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海 董曉劍
摘要: 從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的對策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要積極探索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有效方式,開發隱性教育資源,打造優質教育載體,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實現課堂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隱性教育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高校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是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必須率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文化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
一、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觀地存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根據實施方式和對教育對象作用機制的不同,分為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兩類。
所謂顯性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通過明確的教育內容直接地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活動的手段和方式。顯性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兩課”教學活動、專題理論講座、形勢報告會、日常行為管理等;所謂隱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通過潛藏的教育性因素間接地對教育對象的思想和個性進行影響和滲透的手段和方式。
增強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是當前高校直接面對且無法回避的課題。顯性教育重在理論和政策的宣傳和解說,直接的說教使教育顯得枯燥乏味。隱性教育強調以活動為載體對受教育者進行引導,創設的教育情境愉悅而輕松,大大提高了吸引力和教育效果。隱性教育的愉悅性彌補了顯性教育直白說教的不足。顯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并不總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就需要隱性教育來補充,使之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現在,隱性教育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認可和重視。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當前高校在開展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其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很多人思想中沒有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的概念,看不到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的功能作用,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方式的認識仍停留在傳統的認識階段。其二,工作措施不得力。雖然有些人注意到了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問題,但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感到茫然,缺乏具體的對策,有些人把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僅理解為寓教于樂。
三、完善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的對策
(一)提升教育主體,增強育人意識
基于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應僅僅是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務,而是高校所有教職員工應當承擔的教育任務。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之中。除了思想政治課教師,對于大學生實施核心價值觀教育影響最為深遠的有兩類主體:專業課教師和輔導員教師。
1.提升專業課教師的育人意識,充分發揮專業教育中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作用。專業教育不能只強調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必須寓核心價值觀教育于專業教育之中,充分發揮專業教育中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功能和滲透作用。專業課教師要努力增強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能力,不斷以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卓爾不凡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核心價值觀念,并內化為心理常態和外在的理性行為,這種師生間的相互感應而形成的共鳴能產生積極地教育效果。
2.建立高素質、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輔導員是長期戰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主力軍。輔導員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扎扎實實的打好理論功底,理論聯系實際,勇于開拓創新,在教育實踐中積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高校要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工作,努力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政治素養,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
此外,其他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操守,同樣起著榜樣和示范作用,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高校應強化所有員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學校各項工作都起到育人作用,營造全員育人的氛圍。
(二)研究教育客體,注重因材施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行為的邏輯起點為教育客體——學生的思想狀況。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分析、跟蹤、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變化趨勢,有針對性的選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堅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防止盲目性。教育者要擺正自身的角色定位,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增強親和力,增進師生交流,這有利于促進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師生雙方產生情感互動,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三)打造優質教育載體,拓展教育平臺
相對于顯性教育的“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更加強調“無意識滲透”,強調借助于載體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高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要重點打造三個載體。
1.重點打造發揮課堂教學第一教育載體的功能。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更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為人處世、治學態度、創新精神和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自始至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
2.精心打造發揮校園活動這一重要載體的教育功能。學校要旗幟鮮明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開展富有時代氣息的、弘揚主旋律的、易被大學生接受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強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大學生在活動中升華思想、陶冶情操,培養科學的世界觀,堅定理想信念,激發愛國情感和歷史使命感,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準備。
3.積極打造發揮移動網絡、微信等新興教育載體的教育功能。利用微信APP、專門教育網站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課堂教育的弊端,減少甚至消除學生的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真正做到教育的入腦、入心,充分發揮新興教育載體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意義巨大。
(四)精選教育內容,強化教育實效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育主體必須有意識地精選教育內容,強化教育實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的選取上應堅持三個結合: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從而進一步達到三個教育目標: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判斷,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促使大學生養成高尚的人格修養。
(五)創新教育方式,優化教育過程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育主體要認真研究,精心安排,根據教育客體的特點、選擇并創新適當的教育方式,優化教育過程。在新的形勢下,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力戒空談說教,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創新要堅持“四個結合”: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與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
(六)建立評估反饋機制,夯實教育效果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評估反饋,是對教育過程各要素、各環節和教育效果各方面的評估反饋。因此,評估反饋機制的建立包含多要素、多層次、多方面,確保評估反饋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評估反饋,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效果的監控,適時進行調整完善,夯實教育效果。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高校要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一系統工程,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科研、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充分發揮課堂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的綜合作用。 積極探索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方式,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進一步開發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資源,以教育載體建設為切入點,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楊建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龍江高教,2008,(4):151.
[2]陳必華,王鵬華.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原則與方法[J].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6):156.
[3]任春平,鄧建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占領大學生的思想陣地[J].雞西大學學報,2008,(6):5.
[4]姚志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價值觀優化教育研究[J].江南論壇,2008,(10).
[5]齊衛東.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淺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8,(3):21-22.
[6]徐群祥.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8,(3):117.
[7]戴艷軍.高校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方法體系的構建[J].科技信息,2010,(14).
[8]王亭論.高校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開展的可能[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5).
[9]余國林.發達國家高校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的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10).
[10]施誠.論高校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04).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對策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0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