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技
摘 要: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
住。”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作用,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且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nèi)容,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和體會,探討如何提高信息技術(shù)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shù);精彩課堂;導入方法
一、激發(fā)興趣,產(chǎn)生學習動機
興趣是人們對一定事物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認為:“一堂課上之所以必須有趣味性,并非為了引起笑聲或耗費精力,趣味性應該使課堂上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化。”
例如,在一節(jié)主題為《圖像的處理》的公開課上,教師打開一個電子相冊請大家欣賞,全班同學馬上興致盎然,氣氛異常活躍,原來相冊里是教師剛剛為該班同學拍攝的課間活動掠影,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馬上就抓住了學生,有學生就想知道這個相冊是怎么做的,教師于是簡要地進行了介紹,然后順利地切換到了圖像處理相關概念的教學。
還可以從近期熱門的事物或事件入手。像奧運會、世博會、世界杯等重大事件,或者像“懸浮視察”等熱門事件都可以成為課堂導入的切入點。另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活動導入,比如游戲,讓全體同學參與進來。
二、捕捉變化,動態(tài)生成導入
教學過程需要精心的預設,但是教學條件隨時可能產(chǎn)生變化,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動態(tài)調(diào)整預設的教學過程,機智、靈活地生成新的導入,將突發(fā)事件轉(zhuǎn)化為流暢、生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例如:要上《信息論簡介》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因為耳朵做過手術(shù),還包著白紗布,于是決定利用這一變化,用自己當素材,嘗試新的導入方式:
教師頭纏白紗布進入教室,引起學生議論。教師提示大家之所以會產(chǎn)生議論,是因為從老師身上獲取了引起大家注意的信息。教師引導學生繼續(xù)分析,導入信息的獲取、傳遞與表達。
三、回顧舊知,加強復習鞏固
課堂導入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要幫助學生復習回顧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當然,復習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不要千篇一律只是對概念、操作進行提問或考查。
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講究教學藝術(shù)。一出好戲,從“序幕”開始,一堂好課,從“導入”開始。課堂導入雖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個極普通的環(huán)節(jié),但卻是修煉精彩課堂的第一步。導入的手段并不只是局限于以上幾種,好的導入可能還會整合多種方式。作為信息技術(shù)教師,我們應加強學習交流,多研究、勤思考、重視細節(jié),使我們的課堂越來越精彩。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