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更多的一線美術教師在思考、在反思,如何充分利用新課改的契機,打造真正的屬于全體學生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好課”。
【關鍵詞】新課改 優質美術課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191-01
聽完一堂堂的美術示范課,學到了不少經驗,但是心中的疑問也越來越多,到底怎樣算是一堂好的美術課?我們到底應該用怎樣的眼光去判斷?美術示范課上,許多老師把課堂內容安排的花團錦簇,似乎要把所有的“手段”都用上,琳瑯滿目的教具,新穎的課件,談話、游戲、分組討論、課堂實踐等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看的眼花繚亂,這就是一堂好課嗎?評價一堂課好壞,不能光看這個老師怎么去表演,怎么去“作秀”,而應該反思,在這一堂課中,學生到底得到了什么?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尹少諄教授是這樣評價一節好課的:
1.對美術課堂具有基本的控制。一堂美術“好課”,應該既有正常的課堂秩序,也應該保持學習過程應有的活力。
2.信息傳播效果的最大化。整個教學活動應該始終體現一種信息傳播和交流過程。
3.正確處理美術學科與教育功能的關系。美術“好課”既應該注意傳授本學科的知識與技能,也應該基于美術學科去實現一般的教育功能。
4.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5.知識內容正確,容量適當,難度適宜。
6.方法得當,靈活多樣。
尹少淳指出,現在基礎教育的美術課上得很“漂”,一節好的美術課完全不能指導平時的課堂,是脫離了美術課堂教學的實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更多的一線美術教師在思考,在反思,如何充分利用新課改的契機,打造真正的屬于全體學生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好課”。就我自己的經驗和學習,我認為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學得有興趣。這也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卻少有人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講臺上眉飛色舞,學生在下面一臉迷茫。不是老師講得不夠精彩,而是教師在牽著學生的鼻子學教材,“鉆”研教材,教師是以教材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毫無興趣可言,沒有學生喝彩的一堂課當然不是一堂好課。我們的課本適合大多數學生,但不是適合所有學生,我們所用的湘教版教材,很多內容并不適合我們農村學校的孩子,對他們有限的知識儲備和藝術修養來說,有些內容就如“天方夜譚”。比如《新的實驗》一課,有的老師緊緊圍繞教材準備了大量道具和圖片,也用了很巧妙的方式呈現出來,但是仍然無法讓學生理解波洛克和安迪·沃霍爾的作品。但是,有一位老師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找到了教材和學生的契合點,在課堂中加了一段沙畫和水影畫的視頻,那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的多了。以學生為中心,應該去了解,去摸索,去感受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能讓學生在美術技能技巧方面有明顯的進步。有很多教師認為,既然是美術欣賞課,那就是讓學生欣賞,用眼睛看看就可以了。以至于一堂美術課全靠一張嘴,一雙眼,從而忽視了對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美術既是一門科學,但也是一門技藝,美術的知識與技能,也是美術學科存在的基礎。雖然不需要掌握專業化的技能,但是方法的傳授卻不能忽視,美術的根本元素不能丟。而學生技能技巧的提高,對深層次的理解美術作品,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素質大有幫助。而且動手能力的提高,本身也培養的學生的創造能力,這也符合新課改“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理念。
三、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能體現出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想一節美術課上的有特色,不一定要出偏鋒,而應當從美術學科的本位中去發掘和思考。美術教師和其他教師最根本的區別在哪里?那就是美術教師會“畫畫”。如果說語文老師是出口成章,那美術老師就是下筆如有神。曾經有一位語文教師獲得了美術優質課競賽的第一名,這不能不說是美術教師的悲哀。因此。美術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美術課區別于其他課的最大亮點和最大特色。教師的課堂示范會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加深學生對美的理解和對審美素質的提高。美術教師只要能充分的把這一“特色”發揮好,就是一堂好課!
上好一堂美術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打造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