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艷
【摘要】如今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取得領先優勢就必須要提升成本管理的能力。在成本管理當中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企業在成本核算的過程當中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文章主要是對成本核算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成本核算 問題 對策
一、成本核算理論概述
(一)成本的含義和分類
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過程當中所付出的代價就是企業的成本,也可以將企業的成本概括為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過程當中的耗費總額。還可以將企業成本劃分為以下兩大類:
第一,財務成本。財務成本在核算過程當中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進行,所以說財務成本主要是指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用于核算的成本。財務報表當中的成本就是財務成本,財務成本也可以稱為制度成本。
第二,管理成本。企業在管理過程當中所耗費成本的總和稱之為管理成本。我們所說的管理成本是在企業財務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管理成本主要是服務于企業的預測和決策等重要職能。
(二)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的含義。一般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對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的核算,也可以理解為對成本控制結果的一種反映,還可以將成本核算看作為產品價格制定的重要參考依據。
2.成本核算的原則。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一般包括合法性原則、可靠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分期核算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實際成本計價原則、重要性原則、一致性原則。
3.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能夠對企業產品的盈利能力進行準確的分析,在分析之后為企業產品的經營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通過成本核算對各方面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核查,對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能夠幫助企業在后期成本管理方面做出正確決策。
二、當前我國企業成本核算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成本核算對象不夠規范
從目前我國的企業發展來看,很多企業為了能夠有效地計量其銷售產品所耗費的成本,同時還要將成本配比當期收入,這樣就不得不對成本的范圍進行一個大致的劃分,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確定合適的成本核算的對象和范圍。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能夠幫助企業有效地劃分費用承擔的范圍。但是從目前我國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來看,企業在核算過程當中一般都是統一地按照具體的成本對象進行核算工作,沒有將各產品之間的差異納入核算當中,這樣一來就會出現不同產品成本相同的情況,不利于后期損益的計算。
(二)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匱乏
目前我國大多數專門從事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缺乏一定的成本核算專業知識和相關工作能力。很多工作人員在進行核算工作時常常沒有成本核算的意識,往往抓不住成本核算的重點,長此以往將會為企業的管理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企業未來發展的競爭力。
(三)沒有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
我國目前大多數企業的成本計算方法比較單一,一般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品種法和分步法,很少有企業在成本核算中采用分批法。一般來說大批量、重復性的生產類型比較適用于前兩種核算方法,批量較小且品種較多的生產類型則更適合用分批法進行核算。制造費用有著多種分配方法,從這方面來看,如果和制造費用有關的金額在生產經營過程當中的變化較大,那么就應當嚴格按照產品的成產工時或者工人工資作為核算過程當中的劃分依據,這樣一來才能夠保證計算結果準確而且有效。但是現在我國企業生產成本的比重有所提高,不能夠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因為單純按照工時和工人工資進行劃分,則會使一些產量較低但工藝復雜產品的成本偏低,但是產量較高且工藝并不復雜的成本則會偏高。
(四)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
我國很多企業產品的生產流程比較簡單,因此也就盡可能地簡化成本核算的流程,很多企業僅有一名專門負責成本核算的財務人員,這樣一來不利于完善成本核算的體系。除此之外,大多數企業在成本核算工作完成之后并沒有進行全面深入的數據分析,對于成本數據的分析僅限于同期的比較。成本分析在成本控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進行成本分析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產品成本而且還能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但是目前我國企業缺乏成本分析從而無法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這將不利于我國企業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改進企業成本核算的對策
(一)進一步規范成本核算的對象
企業的規模不同、所生產的產品不同,那么企業也會有不同的生產和經營過程,所以在進行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時,必須要按照以下原則進行:企業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要從企業具體的實際出發,盡可能地滿足企業成本管理的相關需求。有些企業不僅生產主要產品同時還生產部分副產品,那么對這類企業則需要將主要產品作為成本核算的對象,其余產品按照一個成本核算對象進行核算。如果企業所成產的副產品的種類過多,那么則應當將每一中國副產品都作為一種核算對象。
(二)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我國大多數成本核算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較為匱乏,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困擾諸多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問題,如今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已經放在培養高素質成本核算人才上,提高成本核算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要培養成本核算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這是從事財務工作的基礎。第二,要對財務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培訓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教師課堂講授,還可以采取以老帶新、定期考核的方法,將考核成績同工資績效掛鉤更能夠提升財務人員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
(三)選擇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業在選擇成本核算的方法時應當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符合企業發展的方法。如果企業在生產和銷售過程當中見解費用所占的比重較大,而且財務人員應用計算機的水平較高,那么企業可以采用作業成本法。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企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分批法、品種法等等。
(四)完善成本管理體系
企業成本管理中需要落實和完善成本管理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應當將所有的部門以及部門員工納入管理范圍。這樣一來不僅僅使得各個部門的職責得以明確,而且還能夠督促各個部門的管理者充分發揮領導,對本部門材料使用和資金支出的情況進行積極有效的監管,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管理過程當中應當對于成本核算予以足夠的重視,并且充分意識到企業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不足之處,通過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不斷地優化企業的成本核算。這樣一來不僅僅能夠提升企業的成本競爭力,而且還能夠幫助企業樹立成本意識和系統的成本管理理念,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進一步地提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樂艷芬.成本管理會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王鑫.關于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問題探討[J]時代金融:2013.
[3]趙建輝.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問題與解決途徑分析[J].財會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