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敏
【摘要】日語作為第二外語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講解詞匯、語法及句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日本文化素養的培養。本文以二外日語教學實踐為基礎,介紹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多媒體手段講解日本文化的方法并探究作為教師在此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關鍵詞】二外日語 文化導入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101-01
近年來日語教學對學生的培養目標逐步從聽說讀寫過渡到跨文化交際上,二外日語教學也在基礎語言的基礎上,更多的注重了日本文化知識的滲透。又因二外日語教學的課時的有限性,教師就有必要在課堂上進行日本文化的導入教學。筆者在連續幾年的二外日語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利用多媒體手段對學生進行日本文化素養的培養。本文著重講述二外日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素養培養的必要性,利用多媒體實施的具體方法及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發揮的作用和應注意的問題。
1.二外日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1.1外語教學對學生培養目標的轉換。
近一二十年以來不論是英語專業還是日語專業都面臨著開課學校多,學生數量激增,學習一門外語后在跨文化交流方面還是面臨著各種交流障礙等問題。于是對學生外語學習的培養目標逐步從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到培養學生在聽說讀寫的基礎上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上轉換。對于二外日語來說就是在學習基本聽說讀寫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日本文化素養。
1.2二外日語學時的有限性。
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以日語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的第二外語。日語課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的非專業必修課,以武夷學院為例,從大學二年級下學期起,一周三到四個課時,共學習三個學期日語課。學生在學習初期,由于對一門新的語言的新鮮感與好奇心,對日語學習會有著一段時間的熱情,隨著日語學習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詞匯與句型,尤其是日語動詞有著完全不同于漢語的過多的變形方式,使大部分學生逐步喪失學習日語的興趣,到了高年級,有部分學生已經完全放棄日語學習,甚至連上課出勤都是勉強。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有給學生導入文化知識,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并培養學生對日語乃至對日本文化的興趣,就會很大程度地減少學生學習的倦怠感。
二外日語一般一周只有三到四個學時,不同于專業日語有專門開設的日本文化課,因其作為第二外語學時的限制,整個教學過程中基本上以講授日語基礎知識比如語音語法詞匯句型為主。這本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學習一門外國語言,如果僅僅只是在語言本身上下功夫,而忽視其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這不僅會造成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會在跨文化交際上產生諸多問題。因為特定的語言產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并具有以交際和傳播為主要目的的社會功能,所以學習語言不能僅僅只研究語言內部本身,陷入了索緒尓的結構語言學的局限內,在二外日語教學中也要適當地進行日本文化的導入教學。對日本文化的學習對學習日語及跨文化交際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在講解日語數字時,學生如果了解了日本人對于數字的喜好忌諱,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么日語數字4和9有兩個發音。那是因為4和9本身的發音接近于死和苦的發音,這是不夠吉利的,所以日本人在說起4和9時經常用另一套發音。
2.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講解日本文化的方法
對學生日本文化素養的培養有很多方式,本文主要討論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協作意識,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講解日本文化的方法。一直以來,教學過程都是教師在唱主角,學生更多的是被動地接收,而日本文化涵蓋面廣,并隨時代發展而變化,一個學期全部用來學習專門講解日本文化或日本概況的書,也未必學的充分。 故而從學生的視角出發看日本文化,讓他們自主選擇更有興趣的日本文化內容,會更為學生所接受吸收,也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
具體的導入辦法是全班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分組,每組擬定一個主題,共同討論并制作ppt然后選派一個代表在課堂的前十來分鐘內利用多媒體進行發表解說。最后由教師進行補充與點評總結。筆者在一個學期的教學中,一個班級39位學生分為了14組,學生自行選擇的主題包括日本的飲食文化,宮崎駿的動漫,日本的結婚儀式,奧特曼,日本藝妓,日語數字,日本的節假日等。其中大家對奧特曼與日本的結婚儀式非常感興趣,并紛紛參與討論。學生共同參與討論一個日本文化相關的主題并制作ppt,在此過程中利用圖書館及網絡資源查閱大量資料并表達出自己的體會形成了自己的觀點,能夠比較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借助多媒體的方式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更加直觀地接觸和理解日本文化。
3.教師在導入日本文化之時應注意的問題
3.1提高教師自身的日本文化素養,做好審查監督作用。
教師不僅在教授語言的過程中傳播日本文化,更要在學生發表后進行點評,所以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日本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有正確的文化觀念,能客觀地對待中日文化的異同。讓學生提前一周提交制作好的ppt,對其進行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溝通。比如有學生在講到日本的國花櫻花時提到櫻花盛開后便有櫻桃可以吃了這樣憑主管臆測得到的錯誤結論。還有對于ppt的制作要盡量避免整個頁面出現大量文字,要以圖片為主,突出主題,視覺上一目了然。
3.2分清主次,把握時間,并注重日本文化導入方式的多樣性。
二外日語首要目的還是語言的掌握。因此不能主次混淆,要把握學生做發表的時間。從零開始學習一門外語,包括語音詞匯語法部分的語言的講授是首要的,不能因為文化的導入過多地占用課堂時間,所以學生每次發表的時間及教師做總結的時間要適當,不能影響基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日本文化素養的方式很多,比如說推薦學生課外看日劇,看日本紀錄片、書籍、報刊雜志或者漫畫書。在課堂上,日本文化的導入也具有多樣性,在講解語言的過程中可進行必要的文化滲透。
二外日語教學因為學生為非日語專業學生,教學時間跨度長,每周學時數有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指導他們用ppt的形式來描述自身感興趣的日本文化方面的話題并進行點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日語的熱情,還能提高學生文化素養,更有利于日語語言的學習,有利于學生今后進行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賈玉新編.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9.
[2]陳巖.談日語教學的文化導入.外語與外語教學[J].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4.
[3]管秀蘭.日語教學的文化導入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