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川西道孚藏族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

2014-04-29 00:44:03根呷翁姆廖紅宇
民族學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特點內容

根呷翁姆 廖紅宇

[摘要]藏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他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本文以川西藏區道孚藏族為例,分別從道孚藏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基本內容、表現形式,以及道孚藏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基本特點入手,對川西藏族的傳統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價值體系予以探析。

[關鍵詞]道孚藏族;倫理道德;內容;特點

中圖分類號:C9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4)05-0046-06

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它滲透于各民族的生產生活之中,對規范人們行為、判別是非曲直、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等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道孚地處川西藏區,受獨特地理環境、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影響,形成了獨具本民族特色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發掘和研究道孚藏族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對于加強川西藏區思想道德建設,弘揚民族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道孚藏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

(一)婚喪習俗中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

婚姻,是一種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從人類與動物分道揚鑣開始,人類祖先便賦予它文化意義,并逐漸使之習俗化、社會化、道德化。道孚藏族實行血緣外婚制,盛行父母包辦、自由戀愛等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及其相應的道德觀念。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在道孚藏族家庭中,父親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主持家務,以勇敢、勤勞、強悍、佛教信仰為道德觀念;而母親掌管家中的農副產品和財產的積貯,以孝敬父母、勤勞儉樸、哺愛子女、溫柔待人為道德規范。因此,在道孚藏民的擇偶條件中,男方擇偶,主要是看女方是否勤勞、能干、人品好、孝敬老人,而相貌并不位居第一;而女方擇偶,主要看男方是否勤勞、老實、有本事能掙錢、其家族經濟地位等,對于男方的相貌,不作硬性要求。此外,特別注重男方的人品,對于無一技之長、不務正業、好逸惡勞、有偷盜行為者,往往嫌棄而拒選。據聞,民間還流傳有一些有趣的擇偶測試方法。例如,在個別區鄉,主家請待選的幾個女子各吃一塊帶骨肉,觀察其“吃”的情形,如果吃得仔細,用刀一塊一塊地剔下肉吃完,最后剩下的骨頭干干凈凈,說明此女不浪費,會當家;若是胡亂地啃幾下就扔了,則說明此女不會過日子。這種以小見大,從一件小事看一個人某方面的素質與能力,是十分有趣而有理的考察方法。道孚藏族的結婚儀式也頗有特色。自由戀愛的男女青年將結婚的愿望告訴各自父母長輩,在征得雙方家人同意后,男方要派兩、三個親戚或者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到女方家提親。男方向女方家提親時,男方送一瓶酒、一條哈達到女方家。此刻,女方家的親戚聚集等待,其中必有舅舅。若女方的父母、舅舅同意,收下酒與哈達,意味著求婚成功,即可喝男方提來的酒,這時雙方正式訂立婚約,并提出對男方家的要求。若是逃婚,逃婚者的一方向另一方求親時,男方使者會遭到女家的刻意刁難,而男方家使者只能陪笑臉,盡量解釋、應允。按照傳統習俗,女方表示同意親事后,男方要帶聘禮到女方家。道孚藏族多在秋、冬時節或春節時舉行婚禮?;槎Y一般為兩天:第一天在女方家舉行,第二天在男方家舉行,通常特別隆重的辦三天?;槎Y的整個儀式,比如:進門儀式(n ji nqhl)、祝福說唱(stel el)、祝熱爾(du ra)等等都伴隨著對新人雙方倫理道德的教化和祝福。其中對女方道德方面的要求較高,體現了道孚藏族社會中男尊女卑的倫理觀念。與之相應,從道孚藏族婚姻觀念伴隨而來的性道德觀念上,當然就特別強調血親避諱。通??梢愿鷽]有親屬、親戚關系的人亂開玩笑,也可以談論“性”;反之,則是絕對不允許的事情?,F今,在道孚藏民家中一家人聚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時,為避免電視節目中出現男女親密等令人尷尬的畫面,大家通常會收看新聞或動畫片,人們生活中的這些樸實的舉動無不體現著藏民族傳統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準則在現實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

