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商業銀行貸款的時候,想要預防信用風險,最為重要的便是進行五級分類制度的劃分。這種制度在商業銀行貸款的時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執行的時候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加大了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本文主要對商業銀行貸款的五級劃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找到措施,更好的改進五級劃分制度,降低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讓其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 貸款五級分類 問題 辦法
在國際上,運用比較多的貸款風險劃分方式便是五級分類,其核心內容便是通過研究貸款規劃的可能性也就是貸款損失的可能性來進行級別的劃分,決定是否將錢貸出去。在進行級別劃分的時候主要是通過研究貸款人的實際經營狀況來確定的。通過監督貸款人的實際經營情況,做好跟蹤工作,將信用風險更好的反映出來,保證信貸資產本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一、商業銀行在進行五級分類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清分工作認識的不夠到位
首先,很多人沒有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對貸款進行五級分類,對于銀行本身的意義,在進行分類的時候,只是敷衍一下,走形式;其次,有些商業銀行的領導在進行貸款五級分類的時候,不愿意將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進去,甚至認為進行五級分類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最后則是,很多信貸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職責履行的時候,責任意識比較的差,收集資料的時候也不夠及時,并且工作的時候主動性非常的差。
(二)信貸人員本身的業務素質比較低
很多信貸人員本身沒有足夠的業務技能、法律方面的知識以及足夠的社會經驗,在企業經營分析的時候,能力也比較的差。有些信貸人員雖然掌握了上面的一些技能,但是在政策領會和方法運用的時候存在一定的不足。還有些信貸人員在進行文字方面的闡述時,不是過于簡單便是用詞不夠恰當,甚至有些時候會給人造成一定的誤解,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貸款的五級分類方面的工作。
(三)人為的對貸款質量的真實性進行掩蓋
有些商業銀行為了更好地降低計提損失準備金,更好的幫助銀行在短期內獲得更高的利潤便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方式對貸款的形態進行調整,甚至有的人會故意縮短貸款的期限,來達到逾期后獲得高利息的目的,這也直接導致了貸款的形態失真嚴重。并且現在商業銀行在進行五級分類管理的時候,使用的依舊是一季一定、層層審批的辦法,這也直接導致了管理的時候比較的滯后,決策者很難及時的掌握商業銀行貸款的實際情況,在進行風險管理的時候也比較的困難。
(四)在進行期限分類的時候運用簡單置換的辦法
有些商業銀行在進行分類的時候,只是簡單的將四級分類和五級分類對接在一起,將那些逾期的貸款列成次級,將那些呆滯的貸款列為可疑,將那些呆賬的貸款直接看成損失,把按期限分類的正常貸款,看成正常的按五級分類的貸款,關注類貸款中不包含余額,經常會出現期限貸款簡單置換的情況,這種辦法是非常不合理的,甚至會給銀行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
(五)進行分類的材料檔案不夠齊全
很多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資料整理的時候嚴肅性很差,很難真正的保證貸款檔案本身是完整和連續的,在對檔案進行補充和完善的時候,相關的工作比較滯后,并且在進行內部管理的時候還存在一定的漏洞。有些信貸人員在進行貸款要素審查的時候不夠嚴格,需要進行調整的類別并沒有進行調整,并且那些發生變化的貸款要素在進行表格填制的時候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比如說欠息數額和擔保調節系數等等,隨著時間的變化,相應的數額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若是反映的不夠真實,那么很容易會直接對貸款風險的認識帶來一定的影響。
(六)在進行信貸資產清理的時候,相關的工作力度不夠
首先,很多地方在資產清理的時候會受到當地行政力量的干預,直接導致了很多信貸人員在進行信貸資產清理的時候比較消極,并且對于這些不利因素也沒有有效的措施,這直接導致了很多可疑類的貸款變成了商業銀行的損失。其次,在進行貸款跟蹤的時候相關的管理工作不夠到位,對于在進行分類的時候發現的一系列問題,改正的時候不夠及時,對于那些企業存在的會對商業銀行權益造成損害的一些行為,反應比較的遲鈍,并且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也不夠有效,這也直接給信貸資產質量的提高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七)在進行五級分類的時候,相關的制度不夠完善
