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章聚焦男性人物,通過分析兩個男人身處的環境,言談舉止和對待女性的態度,得出結論:旅店老板是忠實的父權制守護者,而這個美國丈夫才是女權運動的支持者。
關鍵詞:身處環境;言談舉止;形象刻畫;父權制守護者;女權運動支持者
作者簡介:蘇琳,(1990-),河北邢臺人,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2013屆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英美文學方向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0-0-02
一.引言
海明威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冰山理論”使他所有的小說變得意義深刻。《雨中的貓》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故事情節相當簡單,內涵卻很豐富。無可厚非,這樣的作品必然引起廣泛的關注。
國內外諸多學者都對此作品進行了研究。姜文泉是從心理學角度入手,彭廣俊從語言學入手,姜淑芹從生態女性批評角度入手。這些都是一些常見的分析角度。而且這些研究中基本上都聚焦在女性人物身上,忽視了男性人物的分析。即使少有的幾個男性分析作品,也是贊揚旅店老板對女性主義的支持,而批判這個丈夫,認為他是女權運動的阻礙者,父權的掌握者。
然而本文章聚焦男性人物,通過分析兩個男人身處的環境,言談舉止和各自形象的刻畫,得出結論:旅店老板是忠實的父權制守衛者,而這個美國丈夫才是女權運動的支持者。
二.父權制守護者
通讀整篇文章,旅店老板形象躍然紙上,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紳士,對這個美國妻子關愛有加,雨中送傘,鞠躬行禮,之后又貼心送貓,如此,人們便下結論,他是女權運動支持者。不免有些草率,然而通過對他身處環境和他對待女性的態度分析,不難看出,他是父權制忠實的守衛者。
(一)身處環境
故事開篇,就提到這個旅館“面對著公園和戰爭紀念碑,”眾所周知,戰爭紀念碑是戰爭的象征,而戰爭中通常都是男性,所以這個紀念碑也是男子氣概的象征。而它矗立在公園中,這是一種男權統治的象征。“意大利人老遠地跑來看那戰爭紀念碑,”這說明人們對于男權的膜拜,然而這個旅店老板卻把旅館安置在此,他也就定居此地,長期膜拜這紀念碑,由此不難看出,他是男權的維護者。此外,他的辦公室環境也寓意深刻。旅店老板“站在那陰暗的房間里遠遠的一邊的辦公桌后面,”他的“辦公桌在辦公室遠遠的一邊”,當美國妻子從外面回來,“走過柜臺時,老板從辦公桌后面向她點頭哈腰。”由此可以看出,從始至終,旅店老板未離開過辦公桌,辦公室,那是他權力的象征,而聽從他命令,辦事的一直是一個侍女。這象征了男權對女性長期的統治,男性絕對的權力。
(二)形象刻畫
他的形象呈現主要是通過美國妻子的眼睛,在美國妻子眼里,他“那樂于為她效勞的模樣……他自居旅店老板的神態……那蒼老而厚實的臉孔和一雙大手”,這完全是一個封建家長的形象,樂于為她效勞是因為在男權社會眼中,女人是脆弱的,無能為力的。他當老板的神態,是一種權力的展示。而“蒼老而厚實的臉孔和一雙大手”也正是威嚴和權力的象征。由此,也可斷定,旅店老板是男權社會忠實的守護者,而非女權運動支持者。
(三)言談舉止
在整個故事中,侍女出現了兩次,一次是為美國妻子送傘,“當她站在門口時,有人從后面給她打開了一把傘。這是照料他們房間的女侍者……不用說,是老板派她來的。”第二次是這個侍女來給這個妻子送貓,“‘對不起,她說,‘老板叫我把這只貓送給太太”。他出現的這兩次都是受命于旅店老板,而那句“不用說,是老板派她來的”更體現了旅店老板對她完全的支配權。