喪葬,實際上就是人們如何對待死者、如何處理尸體的一種形式,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往往因信仰和地域習俗不同而有所差異。道孚藏族的喪葬習俗也是藏傳佛教的倫理規則和道德要求而形成的。道孚地區的喪葬禮儀的類型比較復雜,從歷史上看,這一區出現過石棺葬,此外,今天依然還保存有天葬(解放前居多)、塔葬(活佛、高僧圓寂多采用)、火葬(大喇嘛或僧人圓寂多采用火葬),還有水葬、土葬包括二次葬等形式。實行哪種葬式,一般由寺院高僧或民間卜卦者測算。凡人死以后,請當地的喇嘛或卜卦者打卦選擇葬地,入葬時尸體頭部的朝向也要經喇嘛測算。在人們的觀念中選擇死者的墓地也十分重要,關系到家人的平安和家族的興衰,如果沒葬好,家中子嗣會出現身殘之人。喪葬期間,即從人死后第一天到其后的四十九天中都要請喇嘛念經,為亡者超度亡靈。按傳統習慣,如果長者逝世,家中房屋一年不放“薩嘎”(sha ka)即白泥,家庭主婦一年不纏紅色頭繩、不戴耳環,家中三年不辦喜事等等,以示悼念。還譬如,在道孚藏族喪葬觀念中,把舍己為人,普渡眾生作為喪葬活動的道德準則,因而把死者的尸體肢解后讓“神鷹”來啄食。如果被食得精光證明其在世盡做善事,死后順利歸天。這種天葬的葬式可以說是藏傳佛教中舍去自己的尸體飼喂饑餓的“神鷹”的佛教舍己為人,普渡眾生的道德觀念在道孚藏族人生中的終極體現。天葬習俗,在解放后逐漸消失,現今,天葬臺周圍“神鷹”數量明顯減少,而采用土葬的喪葬形式日益增多。

(二)日常生活中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

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是道孚藏族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自覺地規范或約束自己的言行并不斷完善形成的一種道德規范。它像一面散光鏡,照射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的思想觀念、衣食住行,無不帶有本民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印記。

首先,由于千百年來受藏傳佛教思想的不斷滲透,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還是生產實踐中,道孚藏族同世代生活在川西高原的其他族群一樣,在日常生活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中都有著熱情好客、誠實守信、團結友愛、誠懇待人的優良道德傳統。提倡鄰里之間團結和睦、互助友愛的人際價值觀念。不管是農忙季節還是農閑外出打工,鄰里之間都會互相換工幫忙、彼此照應。譬如,在修房打墻、立房架、蓋土、新房建成慶典儀式,即“燒火”(kh stu),以及婚喪嫁取等大事之際,鄉鄰和親友都會主動幫忙,義務投工投勞。鄰里團結、和睦的人際關系在道孚鄉鄰社區中構成了親屬之外的另一道互助關系網,這不僅促進了民眾之間的情誼,更重要的是加強了族群認同,達到了地緣上的整合作用。

其次,同無數優秀民族一樣,知恩圖報,孝敬老人、贍養父母,同樣是川西藏族的傳統美德。道孚民間俗語中有“家中有老,猶如有寶?!钡恼f法。人們對家中長輩極為孝敬,長者在家中的地位很高,在各種場合下都受到優待和敬重。比如,家中最好的食物總讓老人多吃,不愉快的事盡量不讓老人知曉,老人進出時人們都會主動讓座,年輕人不能與老人并肩而坐。長輩聊天時,晚輩不能隨意插話等。如遇老人外出,讓老人先行等等。在尊長敬老的觀念中,尤其強調對父母的尊崇與孝敬。在人們看來,兒輩能使父母師長不感遺憾抱恨,即為最上之孝敬;不孝敬父母師長,即如同畜牲,徒有“人”名而已。仔細分析,藏民族這種尊老的習俗實際上源于藏傳佛教中報恩的范疇。在藏傳佛教看來,為了慈悲眾生,不僅要有知母觀念,還要有“念母”情感 ,即憶念父母對自己的恩德。在父母的恩德中,母親的恩德是最大的。那么母親有哪些恩德呢?藏傳佛教大師岡波巴在《解脫莊嚴大乘菩薩提道次第論》講:“母親的恩德有下面這幾種:“一、受體之恩;二、難行之恩;三、予命之恩;四、教導之恩。”[1]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贍養父母、敬奉老人已成為衡量人們道德的一把標尺。如果說尊敬師長,孝敬父母是一種善的、美的和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那么,虐待、遺棄老人則是一種丑的、惡的和違背道德規范讓人唾棄的舉止。與此同時,人們還創造出大量口頭文學作品謳歌敬老尊長的高尚行為;對于那些卑視、虐待甚至遺棄老人的行為也給予了無情的撻伐和譴責。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藏族有“舅權為大”的觀念。通常家中的大事要事都要舅舅參與、作主??梢?,道孚藏族社會中舅舅在家族中的權力與威信很大,在家中充當重要角色。其實,這也是母權制社會試圖維護舅權尊嚴的一種道德遺存[2]。

