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
驚魂未定
當時,我所乘坐的公交車正在路口停著等綠燈,對向車道上沒有車,但我總感覺人行道上有些不對勁兒。路燈下,影影綽綽的10多人,明顯在對峙,從衣著判斷有警察、還有黑衣人。突然,有人揮刀,緊接著槍響、白色煙霧騰起、有喊叫聲也有人倒下。我瞬間就懵了:到底是什么情況?不會是拍電影吧!同時擔心有流彈飛過來,期盼司機快快啟動離開現(xiàn)場。所幸紅燈不長,公交車啟動并進入另一路段,迎面陸續(xù)駛來多輛警車。我顫抖著連發(fā)了三條微信:簡單描述看到的事件及自己的感受。詢問大家發(fā)生了什么。
閃回不斷
一路上,我的眼前不斷閃現(xiàn)剛才的場景,尤其有一兩個畫面反復出現(xiàn)。而每出現(xiàn)一次,我都感覺到自己的恐懼、緊張、擔心、無助等情緒又加深一些,但卻很難控制自己腦海中的閃回。
心有余悸
到家后,我馬上給朋友打電話,上網(wǎng)與朋友們聯(lián)系,訴說剛才的遭遇和現(xiàn)在的感受。半個多小時里,我只能不停地與家人說話、無法安靜。看著剛才發(fā)的場景描述,自己越看越害怕,似乎又被強行拽回了那一刻。
義憤填膺
終于,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網(wǎng)友發(fā)的圖片,之后是官方網(wǎng)站的各種報道,事情的整個輪廓似乎越發(fā)清晰。之前對未知威脅的疑惑與恐懼,被眼前慘景所引發(fā)的憤怒所取代。我不斷刷屏、查看各種消息,這讓我很疲憊,難以入眠。心里不停地對自己說,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漸漸終于睡著了。
盡己所能
2日清晨,我比平常醒得早,迅速翻看各大網(wǎng)站了解事件的進展。上午有一項工作要外出完成,怎么辦?我糾結于“要不要請假”,“到底出不出門”,“出去會不會有危險”。最后,還是決定去完成我的工作,因為有人在等待。
盡管途中盡是胡思亂想:公交車上會不會有炸彈?迎面走來的這個人會不會是逃犯?背后會不會突然有襲擊?但目標感能讓我步履匆匆但堅定。或許是心有牽掛,3日清晨我繼續(xù)早醒,思考著怎樣做才能幫助到受此事件影響的人,尤其是廣大市民,那就把想法轉化為行動吧!
在查找、書寫的過程中,我對整個心理危機的產生原因及不同對策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運用其中的方法進行自我調整。因為忙碌,我沒有空閑去胡思亂想、去引發(fā)不良情緒。想到自己的努力可能會讓更多的人受益,我就能體會到一名學習中的心理咨詢師的社會責任感。
歸于平靜
正如朋友所言,生活還要繼續(xù),美好正在前方等我們去探尋。我漸漸從忙碌中恢復,漸漸進入日常的生活軌跡,內心也歸于平靜。誠然,這件事情真切地發(fā)生在我的生命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對我的負面影響將越來越小,而我,也將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
心理危機是指各類創(chuàng)傷所引起的一種暫時失去應對能力和心理失衡的狀態(tài)。心理危機干預是幫助處于危機的人弄清問題實際,應用較好的方法處理應激事件,重建信心,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恢復心理平衡,并重新正常生活、工作、學習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是由接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心理工作者進行干預,但從自己的經(jīng)歷體會來看,在不自覺中,我主要靠自我調節(jié)完成了這一過程:
1驚魂未定時,我積極尋求家人朋友師長的情感支持。把自己的見聞感受與不同的人分享,盡量釋放內心的緊張和壓力。這一過程可能會重復出現(xiàn),保持與家人和朋友的聯(lián)系會讓自己覺得安全,并從他們鼓勵的話語中一次次獲得心理能量。同時,關注事態(tài)進展、了解事情真相,減少由危機事件的不確定感所帶來的恐慌。
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尋求家人朋友師長的情感支持。“適合的方式”因人而異,有的人愿意把自己的見聞感受與別人分享,以釋放內心的緊張和壓力,而有的人則不愿意再回憶。無論怎樣的方式,皆以當事人感到安全、舒適為宜。
2當出現(xiàn)回閃不斷、無法入睡及其他生理心理反應時,如果能嘗試采取以下對策,可能效果會更好。
應激反應(包括害怕、易激怒、懷疑、焦慮、重復回憶、抑郁、喜怒無常、罪惡感、肌肉震顫、注意力不集中、噩夢、嘔吐、腹瀉、驚嚇反應、睡眠紊亂、過度疲乏、記憶力減退等)等出現(xiàn),都是正常的,接納它們,不必嘗試與它們作斗爭。經(jīng)過一段時間,它們會漸漸減少或變弱。
使用呼吸放松法。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呼氣。可以在吸氣后給自己一些良好的自我暗示(如:“我的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反應”,“這只是一個偶發(fā)事件”,“相信政府正在積極處理并預防類似事件的發(fā)生”,“相信身邊的同伴、朋友,大家會互相幫助,共同渡過難關”等;或者想象一些美好的場景),然后再呼氣,想象壓力隨氣呼出。
保持正常飲食。即使不想吃飯,也應保證一日三餐,吃得平衡且有規(guī)律。慎用麻痹性的藥物,盡量不飲酒,因為它們不利于減輕人的痛苦。
3活在現(xiàn)實中。
盡量維持日常生活、工作的時間表,從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找到自己對事情的控制感,并且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讓自己有事可做),這樣能盡快平復負性事件帶來的負性情緒,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4尋找自我價值感和自我效能感。
忙碌時容易忽略煩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獻血、為救援人員提供免費食物、做志愿者等),讓更多的人感到溫暖,喚起更多民眾的親社會行為。
從危機事件開始,到恢復到較好的狀態(tài),我經(jīng)歷了60個小時,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矗立于昆明春日的暖陽里,湖畔翠葉粉瓣藍天碧水,清風拂面波光粼粼。是的,生命如此美好,我應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