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芝
摘要: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師愛是班級管理的陽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活動是班級管理的天空,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可以使集體朝氣蓬勃,充滿集體的向心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自主是班級管理的動力,學生只有具備了自主管理能力,才能從他律走向自律,才能真正具有“主人翁”意識。
關鍵詞:師愛 活動 自主 賞識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班集體,人們生于斯,長于斯,變化于斯。在其中時,關心她,愛護她,為她吃苦,為她的榮譽而奮斗;離開她后,留戀她,想念她,魂牽夢繞見到她,這懷念的感情,經過滾滾滔滔的時間長河的沖刷,非但沒有消失,反倒經年累月越積越深。”班級在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上會留下如此深深的印痕,那么作為班主任,怎樣管理好班級,發揮在學校管理中的基石作用呢?
一、師愛——班級管理的陽光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師愛在學校中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取代的最燦爛的陽光。要把對學生的愛落到實處,首先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子女看待。要不遺余力地去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身體狀況,脾氣個性,興趣愛好……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發自內心地愛學生,去感動他們,去影響他們,學生才會把教師當作貼心人。
1.尊重,是愛的基礎
馬卡連柯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前進的潛在力量。”人格尊嚴是平等的,被尊重是學生的內心需要,是他們進步的內在動力。特別班里的一些學困生、性格怪癖的學生,更要尊重他,信任他,用愛去打動他。細心探索學困生的內心世界,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那就是在學困生身上找到閃光點,分類施教,并與各學科老師達成一致意見,共同教育。給差生多一些偏愛,給中等生多一份關注,給優等生多一份鞭策。
2.寬容,是愛的體現
班級管理不可能永遠風和日麗,有獎必有罰,同是懲罰,不傷自尊迂回懲處,效果往往曲徑通幽。第一,遇到學生犯錯,不要急于處理,劈頭蓋臉亂批一通,不但學生聽不進去,反而自己惹一肚子的氣。學生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的教育觀念。第二,老師給學生留足了面子,他知錯了,感受到老師的寬容,改錯的態度更誠懇,效果事半功倍。例如:有的孩子調皮了,你想罰他掃地,興師問罪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那不妨可以這樣說:“老師知道你已經知錯了,就不罰你了,獎勵你幫助值日,做次活雷鋒吧。”
3.嚴格,是愛的詮釋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嚴師出高徒”,愛學生不等于放任自流,也不等于嬌慣溺愛。嚴,不是嚴厲,嚴酷。過嚴,則壓抑學生個性,使其有自卑感,膽小怕事甚至可能逆反;過寬,紀律就要松懈,學生難免散漫。所以要把握好一個尺度,要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數。不要讓愛成了滋生學生壞習慣的土壤。
二、活動——班級管理的天空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可以使集體朝氣蓬勃,充滿集體的向心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1.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去施展
學習“一幫一”活動:班內采取學生自愿組合“一幫一”,給學生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共同進步。
2.給學生一個環境,讓他們去鍛煉
組建各種興趣小組:讓學生自愿選擇其一參加。文藝節目、自編自演、科技制作、花草種植等,動腦動手,全員參與,個個提高。
3.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去設計
主題班會活動:每一次主題班會,先讓學生明確主題,圍繞主題設計布置,盡量讓學生人人參與,個個上陣。
4.給學生一個對手,讓他們去競爭
開展各種比賽:比如書法比賽、演講比賽、閱讀評比等。通過學生參與、學生競爭,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形成組組競爭,人人恐后的局面,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
多姿多彩的班級活動猶如廣闊的天空,學生們在藍天下自由翱翔,豐滿羽翼。在這類活動中,學生們不僅增強了創新意識,而且真正體會到自己就是班級的主人,班級的榮辱與自己息息相關,為了共同的目標只有眾志成城。這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又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與人協作奠定了基礎。
三、自主——班級管理的動力
小學教育是為生命奠基的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日益受到班主任的重視。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說:管是為了不管。對于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堅決不干。學生只有具備了自主管理能力,才能從他律走向自律,才能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才能真正具有“主人翁”意識。
1.建章立制,責任到人
首先,建章立制,制定班規班紀,有班級計劃、環保制度、安全公約、班干部競爭上崗制度等。其次,選舉產生班委會、中隊委、紀律、考勤、安全監督組等,這些均要學生參與,班主任充分重視學生們的意見、建議。讓章、制來自學生,也會使他們認可自覺遵守。最后,培養他們組織管理能力,指導他們協助老師管理班務,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最愛干凈的同學是衛生主管,最仔細的同學是圖片管理員,最愛表演又有指揮才能的,當上了文藝委員……讓每個孩子都因自己的專長有了用武之地,享受著為班級為同學服務的快樂。
2.照章辦事,各付其責
大膽放手,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個學生來管,各管一項負責到底,形成由班主任、班干部、學生組成的三級管理網絡,人人參與管理,同時便于人人接受管理,學生真正成為校園的主人。學生以強烈的責任心管理著可愛的校園,關愛自己的家,而班主任則處在一個駕馭服務的位置上,照章辦事,責任明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層層承包,事事承包。
3.天天記錄,心中有數
那么怎樣對眾多的班務工作了如指掌呢?作為班主任就得心中有數,只能是有一手資料,即天天記錄。各監督員、班干部、負責人協察聯動,隨時記錄,及時匯報。這樣既減輕了班主任的負擔,又提高了他們的領導組織能力,班級工作也就會游刃有余了。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愛心、細心及強烈的責任心,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講究方法和藝術,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工作做得更好,讓每個學生在班級中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