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品瑩


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已經盛大落幕。連續九年,百度向人們展示了同樣的世界,不同的百度。徜徉于今年百度世界的會場,會體驗出與往年不一樣的魔力。今年的主題色是紫色,紫色是魔幻的顏色,是紅色和藍色的融合。如果說紅色代表著技術血液,藍色是互聯網的標志顏色,那么紫色就是充滿變化、充滿激情的顏色,正如李彥宏所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時代,這是一個魔幻的時代。”
魔幻的時代,更人性化的技術
對于李彥宏和他領銜的百度,業界有一個公認的標簽:“技術創新”。對于眾多傳統產業嘉賓來說,李彥宏這次百度世界的主題演講,則像是一次打開傳統思維大門、邁入移動時代的奇妙“旅行”。當他以一連串極具震撼感的數據揭示出移動時代的巨大變化后,會場大屏幕上出現“傳統產業的移動時代已經到來”的字樣,臺下掌聲經久不息。甚至有很多嘉賓站起來,紛紛用手機、相機記錄下這一時刻,對他們來說,這可能會成為自己事業轉折點的場景記憶標簽。
“移動時代消費者的行為在發生變化。”李彥宏談到這個變化時顯得非常興奮,語音搜索行為的增加、圖片搜索需求的增強,為技術創新指出了人性化的方向。
在李彥宏看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語音搜索將替代PC時代的文字搜索,成為人們慣用的主流搜索方式。“20萬年前我們已經開始使用語音表達需求了,而直到5000多年前我們才開始使用文字。”所以相比用文字搜索,人們用語音進行搜索更加自然、更加容易、更加低門檻。
“一個人一天最多使用500多次的語音進行搜索。而且我們發現,在每天使用400次以上語音搜索的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兒童。”李彥宏當時公布的數據令現場很多人感到詫異。兒童意味著未來,作為求知欲最強、表達欲也最強的群體,兒童還沒有學會打字的時候,就已經通過語音搜索的方式尋找答案了。不僅如此,李彥宏還透露“現在進入百度的搜索請求中有10%是以語音的形式來表達的。”過去無法在PC端實現的搜索場景,如今已經可以在移動端實現了,對于以搜索為核心的百度而言,這意味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除了語音之外,還有一種更為豐富的搜索形式,就是圖片。同樣的,人類使用視覺的表達方式相比文字更加自然和低門檻。當然,如今已有許多用戶通過圖片向百度提出搜索需求。李彥宏認為,圖片搜索和語音搜索一樣,都是通過現代科技、通過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技術創新,解決用戶搜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在李彥宏眼里,無論是語音還是圖片,都是通過技術的創新將搜索向更加自然的方式推進,這是技術的進步,也是用戶體驗的升級,更是李彥宏心目中的移動時代——令人興奮,魔幻無窮。
虔誠的技術情懷
“百度創立源于我作為一個技術人員的夢想,這個夢想就是用技術來改變世界,來改變普通人的生活。”這是2005年百度創造“中國不打折”的美股神話后,李彥宏當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發表的獲獎感言,而這句話鼓勵了很多年輕人,同時也始終鼓勵著李彥宏自己。
1991年,李彥宏畢業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后他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彼時的中國,還徘徊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門外,尚未正式連入Internet。相比國內,國外的互聯發展較早,因此赴美求學的李彥宏在國外的發展可謂如魚得水。1997年,李彥宏在道·瓊斯公司擔任高級技術顧問期間,獲得了“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比谷歌的核心搜索專利PageRank還要早兩年。這一技術標志著互聯網搜索引擎進入了第二個技術時代,也奠定了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直到現在很多搜索引擎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研究和發展。盡管在國外前途光明,大有可為,但李彥宏卻毅然決定回國創業。
2000年初,李彥宏創建了百度。此時,中國的互聯網也迎來了第一個發展的春天。雖然第一波互聯網企業已經被孵化出來,但互聯網的發展仍然不被看好。在2002年3月,李彥宏實施了“閃電計劃”,9個月內百度實現了在網頁收錄和搜索質量上全面趕超谷歌。2009年,李彥宏又提出“框計算”概念,這種高度智能的互聯網需求交互模式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再次成為顛覆搜索行業的里程碑。
李彥宏對技術創新的追求,為百度以后基于搜索發展的路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時至今日,盡管競爭對手不少,但百度搜索在中國搜索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已穩如泰山。那么,李彥宏用技術改變世界,改變普通人生活的下一步,要落在哪兒呢?
