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曉光,男(1990.02-),黑龍江賓縣人,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本科,詩人、新銳作家。
上次有幸去南方游玩,在一處山腳下的河邊看到了一種黑褐色的石頭,引起了我的興趣,隨手拿起兩塊看起來,黑褐色的石頭上有黃色和紅色的花紋,感覺非常美,就裝在了自己的旅行包中,像寶貝一樣帶回家。當來接我的朋友接過我的包,發覺沉甸甸的,他打開來看,卻發現只有幾塊石頭,就感到很不解。
也許別人會問,“大老遠出去旅游,回家不給親人帶點特產什么的,就背了幾塊石頭,又沉又累的,怎么就不能像別人一樣換成紀念品呢?”其實我想說,現在旅游區賣的紀念品都是人工制造,怎么能比得上我在景區找到的石頭更具有代表意義呢?朋友也說:“大老遠帶幾塊破石頭做什么?這些石頭也不好看。有個朋友開了家奇石館,那里的石頭又漂亮又光滑,要多少有多少的。”我想說的是恰恰我就是喜歡這種石頭,奇石館里的石頭雖然漂亮,但它們是經過拋光等加工出來的。我喜歡的石頭是未經雕琢的天然之美的石頭。
我為什么會對石頭情有獨鐘呢?也許是因為心里對大自然的那份熱愛,也許只是自己的一種興趣愛好。總之,我認為大自然的每一種美都是匠心獨運,無可替代的。所以,我崇尚自然之美,這也算是我的興趣愛好。有了興趣愛好,生活就會變得更充實、充滿著驚喜。就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讓生活變得更有趣,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其實除了石頭,樹木、河流、花草和藍天等等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想想看,如果我們每天都面對著高樓大廈,每天都埋頭在工作中努力苦干,生活會變得多么的乏味啊!有了一種興趣愛好,或者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并欣賞,都可以讓人活得更加快樂。上學的時候,我很喜歡去農村吃農家飯,干一些農活,享受農民的自然生活;如今生活在縣城,在工作閑暇之余,就經常去二龍山多走走,多逛逛。在享受自然的時候,還能領悟一些人生的道理,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豁然開朗。
每天晚上吃過晚飯去公園閑逛,發現廣場上有很多人,或聽戲或散步,別有一番滋味情趣。大家都在享受自然的同時,也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不用花錢就能鍛煉,還能享受自然新鮮空氣,這也是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其實人活在世上都有義務和責任。作為一個青年人的責任就是要干好本職工作,照顧好家人。要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優質的物質生活,盡可能地去幫助他們,照顧他們,讓他們能夠生活的平安和快樂就是你最大的心愿。如今,習總書記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也是這樣。對待老人要孝敬、對待兒童要愛護,讓家庭環境和諧美好,到處都能體現出自然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興趣,或喜歡書法、游泳、騎車和劃船等等,一種好的愛好興趣能夠把我們的生活裝飾的更有滋味。在我們工作了一天在疲乏勞累時,總是希望能夠得到休息緩解疲勞。而這種休息不一定是睡覺,還可以通過散步、劃船、書法等等來緩解壓力和疲勞,其實只要是我們喜歡的,只要能夠掃除疲勞,讓心情更加愉悅的事情,都可以說是我們的興趣愛好。所以說,發現自己一種好的興趣愛好,更加能夠提升生活中的美,尋找生活中的趣味,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在公園里除了鍛煉身體,能觀賞到各種自然之美。每年深秋來臨時,二龍山里的楓葉透黃火紅,遠看就像一片花海,吸引著人們前來觀賞。仰望著一棵樹的溫馨黃色之美,感覺有一種朦朧美,仿佛脫離了現實生活,真的融入到大自然一般。臨別時總要揀幾片完好的葉子,珍貴地夾在筆記本里。這些葉子紋路清晰,顏色熾熱,美麗的讓人感覺不到是來自深秋的一片落葉。只有斑駁的黃色和紅色,向人們訴說著它曾經由春到秋的過程。
古人有句話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楓葉聯想到做人,楓葉上的那種滄桑是經歷了從春到秋的時間,經歷了夏日火熱的炙烤,也經歷了風吹雨淋的打擊,最后才形成了自然之美。人也一樣,經過歲月的成長才能更有知識,經過室外的磨煉才更有資歷,經過人生的各種考驗,才能達到真正的成功。我每次工作到累的時候,想到這些,就有一種釋放的感覺,從而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二龍湖的湖灘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石頭。這些石頭外表光滑、形狀各異,有的還有各種花紋,非常惹人喜愛。我想這些石頭也許從很遠的地方過來,也許經歷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修煉,才變成了今天這樣圓潤美麗的外觀。如果沒有經過水流的不斷洗刷和沖擊,如果沒有經過長年累月的互相摩擦,也就不會有今天這樣驚人的美麗,也許它還只是一塊頑石。正是因為不斷的沖擊和壓力,才造就了最后圓潤光滑的石頭。其實人也一樣,只有能夠經受住生活中的壓力和重力,才能有更高層次的發展。
如今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都市生活,很多人會感覺活得很累。其實只要善于發現美、尋找美,找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就會活得更加愉快和輕松。生活中的美好處處都有,總是讓生活充滿驚喜。如果一個人善于發現生活美,或者有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五彩的。其實生活這個大舞臺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美好,每天都有不同的驚喜出現,只是需要我們去發現、去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