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露
【摘要】以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為研究對象,調查這三所高校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將我校的調查結果與南京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擬對我校生物專業研究生就業問題的成因進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生;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
1.前言
生物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生物知識教育的成敗、生物科學研究的進退,是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我國生物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較大,生物專業主要包括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三個專業方向,每年畢業生達到幾萬人[1]。
本研究旨在將南京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生與我校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生進行對比,擬對我校生物專業研究生就業問題的成因進行深入剖析,提出解決對策,提高我校生物專業研究生的就業競爭力。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以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2011--2013三屆畢業的生物專業研究生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問卷調查法。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06份,其中來自南師大的問卷有64份,來自南大的問卷有21份,來自南農的問卷有21份。
2.2.2 采訪法。調查對象中有畢業生有著特殊的經歷、工作內容或對本次研究課題有不一樣的看法、建議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對此,我們進行了深入地采訪,得到更為詳盡、確切的信息。
2.2.3 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生物專業研究生就業、擇業等方面的期刊書籍,查看本專業市場信息反饋的相關報道及專家看法,查看就業指導、教育政策變化等方面的報道及學術論文,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和參考。
2.2.4 數理統計法。問卷調查中的所有數據均經過Excel進行數據整理、處理和統計分析。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 畢業生職業選擇。南京師范大學屬于師范類,南京大學屬于綜合類,南京農業大學屬于農林類,大學性質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類別,其培養目標也有差異。從圖3-1可知,南師大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后主要的職業選擇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繼續深造、從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所占比例分別為53.1%、17.2%、15.6%,調查對象中無人選擇自主創業。南農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后的主要職業選擇是繼續深造、從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進入生物制藥食品等相關企業,所占比例分別為52.4%、23.8%、19%,調查對象中無人選擇自主創業或從事其他職業。南大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后選擇的職業涵蓋面廣,調查對象中從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進入生物相關企業及選擇其他職業的比例均為23.8%,選擇繼續深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及自主創業的比例分別為14.3%、9.5%、4.8%。
3.2 畢業生就業時考慮的主要因素。影響畢業生職業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地域、薪酬、單位性質等。由調查數據可知,南大和南農生物專業研究生將個人發展空間、地域、薪酬與福利作為他們職業選擇時前三個考慮因素,而南師大生物專業研究生將地域、薪酬與福利、單位性質作為他們職業選擇時前三個考慮因素,“個人發展空間”這一因素位于第四。作者認為,畢業生所預期的工作類型是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
3.3 畢業生求職時面臨的主要問題。數據顯示,南大、南師大生物專業研究生認為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對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充分認識、在校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相關性不高等。南農生物專業研究生認為獲取就業信息渠道少、在校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相關性不高以及對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充分認識是求職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3.4 畢業生對學校人才培養的建議。據所得數據,南大研究生認為學校要想提高畢業生競爭力主要從兩方面著力,一是控制人才培養的數量,使其符合生物行業的發展趨勢,二是注重生物專業的質量和特殊,二者所占的比例分別為60.7%、21.4%。南師大和南農生物專業研究生也認同。此外,這兩所大學研究生也都重點提到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7.8%、19.5%。南師大生物專業研究生畢業生最大的區別在于擇業觀較為較為固化,導致就業面狹窄。在其他方面,三所高校生物專業研究生就業時面臨的問題還是比較相近的。
4.建議與對策
4.1 根據社會需求調控招生規模、優化教育結構。根據我國各個領域快速發展的特點,今后在讀碩士研究生除一部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外,其他大量的碩士研究生應當面向實際應用部門,成為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級應用型、職業型人才[2]。因此,學校要合理分配每個研究生導師的招生名額,確保導師能兼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
4.2 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在生物專業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學校不可以隨意降低培養標準和畢業考核要求;在畢業考核時不能放松對發表高水平論文的要求。此外,學校要進一步規范導師指導模式,杜絕“放羊式”教學。導師是研究生教育第一責任人,對學生擇業期望值的準確樹立和發展方向的客觀定位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3]。
4.3 加強就業指導。重視就業指導工作的全過程性,從入學伊始灌輸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裳埾嚓P負責人介紹學院情況、專業特點,分析近幾年研究生就業形勢;開設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幫助新生了解自我,制定相應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邀請知名成功校友進行座談交流,分享成功的經驗。
4.4 加大實踐力度。生物類研究生將大部分精力和實踐用于科研試驗,忽視了綜合素質的提高,該問題在生命科學學院尤為突出。應采取一定的制度作為保障,鼓勵提倡研究生積極參與研究生會、社團活動,參加學術交流、社會實踐、掛職鍛煉等活動,在學有所成的基礎上,努力成為才學兼備的專業人才。
4.5合理定位就業意向。一方面,把個人的專業興趣與社會需要相結合。研究生要注重選修感興趣的課程,為將來就業做好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把個人的就業意向與國家的需要和發展相結合,學生應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到西部、到基層就業,享受個人成長和為國家發展做貢獻的雙豐收。
4.6加強高校與企業的橫向聯系。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的橫向聯系,既要向企業展示我們研究生的優勢,也要使研究生感受到企業的魅力,把企業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請進高校來,與研究生多進行交流互動,使研究生能以成功者為榜樣,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看到光明的前途。
參考文獻:
[1]符曉棠,張海泉,尚文學.提高生物技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率分析與思考.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9,8(3):516-518.
[2]袁本濤,趙偉,王孫禺.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05-110,118.
[3]張忠生.淺談導師在研究生就業中的作用.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2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