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英
【摘要】在財務信息化廣泛應用的背景下,企業的內控管理工作出現了新的特點,根據財務管理新形勢優化企業內控管理體系,對于企業的長遠戰略發展而言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財務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控管理的新特點,進而對適應財務信息化,優化調整企業內控管理模式相關內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財務信息化 企業 內部控制
一、引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大部分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已經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施,使得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收集、數據處理以及財務會計核算的效率與準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此同時,財務信息化也對企業的內控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結合財務信息化的特點,對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進行調整完善,已經成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關鍵內容,這對于規范企業財務經營管理,實現企業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財務會計信息化對于內部控制的影響分析
(一)內部控制的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實施以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組織結構以及管理模式發生了徹底的變化。財務會計等數據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應用等都是通過信息化來實現,信息傳遞、反饋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同時信息的管理權限、信息的安全性、信息的儲存方式等也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些管理模式的變化同時也造成了內部控制體系外部環境的變化,有效的在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必須深入的分析這些變化帶來的影響。
(二)對于風險的評估防范要求更高
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施導致企業的財會業務管理工作更加依賴于信息系統。由于信息系統對于信息的收集、整理、傳遞儲存高度集中,雖然有助于提高信息的準確度,但是一旦出現財務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發現分析的難度也很大。因此,這對于企業的內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環境下企業的內控機制必須對于財務會計信息有著高度的敏感性,能夠及時有效的防范處理財務風險問題。
(三)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更加側重于業務流程的控制
財務管理信息化將企業的財務會計業務處理模式改造為流程化的管理模式,通過信息高度集中地財務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可以集約化、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必要的業務處理。這樣的工作模式也就要求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必須及時的財會、審計等工作部門的聯系,通過對企業經營管理流程的跟蹤控制,及時準確的反映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各項工作的合法、合規情況,進而確保內控管理的有效性。
(四)對于監督管理效果的影響
財務管理信息化由于信息能夠進行集中的匯總與分析,因此這就簡化了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流程,監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但與此同時財務管理信息化同時也造成了難以及時準確的進行責權利的劃分,一旦發現問題難以及時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界定管理責任,因此增加了內部控制監督管理的難度。
(五)企業內控管理的工作重點發生了變化
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實施,大量的財會處理業務由系統負責完成,傳統的分階段業務流程處理模式的組織控制功能減弱,這就要求必須強化對于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管理,而且信息系統的管理是財務管理信息化后內控工作的重點內容。
三、財務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管理措施研究
(一)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建設,進一步整合財務管理流程
結合財務信息化的特點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首要工作,也只有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才能確保內控管理工作能夠取得實效。企業管理部門首先應該針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對于財務管理業務流程的整合,對自身的治理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盡可能將傳統的金字塔形式的治理結構調整為扁平化的管理結構,以提高信息的傳遞與反饋效率。其次,應該營造內控管理意識,并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通過提高認識并開展責任管理的方式,確保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夠得到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參與,真正起到內部控制對于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的作用。同時,為了確保內控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開展,企業管理部門應該對內部整體的業務流程,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整合與再造,重點確保各項信息能夠及時、準確的傳遞與反映,通過規范、系統、完善的財務管理流程與管理制度,強化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效果。
(二)將風險管理作為財務信息化背景下內控管理工作的重點
財務會計信息化雖然降低了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但是同時增加了財務風險控制管理的難度,因此在內控管理工作的實施中,應該將財務風險的防范控制作為內控管理工作的關鍵。對于財務風險的控制管理,應該重點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缺陷問題、操作人員疏忽失誤、信息系統維護管理不當、信息系統安全漏洞等作為風險防范控制管理的重點,通過提高財務信息質量,避免財務信息失真,防范財務風險問題。在具體管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首先應該結合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的特點,建立財務信息系統風險防范機制,對信息系統安全性、硬件可靠性、數據保存穩定性進行細致的檢查分析,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可靠。其次,針對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工作人員應該強化責任、安全意識,并建立多次重復次審核、加密授權使用以及責任界定機制,通過加強數據審核與實施責任管理,確保財務信息數據的安全,防范由于財務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造成風險的發生。
(三)加強對于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
財務管理信息化條件下,造成企業管理漏洞的原因更為復雜,工作環境、人員素質、系統設置、網絡安全等都有可能造成內控管理出現問題。因此,企業應該進一步的強化對于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逐步地建立完善高效的審計體系,可以嘗試采取網絡審計的方式,依靠計算機輔助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對于內部控制的規范與完善作用,提高內部控制對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體系的作用,確保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能夠規范有序地開展實施。
四、結語
在財務信息化的形勢下,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形勢環境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形勢,企業應該及時按照財務信息化的特點,積極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完善內部風險管理機制,強化內部審計以及監督管理,以提高企業內控管理水平,通過高效的內部控制管理優化企業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管理工作的規范化與高效化。
參考文獻
[1]王健華.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控制及其實現[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6):6-8.
[2]王慧.論網絡環境下加強和完善銀行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若干對策.科技信息.2008.(25).
[3]蔡麗暉.財務管理信息化實現方式及軟件模型[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