而旅店老板對于這個妻子沒有直接控制,而是通過這個侍女實現的。然而通過他對于這個妻子的言談舉止,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形象。女性在他眼中都是傳統的柔弱的形象,所以他給她送傘;他給她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個美國妻子頓時覺得自己“變得弱小”,當這個美國妻子和她丈夫在一起時,他是一個“美國妻子”,一個成年人,而當她遇到這個旅店老板之后,她就成了“美國女孩”,無權力,無自我。而且,最后他送貓,貓是一個家庭內實物的典型象征, 送貓是支持她回歸家庭,做家庭主婦的一種暗示。因此,從他對待女性言談舉止可以得出這個旅店老板是封建男權維護者的結論。
三.女權運動支持者
簡單閱讀后,喬治貌似冷漠的言談舉止,很容易引起人們對他的不滿,但是當細細分析他的形象刻畫和他的言談舉止后,不難發現,他是女權運動的支持者,更應受贊揚。
(一)形象刻畫
首先,這個美國丈夫是全文中唯一一個有名字的人,對于海明威這樣一個惜字如金的作家,必然寄予這個任務大希望。名字是一個人身份,自我的象征。所以喬治的形象是當時社會自我沒有丟失的人的象征。此外,整個故事中,他一直在讀書,讀書一方面是他學識淵博的表現,另一方面,讀書可以與時俱進,接收新知識,新思潮,女權運動早在18世紀70年代就已出現,(Madsen,1)對于喬治這樣一個博學的人,必然受到女權運動的影響。而且他喜歡他妻子短發的樣子。此外,他一直在屋里看書,從未出去過,在這個男權控制的環境里,他毫不接觸,絲毫不受其影響,堅決支持女權主義。
(二)言談舉止
故事從一開始,丈夫就與妻子保持一種平等關系,絕非傳統男強女弱的關系。從一開始妻子想要貓,他提出幫助,然而被妻子斷然拒絕。于是他就沒有去幫助妻子捉貓。就此,很多評論家認為他是一種高高在上,對妻子冷漠的形象,其實不然,他是平等的對待妻子。
他妻子梳著短發,“她脖子后面剪得短短的像個男孩”,這說明他妻子也是女權運動的支持者,然而她現在厭倦了,她想要回歸傳統家庭,所以她想要貓,想要“把頭發往后梳,又緊又滑,在后面挽個發髻,”想要“用自己的銀器吃飯,我要蠟燭”。然而喬治卻說“喜歡你這個樣子”。 并且當他妻子陷入傳統女性夢中不能自拔時,他說“噢,別說了!找點書看看吧!”及時打斷了他妻子的回歸夢,讓她多讀書,提升思想,他希望妻子成長成為有獨立思想的,獨立意識的新女性。在這里他就是新女性的監督者和支持者。
四.結語
文中,作者刻畫兩個男人,一個對美國妻子關愛有加,倍加保護;另一個則看似冷漠。然而細讀文本,就可挖掘其中深刻內涵。通過作者對兩個男人形象的刻畫,他們的言談舉止,以及他們深處的環境,就會翻新原本理解。對美國妻子關愛有加的旅店老板是父權守衛者形象,而看似對妻子了冷漠的喬治卻是女權運動的支持者。
《雨中的貓》其實表現了作者對于20世紀女權運動發展的一些擔憂,新女性中出現一些想要回歸傳統的傾向,他們想要回歸傳統,回歸家庭,做需要保護的小女人,這也體現出女權運動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了一些弊端,比如清一色的短發,其實這抹殺了男女性別差異,不符合自然規律。這部作品表現了作者對于女性主義前瞻性的思考。
參考文獻:
[1] Madsen,Deborah L. 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姜淑芹,嚴啟剛.雙重對立:生態女性主義視閾中的《雨中貓》[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7(3):24-27
[3]姜文泉.靈之言:論貓的形象與人的本真世界[J].
[4]彭俊廣, 陳紅.《雨中貓》的重復敘事與主題意義[J].外語教學.2010(5):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