第三,在道孚藏族社會中有著尊崇賢哲、師長至上的優良道德傳統。這里的“師”是指自己的上師或老師。在藏族傳統社會之中,十分重視知識與道德的關系問題。認為一個具有豐富知識的人,必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藏民族之所以崇尚知識,注重道德,與藏族傳統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歷史上,藏區“舍寺院外無學?!保虼?,僧侶,尤其是高僧大德就是博古通今的學者,他們常常用“知識”醫治人們愚昧的痼疾,照亮人生的道路,使人們真正懂得怎樣去做人,如何去生活。有鑒于此,人們往往自然而然地從內心感激他們,尊崇他們。久而久之,人們尊敬上師,將上師奉為親人、神明。而且藏傳佛教師徒之間,弟子非常虔誠地聽從上師的教導,銘記上師的教誨,對上師畢恭畢敬,言聽計從,沒有絲毫的違背之意,并給予上師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這種感激與尊崇之情逐漸積淀為崇賢尚學的民族心理和道德觀念。

當然,不可回避的是解放前乃至今天在道孚藏族傳統社會中,特別是邊遠區鄉藏族婦女的社會地位仍然較低,也存在著一些歧視婦女的現象。比如,解放前,婦女分娩時只能在樓下或牛圈內,怕產血玷污樓上的神靈。丈夫不能洗血衣血褲,所以或扔掉或由妹妹洗滌;除丈夫外的男性特別是未婚男性在坐月子期間不能進產房內,否則會沾染晦氣。傳統觀念中,婦女在社會上地位較低,一般不能在非宗教節日和未開放的日子進入寺院等等,解放后,這種觀念有所改觀,究其實質,這也是男尊女卑道德觀念在作祟。

(三)人生禮儀中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

藏民族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禮節的民族, 因而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無不貫穿于日常生活的禮儀禮節之中。對藏民來說,新生命的誕生無疑是件大事、喜事,必須進行慶賀,故藏民族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命名儀式和出生滿月禮儀。當嬰兒出生滿月時要進行滿月儀式——念經或親朋好友相聚吃飯慶祝。據了解,解放前還會在嬰兒出生當年的三月十三日,小孩的所有親戚都要給小孩送糌粑坨坨等物品祝賀,小孩的父母也要宴請親戚來家慶祝。

小孩的命名儀式,一般多由當地的活佛賜名,活佛所賜的名字中一般要將活佛自己名字中的一個或幾個字放在所取名中,或者活佛所取的名字大都跟自己的教派有關。解放前,若是貴族或有地位人家生子,更是鄭重其事地帶上哈達和其它禮物,把小孩抱到活佛那里請求賜名。活佛給孩子舉行簡單的取名儀式,諸如念經、祈禱等,然后對孩子說一些贊頌與祝福的話才取名。另一種情況是,當出家為僧時,不論年歲大小,社會地位高低,都要重新經寺院的堪布剃度,取法名。

人生禮儀中還有拋乳牙習俗。小孩換下的乳牙也不能隨意丟棄,而是要用白羊毛包好,下顎的乳牙用力拋向空中;上顎的乳牙從上拋到底處的田地中,邊拋邊念“母牙拋開了,子牙出來了”,長者說,這樣做可以預祝小孩健康成長。

與毗鄰周圍的藏區相比,道孚藏族女性的成人儀式尤為特別。一般未婚女孩到15歲左右時要將頭發編成獨辮盤在頭上,其獨辮盤發方法十分講究。編發時要與紅色毛線相繞,線繩一般在頭發編了一、二繞后,要在編發內放一小木(竹)棍,再用紅線纏至兩三公分長,之后再繼續相編直至將發編完,線繩一般留十公分左右,也有把線繩編完的。在道孚,這種女性的成人儀式中的發型叫“嘎機”(skar i),是道孚地區特有的未婚女性的標志。

(四)民間文學中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

民間文學是積淀、留存、折射藏民族傳統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又一面鏡子。千百年來,道孚藏族傳統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在民間文學中的諺語、民間故事中得到生動、形象的闡釋。

諺語和民間故事是道孚藏族民間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形式,是道孚藏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比如,在社會生產中的諺語:

“勤勞是聚寶盆,智慧是頂梁柱?!?/p>

“施肥三年,不如倒茬一年。”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p>

“臉龐雖黑,心卻像奶汁一樣潔白;身份雖低,品德卻像圣者一樣高尚。”

