同形狀的物品放在一起的。學生有的說是根據物品的特點來分類,有的說是把形狀相同的用相同的符號標出來的,這樣,學生在活動中體現了對應的思想,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由教師主講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樂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掌握教材要求,深挖教材資源
新的課程標準已把過程性目標擺上了重要位置,一改長期以來過分強調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忽視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培養的觀念。現行一、二年級的新教材的編排從內容的呈現方式和頁面的設置,都重視學生已有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了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因此,我們教師就要正確把握課程標準的實質,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資源,體現教材意圖,讓學生有創新的機會,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教材中有一些開放性題目,答案不是唯一的。學生說出許多答案后。我們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這類題有什么特點?通過討論,使學生發現規律,掌握解題策略。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體驗求知的樂趣。教材呈現知識的方式適于兒童認知特點,我們要善于挖掘教材,實現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標。
總之,我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教材,研究教材,要深入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全面掌握教材的特點,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優化,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掌握更好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