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裝修、買車、結婚……貸款已經成為不少銀行客戶進行大額消費的必需品,但是在辦理貸款的同時,也有這樣那樣的經歷。在線金融搜索平臺融360日前發(fā)布報告,稱在辦理貸款過程中,有八成客戶遭遇過身份門檻。
這主要是因為銀行在發(fā)放貸款時對于不同的職業(yè)群體劃分了不同的風險等級,這種劃分就會把相當多的體制外職工歸于高風險行列中,從而使很多用戶在銀行難以貸到款。調查發(fā)現(xiàn),公務員、國企員工、上市企業(yè)或500強企業(yè)員工是三類貸款獲批率最高的群體。
“鐵飯碗”的威力不僅在貸款申請的成功率上表現(xiàn)得很充分,而且在貸款額度和利率優(yōu)惠上可以占盡好處。該報告假設同是月收入為5000元的申請人,公務員、普通上班族和農民工這三類人群在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宜信、平安銀行和華夏銀行這5家機構申請貸款時可以發(fā)現(xiàn),渣打銀行的現(xiàn)貸派,在滿足所有貸款的條件下,普通上班族可申請的貸款額度是打卡工資的2-10倍,而公務員可申請的貸款額度則可達打卡工資的10倍以上。花旗銀行的幸福時貸,在滿足所有貸款條件下,普通上班族與國家公務員在貸款額度上都是打卡工資的8-15倍,但在貸款利率上,公務員可獲得比普通上班族更優(yōu)惠一些的利率。摘自《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