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勝
自從我離開家鄉只身來到北京闖蕩,千里之外的老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托人帶來一些她做的東西,什么菜干、腌魚、米酒、豆子、香腸、臘肉等等。
我在電話里頭反復對母親說,“媽,您的心意我領了,不要再托人帶了,太麻煩了。這些東西,城里到處都有,價格也不是很貴。”母親卻總是淡淡地說:“老家的味道不同吧!你吃一下,肯定比城里的好吃多了。”父親也打來電話,說:“這是你母親的一番心意,你不能阻止母親的想法。”果然,母親依舊托人不停地帶東西來。我有些無語,可我的同事和朋友們卻羨慕不已。
那天,我給母親打電話,無意中提起老家的兔肉好吃。不經意的一句話,母親卻讓父親凌晨頂著寒風上山去抓野兔子,費了半天的時間抓到兩只。母親把它先是腌好,再風干。這次,母親沒有托人帶,而是專門到鎮上寄給我。我收到郵局的包裹時很驚訝,打電話問,母親才說:“你說你喜歡吃野兔呀。”我說:“媽,辛苦您和爸了,謝謝你們。”我雙手捧著兔肉,眼淚不停在眼眶里打轉。心想,母親心細,父親情感表達木訥,可父親和母親都是愛我的。
那一夜,我失眠了—為我家鄉身材日益矮小、頭發日益發白、一生勤勞善良的母親。
我已經5年沒有回家過春節了。今年春節我提前請了幾天假,花費30多個小時終于在除夕白天回到了家鄉。一進家門,就看見屋里掛滿了香腸,便跟母親開玩笑:“媽,您打算開香腸店嗎?”母親說:“你好幾年才回家一趟,給你多做點香腸,走的時候帶走。”這次,我再也沒說拒絕的話。雖然城里到處都有,但我知道,母親的心是哪里也買不到的。我動情地說:“這些香腸,我特別喜歡,只是我吃不了那么多。”母親笑著說:“沒事,香腸風干后可以放好久的,城里東西貴,動不動就要幾百塊錢。這香腸是自家豬肉做的,好吃得很。”
7天長假過后,我帶著母親的香腸,帶著母親的愛踏上歸程,幸福溢滿心間。一路上,我的腦海里始終浮現著那偏僻的小村莊和小時自己清燈夜讀時的情景,還有我鄉下的母親。母親帶給我的除了一顆慈愛的心,還有無聲的鞭策,讓我能常常吃到家鄉的特產,時時聞到故土的氣息,不要讓都市迷亂的夢幻淹沒了生我養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