“沒有太陽花不開,沒有肥料籽不壯?!?/p>

“樹木有葉有果才好,兒女有才有德才好?!?/p>

“寧愿作好人的馬,不愿作惡人的箭。”

這些諺語都運用藏民所熟悉的事物作比喻,生動、形象地來闡明道理,是人們日常生產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從上面的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出,藏民族的思維方式與藏傳佛教思想體系緊密相連,水乳交融, 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因此,諺語仿佛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藏族普通民眾靈魂深處的大門。

其次,善與惡,從來就是藏民族社會意識中評判道德標準的價值體系。在倫理學中,善的是道德的,惡的是不道德的。它是對人及團體的道德評價,涉及社會的一切領域。當藏傳佛教在康區扎下堅實的根基后,因果論便成為了藏族倫理道德中的基石。人們對于善惡的界定是以眾生的利益為標準。認為有利于或無害于眾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為便是善,凡是不利于或有害于眾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為就是惡,人們常常據此對言行做出道德與非道德的評價。流傳于道孚地區的民間故事《格薩爾》中有這樣一段關于善與惡的對話,格薩爾對嶺國的英雄們說:

“嶺國的英雄們啊,你們可記得這樣的諺語:白色善業的太陽不出來,黑色罪孽的迷霧不能消,冰雪若不被熱氣所融化,白色的獅子就捉不到;碧綠的海水里放不下釣鉤,哪里嘗到金眼魚兒的好肉味?大家若不打開敵人的城堡,誰會給你想要的財寶?[3]”

這里的“白業善道”代表一切善良、正義、公平、合理、美好、光明的事物和行為,白色作為善業和正義的象征。反之,對“魔國”、“魔王”、“魔地”的種種罪惡以黑業來指稱。

又如,世代流傳于道孚地區的《腳彎溝巨莽的故事》中結尾部分有這樣一段告誡世人的話,大意為:

“活著不做善事,死后罪業難消。

為求來世幸福,做事需要慎重!”

故事中的這段話雖帶有藏傳佛教因果報應的觀點,但從社會現實意義上看,這種以善業、惡業作為果報的根源,提倡行善則向上獲得美好的來生,作惡則向下墮入痛苦的深淵的佛教善惡觀的價值判斷標準,卻引導人們遵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通戒,正確進行道德選擇,將獲得善報的現實愿望,化為自利利他、樂善好施、環保護生等道德行為,棄惡從善,修善積德,純潔自己的心性,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從而促進個體德行和社會道德水平的共同提高的道德準則,既符合人們的道德愿望,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又可以很好地使人們在心理和道德意識層面上給惡行帶來一定的限制,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

總之,民間口耳相傳的眾多文學藝術作品中,始終貫穿著贊揚勇敢頑強,崇尚勤勞善良,以及藏傳佛教揚善戒惡、因果輪回、大慈大悲、利益眾生、無私無我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識,這些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至今仍能給人們很大的啟迪和教益。

二、道孚藏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基本特點

(一)以宗教倫理為核心

“在藏族傳統社會中,自從藏傳佛教在廣袤的雪域高原形成和發展起來以后,藏傳佛教道德逐漸在整個藏族傳統道德中居于核心地位。這種狀況的形成是由藏傳佛教是藏族傳統社會的思想文化的主體所決定的。[4]”早在吐蕃王朝時朝,藏王松贊干布在藏傳佛教道德十善法戒的基礎上將道德、法律、宗教熔為一爐,制定出:“敬奉三寶、修行正法、孝敬父母、恭敬有德等16條正凈的做人法規[5]”,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從而使宗教道德化、法律化。因此,佛教中的生死輪回、因果報應構成了藏民族道德生活的信念基礎,而“積善積德”則構成了藏民族道德生活的行為方式。以宗教倫理為核心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深入到了每一個藏族成員心靈和人們生活生產的實踐過程之中,包括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文學、藝術、家庭、習俗、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雖然這些吐蕃王朝頒布的法規法令早已頹廢,但時至今日,這些道德法規依然是道孚民間約定俗成的道德準則。它為人們指出了一條通往精神家園和理想世界之路,營造出了一種身心和諧、人際和諧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

