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艷
摘要:和諧的班級管理和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永恒的話題。在教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學中師生這兩大主體,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基于新課改教學理念,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應該實施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班級管理和教學策略,基于學生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展開針對性的和諧關系構建策略,從而不斷推動教育教學的發展與進步。分析了小學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內涵、策略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師生關系 實施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內涵
和諧是完美、統一、配合的代名詞,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通過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的共同努力而獲得,從而達到關系成熟、親近的階段。包括下面內容:第一,和諧師生關系,重視民主、尊重和發展。師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具有自身的主體性,也具有相同的人格與尊嚴。小學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創新性與獨立想法,鼓勵學生自主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中。第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差異。相互理解、尊重、關愛,共同促進和提升。第三,和諧師生關系的核心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包容和接納。由于小學生年紀小,班主任應該起著引導和榜樣作用,通過與學生愉快的交往,建立相互的信任,從而得到學生的肯定和尊重。
二、小學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關系,班主任需要從心理和實際行動上重視學生,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善于引導學生和管理學生,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作為班主任,健康而正確的師生觀是引導班主任實施人性管理和科學管理的關鍵。其次,班主任應該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觀念,分析自身在學校、課堂以及學生中的位置,了解自身與學生的關系,建立與學生朋友、教師、長輩的多層面的師生關系。嚴格規范自身言語和行為,與學生多交流,和學生討論,共同制定學生都認同的班級管理制度,并提升學生自主參與和管理的積極性,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新民主管理模式,使得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二)塑造班主任形象
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對和諧師生關系和更好的實施班級管理,是一種無形的引力和推動力,也是培養學生健康的行為習慣、言語習慣的基礎。小學生由于年紀小,對教師的言行具有模仿作用,為人師表,應該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政治、道德、文化、處事和工作方面都應該作出表率。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包括了言語、儀表以及行為在內的外在形象和包括文化素質、品德素養、法律意識和情緒控制等在內的內在修養。班主任應該穿著得體、談吐優雅風趣、教育時以身作則,在內在修養方面,也應該提升自身修養,不斷學習,拓展視野,豐富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班級管理能力、教學能力等。引導學生明確自身權利與義務,善于調節自身的情緒,不斷發展自身的積極情緒。總的來說,小學班主任的各方面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應以班主任自身的良好形象,如自信、自尊、自愛、自強、自省的人格影響和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做人做事。
(三)重視理解與溝通
理解與溝通是形成班級管理的關鍵措施,通過重視理解與溝通,使得師生之間能夠相互尊重和理解,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理解學生。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獲得學生在學習、思想及身心狀況等各方面的信息,需要從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感、道德、審美、認知、意志等進行綜合分析。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才能夠打開學生的心門,了解學生心理活動,尋找適合學生的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因材施教。對于學生的過失,也可以從學生的內心去尋找糾正方法,結合寬容和理解,使得學生的個性與心理受到保護,尊重與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其次,重視溝通。班主任與學生的師生關系,不應該是一種居高臨下的關系,而應該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建立平等的師生溝通與理解關系。小學生年齡小,班主任的言語、態度、舉止和行為都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注意下面兩個問題:第一,班主任全面、深入而廣泛的接觸學生,與學生親切交談;第二,言語溫和,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都應該是學生的榜樣,兌現承諾,建立信任。
(四)對學生愛嚴相濟
小學生處于個性較為不穩定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班級管理和教育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性格差異而展開,每個學生都是天使,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使得班級活動、學習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就需要對學生實施愛護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管理方式。首先,需要愛護學生。愛是教育的基礎,而愛是基于理解和認同基礎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小學生個性單純而帶有些許自我,班主任需要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認知特點,了解學生的身心發育情況,認真對他們愛護與關心。愛,就需要有一雙發現優點的眼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教師應該從綜合的角度來評判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敢于從生理和心理方面、學生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自身努力等各方面下功夫進行分析,制定出針對性的愛的教育策略。其次,也需要實施嚴格要求和規范。小學生自控能力差,班主任需要制定一系列規范和要求來管理班級。愛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應該在一定的規范下引導學生學習和生活,建立班級制度,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三、小學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意義
小學班主任構建與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影響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促進學生快樂、高效學習。教師的教學,也可以說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過程。班主任如果能夠將關系處理融洽,那么就會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和諧班級氛圍,也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第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感覺學習愉快、輕松,從而更加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第三,培養學生健康品德。和諧師生關系,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習慣。第四,有助于學生性格健康發展。教師與學生和諧的關系,能夠滿足學生心理需要,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寬容、善良友好的性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養成愛護集體、他人和社會的健康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 王桃英.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09,(1).
[2]韓新梅.管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共建和諧師生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