首先,《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在進行貸款管理的時候,具體要求不夠明確,僅僅是對貸款分類的要求、目標、實施以及相關的監管制定了一定的條款,各個銀行在進行執行的時候,標準各不相同。其次,很多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質量分類的時候,使用的都是逐級審批的辦法,這也直接導致了權利和責任存在嚴重的失衡,很多工作人員本身的責任心非常的差,這也給五級分類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解決五級分類問題的一些建議
(一)加強對商業銀行貸款五級分類工作的認識
對商業隱患的貸款進行五級分類,是降低銀行貸款風險的重要措施,所以必須真正的認識到其重要程度。在進行信貸管理的時候必須認清貸款本身的質量以及實際的風險程度,發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對管理進行改善,化解那些可能出現的風險,努力的提高商業隱患實際的經營管理水平。這就要求,相關的領導以及信貸人員必須真正地認識到貸款進行五級分類對于銀行發展的重要意義,做好相關的工作。
(二)必須加強對信貸人員業務方面的培訓,落實責任,進行責任的追究
商業銀行想要提高貸款五級分類的水平便必須采取措施提高信貸人員本身的水平,提高其進行貸款五級分類時候的實際操作技能。首先,銀行應該采取各種措施對商業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的相關知識進行普及,保證每個從事信貸工作的人員都了解五級分類的相關知識。其次必須在進行貸后風險管理的時候重視五級分類,不斷的提高信貸本身的力量,提高商業銀行進行信貸管理的水平。最后,必須對獎懲制度進行建立和健全,將責任真正的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身上,對其職責管理進行強化,并進行工作責任追究相關制度的推行,這樣在風險匪類的時候能夠保證相關信息的準確和及時。最后,在進行五級分類制度執行情況審核的時候,銀監會必須將自己的作用發揮出來,做好相應的審核和監督,若是發現有信貸人員工作責任感不強,風險意識差的時候,必須將其主要負責人的資格取消。
(三)在對五級分類進行認定、檢測以及輔導的時候,必須加大相關的力度
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必須根據相關的規定對貸款分類的結果進行一定的認定,保證其認定是準確的、符合實際的,若是發現存在問題的情況必須在討論之后采取措施進行調整。在進行認定的時候,首先必須了解相關的認定要素是不是真正的齊全,看其檔案整理的是否完善,并且保證其貸款的相關手續是合法有效符合相關規定的,保證在貸款的過程中真正的執行了制定的相關信貸制度。其次,在進行貸款形態劃分的時候必須根據貸款人本身的企業實際經營狀況以及將來的償還能力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估,并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劃分。最后,在進行分類的時候若是發現存在不良的貸款,在進行清收的時候必須加大力度,盡量避免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
(四)對五級貸款分類的相關操作管理方法進行一定的完善
必須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相關規章制度以及操作規范的確定,對各種貸款的要求進行明確,并且各個銀行之間的分類標準和要求必須進行統一。此外,在進行五級分類的時候,還應該將信貸人員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按季度進行審核。最后還應該進行觀察期的設計,避免出現還舊借新、借新還舊的情況。
三、結語
信貸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業務,對其進行五級分類,做好貸款風險的防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銀行能夠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在進行五級分類的時候,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到其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真正的做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李婧,袁慶祿.我國商業銀行撥備制度變遷及其影響分析[J].農村金融研究,2011(03).
[2]鄒偉.商業銀行貸款五級分類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金融經濟,2012(12).
[3]周翼鴻.論貸款風險分類審計的重點及應注意的問題[J].湖北農村金融研究,2003(11).
[4]廖春暉.新會計準則體系下城市商業銀行計提貸款減值準備的難點與對策[J].廣西金融研究,2008(11).
[5]薛鋒,柯孔林.粗糙集-神經網絡系統在商業銀行貸款五級分類中的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8(01).
[6]王耀君.對商業銀行在新資本協議實施中有效落實違約定義的思考[J].國際金融,2010(11).
[7]彭士煜.我國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撥備提取方法及適度性研究[J].中國外資,2013(08).
作者簡介:鞏屹(1976-),男,漢族,就職于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