(二)兼容性與開放性

道孚藏族的倫理道德具有兼容性和開放性的特征,既有自然地理因素,又有社會歷史條件的根源。從自然地理上講,道孚所處的川西藏族世代生活在康藏高原氣勢雄偉的山勢平原之中,處于奔騰不息的眾多河流之旁,因此孕育了包括道孚在內的川西藏族廣博的胸懷。從社會歷史條件上看,長期以來,道孚藏族與周圍藏族的不同族群,以及漢民族雜居,道孚民眾在與周邊民族、族群進行語言接觸和文化接觸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受到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倫理思想的影響、并隨之不斷到滲透和交融到自身文化之中。由于上述原因,就決定了道孚藏族在倫理道德和觀念方面兼容并蓄的特征。民間既有本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社會道德法規、民族傳統文化、生產生活習俗等內在特性,又有漢民族倫理思想方面的內容,二者融混摻雜,互相作用,共同對道孚地區民眾的思想觀念包括社會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三)具有普同性

真、善、美,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追求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我國各兄弟民族精神文明的共性和終極指向。道孚藏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中貫穿著“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扶貧濟困、樂善好施,反對自私自利;提倡英勇無畏、正氣凜然,反對優柔寡斷;主張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向往和平幸福,崇尚樸實正直、斗秤無欺,注重禮節禮儀;提倡孝敬父母、善待子女、誠愛親友;反對貪婪懶惰,許逆不孝,虛偽陰險,反對戰爭強暴;提倡愛情純潔忠貞等等。”這些都早已成為主導各族人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優良道德傳統和精神柱石,是我國各兄弟民族共同具有的普遍的道德準則。

(四)具有穩固性與漸變性

任何事物的歷史變化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是由事物的性質決定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同語言一樣具有穩固性的一面外,還具有漸變性的特點。由于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形成后便積淀于人們的心理結構中并逐漸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自然也就具有了穩固性的特點。但具有穩固性的特點并不是說它不會發生變化。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存在于社會之中,存在于民眾不間斷的使用之中,是一個民族重要的行為道德規范,它與社會生活關系如此密切。在現實生活中,行為道德規范不能多數成分老是花樣翻新,更不可能一夜之間變得面目全非。這樣的變動非但沒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穩固和變化這兩個對立的要求都是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作為藏族社會行為道德規范的這種性質決定的。所以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的變化只能是漸變的方式,不允許突變。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日益增長的交際需要,又會自然不自然的要求它在某些方面與時俱進。比如,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隨著舊事物的消亡,新事物、新情況的出現,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所依賴的某些現實基礎發生了變遷就直接沖擊原有的道德觀念并逐漸取而代之。這一特點在道孚藏族的倫理道德中也較為明顯。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川西藏區的社會生活得到了顯著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新思想、新觀念的沖擊,年青一代對傳統的信仰觀念逐漸趨于淡化。諸如從原有的精神食糧為主導的宗教觀念轉向對現實幸福的追求,致富、置業、脫貧、奔小康的愿望日益強烈。總的說來,穩固性和漸變性這兩個特征,使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既維持了穩固的基礎,又充分體現了時代賦予的特征,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也正是在這種穩固性與漸變性的統一中獲得完善與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世代生活在川西高原的道孚藏族以自己獨特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斷發展、延續、豐富著本民族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價值體系。這些倫理道德價值體系,與和諧社會的熱愛集體、守法自律、盡職盡責、愛心奉獻、造福社會等不謀而合。可以說,它既是道孚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倫理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因此,發掘、整理、研究道孚藏族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不僅可以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思想資源,而且有助于促進川西藏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注釋:

“薩嘎”(sha ka):即白泥,用于維護和裝飾藏房外墻的白色泥土。

參考文獻:

[1]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大師集(下卷)[M]張澄基,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980-981

[2]根呷翁姆藏族親屬稱謂系統及其文化內涵初探[J]民族學刊,2012,(6)

[3]格薩爾王傳-門嶺大戰(藏文版)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4]劉俊哲,等藏族道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43

[5]五世達賴喇嘛西藏王臣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14-06-30責任編輯:王玨

猜你喜歡
特點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互聯網時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點
高中生道德價值觀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高壓輸配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控制之我見
中低壓配網桿塔防撞措施淺析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6:03
主要內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色悠久久久|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毛片视频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片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综合色婷婷|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五月天综合婷婷| 亚洲色图另类| 中文纯内无码H| 91亚洲影院|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网站|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 色婷婷成人网|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亚洲午夜综合网| 免费在线成人网| 激情乱人伦|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久久动漫精品|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三级a|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色综合国产|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99在线小视频| 欧美成人国产|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国产第四页|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αv毛片|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