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俊
所謂學習品質,是指學生學習的動機、學習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是否有良好的學習方法等心理和行為素質。教師要高效地教好某一學科,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要十分重視優化學生的學習品質。筆者下面結合自己平時在政治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從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方面就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談一些體會。
一、激發學習動機
動機是學習的心理準備。學生有了獲得知識的動機,才有可能對學習內容發生興趣,誘發情緒情感。學習動機是引起、維持和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力量。它是由學生的學習需要所引起的,而這種需要則是社會和教育的客觀需要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學生的學習動機集中反映在成就的動機上。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學生求得學習的成功、實現自身的價值,是他們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需要。在一定的誘因下,就會產生求知的動機,成為他們自己的需要。而一切外部的力量都必須轉化為他們自身的內在需求,才能成為他們學習活動的推動力量。
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增長,世界觀逐步形成,其學習主導性的動機就更富有社會性,學習動機與將來的工作、學習有一個更加密切的聯系,指向性就更加明確。
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對人的活動有重要影響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來說,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激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習潛能,提高學習質量,獲得學習成功的巨大的動力。“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再苦再累也會讓學生樂此不疲。在高中階段,學生對自然界的規律或社會發展的規律等感興趣,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有關知識的掌握而變得越來越穩定,逐漸具有個性特征的性質。因而培養學生的興趣,要因人而異。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材料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直觀形象的教學材料具有新異性,易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由于直接興趣不具有的穩定性,因此,用多變的科學方法,可以不斷地引起學生新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維持。如:學習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時,讓學生上臺操作實驗,溫度在0℃與100℃之間時水為液態,溫度大于100度時水就會汽化。從而讓學生對量變引起質變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2.設立問題的情境:所謂設立問題情境,就是在教學過程呂,提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單純采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的方法去解決,這時就激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正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當感性輸入與現有已知結構之間距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時,人的興趣最大。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平時就注意在教學中形成一種使學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確定的問題情境,由此產生的矛盾、疑惑、驚訝最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產生學習的愿望和意向。如:我在講授高二哲學《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系原理》時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案例,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一根筆直的木棍立在水中,水面上的鳥兒認為木棍是直的;水底的青蛙認為木棍是彎的。那么,這一立在水中的木棍究竟是直的還是彎的?同學們應用初中有關光的折射的有關原理就可以解決這一個問題,但從哲學的原理講,為什么面對同一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樣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下面的課堂交流也就會更加活潑了。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情感不僅是交往的基礎,而且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的關系,一般說來,學生能否對一門課發生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歡迎任課的教師。學生總是會把對教師的情感泛化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去。學生覺得和藹可親,人格高尚,學識淵博的教師特別容易讓人接近,令人欽佩,于是對他有一種積極的期待,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十分注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充分尊重學困生,對待學生一視同仁。
三、發展健康的情緒情感
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是一種對智力活動有顯著影響的非智力因素。學生有了學習的熱烈情感,就會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探求新的知識,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學生進行學習,總是伴隨著一定情緒和情感狀態,情緒和情感是學生適應學校學生生活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心境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率,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品質。不良的心境則會妨礙工作和學習。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一般事件,頭腦中再現的帶有感情色彩的表象,學生的生物節律對學生的心境都有影響,但最有影響的是學生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
四、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的基本品質是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自制力。學生的意志品質直接影響學習的進行。有研究表明,在非智力因素的幾個組成部分中,意志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最顯著。在學習活動中,意志表現為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動,排除干擾,克服困難,進行有效地學習。
高中生心理發展雖然趨于成熟,他們行為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能夠自覺地約束自己行為,遵守紀律,學習活動的計劃性較強,堅持性和自制力都已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他們的意志品質還不是完全成熟,在不利環境下,會出現一些不冷靜、缺乏自制的行為,忍受挫折的能力也還不高,在失敗面前,易產生畏難、不自信、悲觀的情緒。在學習《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時,我設置了神六發射成功與美國哥倫比亞號失事進行對比的材料,設問:哥倫比亞號的失事為什么不能阻止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而鼓勵同學們的堅定信念,明確新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總之,非智力因素雖不直接涉及學習本身,但對優化學習品質、學習過程有巨大影響。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學習的潛能,調節學習活動,只有重視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優化學習品質,才能推動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