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通過學校、社會等方面多方聯動,為青少年構建一道健康、安全成長的有效屏障,力爭給家庭、社會交出一份安全滿意答卷。
【關鍵詞】聯動機制防范培訓綜合治理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203-02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做好青少年的安全保護和預防違法犯罪工作,關系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億萬家庭的幸福安寧,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的未來,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和社會十分關注。那么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并確保他們健康安全地成長,作為學校多年主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要多措并舉,多方聯動。
首先學校要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中把思想道德和法制宣傳教育作為基礎性工程來抓,在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要加強中小學校黨組織建設,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協作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網絡,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強化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教育。其次學校和相關社會組織要著力解決閑散青少年的失學失業問題,建立排查、聯系、教育、幫扶機制,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的關愛和服務工作力度,加強對流浪兒童的救助工作,還要著力加強對有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的教育、幫扶、矯治、管理工作,辦好專門學校,使他們成長為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最后公安和文化部門要著力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為廣大青少年創作生產更多有感染力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通過運用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切實遏制網絡色情暴力信息蔓延,有效解決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等傷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突出問題,加快建設綠色互聯網,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
二、要切實加強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
首先是要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把安全防范教育作為入學、入園的“第一課”,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推動安全防范知識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進一步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校長、園長的安全管理責任,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切實提高校園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要進一步完善校園周邊矛盾糾紛和治安問題排查整治機制,加大整治力度,及時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糾紛,強化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治安巡邏防控,堅決消除各類治安隱患。要進一步維護校園和學生、幼兒上學放學交通安全,抓緊制定出臺校車安全和校園交通安全的管理辦法,完善安全標準和監管體系,切實預防和減少校園和學生、幼兒交通事故的發生。要進一步嚴厲打擊針對師生的違法犯罪活動,嚴密防范、依法打擊傳銷組織等非法組織向校園和學生滲透。
三、建立領導責任機制。
相關部門要牽頭成立學校及周邊安全穩定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派出所、司法所、團委等單位負責人積極參與,并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嚴格落實街道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學校的責任。堅持定期召開協調調度會,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細之又細、實之又實,著力夯實工作基礎。
四、學校要做好學校內部安全防范。
各學校要進一步健全治安保衛機構,修訂完善門衛、值班、巡防等安全管理制度,學校應盡快編發《中小學生公共安全應急手冊》,中小學生人手一冊,使中小學生在遭遇地震、火災、水災、突發性傳染疾病、外來侵犯等重大突發災害時具備一定的防災自救能力。
五、要重視加強教師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教師是實施安全教育的主體,教師對安全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決定了學校安全教育開展的成效。學校要本著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有針對性地、有前瞻性地對教師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要認真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形成科學的安全觀;要引導教師充分了解校園及其周邊環境,特別要認識到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地點和激發因素;要培訓教師正確掌握安全技能,關鍵時刻能夠自救和救人;要鼓勵所有教師在有關課程和教學環節中由任課老師結合課程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化學、物理實驗課中講授有關防火防爆方面的內容,在地理、生物教學中講授地震逃生、野外生存等方面的內容。
六、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學校是開展安全教育的主渠道,要切實擔負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職責。開展安全教育,一味地“堵”不是辦法,提高中小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才是治本之策。要開設好系統的安全教育課程,針對青少年年齡、生理及心理特點,以安全健康知識競賽、講座、防災自救演習等教育方式向學生普及安全防護和法律等知識,幫助其掌握自救、自護知識,鍛煉應對危險的技能,使學生基本做到“三懂”、“三會”,即:懂得各種不安全因素的危險性,懂得各種危險危害的形成原理,懂得預防各種危險危害;學會報警方法,學會預防危險,學會自護自救方法。
七、要重視加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與學生安全密切相關,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威脅校園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必須引起學校、家庭、社會的高度重視。學校要配備心理教師,開設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強學生心理維護、心理行為問題矯正和心理潛能及創造力的開發;家長要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創設和諧的家庭環境,以言傳身教,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八、開展好假期前“五個一”安全教育活動。
上一次安全教育課。各個學校在假期之前開辦一次安全教育課,并加以實際操作演練,可以請交警、醫生等有關專業人員到學校里給孩子和老師們講授如何防止意外和急救知識,使學生在危險真正出現的情況發生時,能夠及時保護自己,減少悲劇發生。寫一份保證書。發出“假期安全”倡議,根據倡議每生寫一份確保自身安全的保證書。致家長一封信。告之家長正確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選一名安全監督員。各班學生以村為單位,各選一名安全監督員,定期向班主任匯報情況,班主任再按時向學校值班領導匯報,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開通一部電話。學生、家長、教師有問題可隨時向學校值班室匯報。
總之,學生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分類施策,全員行動,協作配合,力爭為社會、家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