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我的父親今年85歲,是河南漯河市的一名離休教師。父親在三尺講臺上度過了39個寒暑,歷盡滄桑坎坷,經過艱苦磨難,總算趕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休近20年來,他很少生病,也很少吃藥。
心態平和是個寶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是老輩子人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回顧父親的人生,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總能從容應對,始終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特別是離休后,無“官”一身輕,更是注意每時每刻都在歡樂中度過。不像有些老人,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便開始怨天尤人,看這兒不稱心,瞧那兒也不順眼,整天雞貓狗不是,自找煩惱。隨之而來的就是諸病纏身,不得不和醫生交上了朋友。自己受罪,家人受累,生命生活質量大打折扣,苦不堪言。
要做到心態平和,快活度日,終生學習非常重要。沒事看看報紙,聽聽廣播,盡覽天下事,生活充實,時事理解,心理平衡,豈不快哉!與人為善,與人無爭,心胸坦蕩,不患得患失,何樂而不為呢?
發揮特長樂逍遙
剛剛離開工作崗位的時候,父親最大的煩惱是寂寞難耐。人說“四十不學藝”,如今七八十歲的年齡,能干點什么呢?只有重操舊業,拿起筆桿學習寫作。按理說這是費神、費腦、費視力的“三費”之事,并不適合耄耋之人,但他現如今體力健壯,視力尚可,思路還算清晰,沒有丟東忘西的現象,寫作起來并不費勁。
10多年來,他先后在本地的報刊、電視臺發表作品上百篇,獲得了不少榮譽證書,被社會認可,讓老人家的心情得到了愉悅。
快樂采訪身體棒
父親的寫作并不是只寫自己,懷舊云云,他會四處走走,結識更多的朋友。于是,采訪之路同時成為父親的健身賞景之旅。春天百花盛開,蝴蝶起舞,他把這些景象收入眼簾,所有心中的煩惱、郁悶一掃而空。他走進農村,聽農民朋友們訴說衷腸,贊頌國家的政策好,免公糧、給補貼,件件做到農民心坎上,他聽了以后也會跟著心花怒放。
四處采訪也算是“老有所為”吧!只要心情好,看啥都是景,也算是“老有所樂”吧!快樂采訪,身體健康,各種疾病紛紛向他投降。為此,他還賦詩一首:
春游芳草喜無邊,夏賞荷花迎風展;秋送丹桂香十里,冬踏白雪樂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