以技術創新盤活傳統產業
“傳統產業要對消費者的行為變化保持敏感”,李彥宏在今年的百度世界上再次為迷茫的傳統產業指路,他指出“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在移動搜索中開始尋找服務”,而這一變化直接造成了傳統產業擁抱移動互聯訴求的空前強烈。
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超過總人數一半以上的傳統產業代表們成為了重點聚焦對象。李彥宏在會上以實際案例介紹了當下傳統產業擁抱移動互聯網的三種方式,并對傳統產業與移動互聯網融合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事實上,這些問題在李彥宏的腦海中盤桓已久。在今年5月的百度聯盟峰會上,以及多個公開場合,李彥宏都談到了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融合,從機票購買和飛機的上座率、餐館的翻臺頻率、酒店房間的定價,到大數據和智能分析、企業級軟件的開發和應用,李彥宏都進行過深入而透徹的探求,且帶領百度做出了積極反應。
百度世界大會上隆重推出的移動O2O解決方案——“直達號”,本質上是用戶需求直達服務的解決方案。這是百度以線下商家在O2O領域對接用戶需求的核心關注點出發,從“連接人與信息”到“連接人與服務”的戰略升級。這個升級意味著百度正式邁入了技術改變“生活”的新階段。
如果說搜索技術的創新是百度的專業技術升級,那么“筷搜”則是基于搜索的想象力變現。當“筷搜”作為百度的愚人節玩笑出現的時候,人們出人意料地認可并期待這個概念,李彥宏甚至不用花費太多唇舌介紹這個產品,他只是站在臺上平靜地說,過去“筷搜”只是概念,今天已經成為了產品,臺下就已掌聲雷動。將人們所期待的概念變成現實,用技術實現想象力,百度對未來的布局就是這樣開始的。“筷搜”實物產品的快速實現,源于李彥宏及百度多年的技術積累,也證明了百度開始進入厚積薄發的收獲季節。
其實早在“直達號”推出之前,百度已經在“生活”方面展開了布局。8月12日,百度上線了透明廚房,這個針對餐飲行業開發的產品,通過小度i耳目以及百度云計算技術將餐廳后廚搬到了互聯網上。8月29日,百度聯手萬達集團和騰訊宣布共同成立萬達電商,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為O2O帶來新的想象力……隨著百度融合“線下”的戰略布局越來越清晰,李彥宏用技術改變“生活”的愿景也更加具象。
“贏得人工智能,就贏得互聯網”
百度世界給了人們眾多期待,“人工智能”便是其一。而這個詞匯,正成為李彥宏在不同場合的演講中反復強調的關鍵詞。
今年3月,李彥宏在“2014年中國民營經濟大家談”上說“搜索引擎技術更多在依賴人工智能的技術、機器學習的技術”。4月的技術開放日上,他首次向外界透露“百度大腦”項目,并在外界真正反應過來之前,就把國際上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最權威的科學家之一——吳恩達招至麾下。幾天前,原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兼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也轉投百度,而他在微軟的十六年對于移動技術、云計算和機器學習的致力推動,也為他即將在百度負責的“新業務”涂上了一層濃厚的技術色彩。
2014年百度世界大會上,吳恩達堅持用不太標準的中文來發言,為大會現場帶來了一種別樣的情愫。“讓我難過的是,中國的很多技術還在追趕領先的國家,但是此時此刻,我相信百度最有可能在人工智能上取得突破,這并不容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吳恩達聲線輕柔而緩慢,演講也樸實簡短,但話語間“讓中國科技真正掌握世界話語權”的情懷,卻與李彥宏驚人地相似。
如今,李彥宏已經在百度建起亞洲最早的深度學習研究院,并在美國硅谷、北京、新加坡等各地都建立了以發展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核心技術的實驗室,“百度大腦”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深度神經網絡。這個擁有兩、三歲孩子智力水平的神經網絡,如今已經運用到了百度語音和圖片搜索、直達號、BaiduEye、百度預測平臺等領域。然而,僅僅到這個層面還遠遠不夠,“贏得人工智能,就贏得互聯網”,如何讓人工智能回歸到我們觸手可及的自然物理世界,才是李彥宏和百度的努力方向。
從成立之初至今,百度走過的14年間,中國的互聯網技術經歷了飛躍般的發展,而百度也已經從那個只有5名正職技術人員的小公司,成長為員工人數超過40000的中國互聯網技術創新主陣地。在不斷與國際科技企業同臺競爭過程中,很多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互聯網理念和技術實際都是由百度率先推動的,例如知識圖譜,以及更早期的Web2.0。
李彥宏的技術出身讓他從骨子里相信:技術不僅可以解決現實問題,更可以改變商業圖景,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和身邊的世界。這種信念今天已經完全融入到百度的血脈之中。而這樣的信念,在技術和用戶需求交織更為密切、發展前景充滿魔幻色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無疑更多了一份回歸本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