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節蘭
媒體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它作為傳遞教學信息的媒介,能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化為直觀的教學信息。生物學科的教學注重于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強調實驗能力和科學素質的培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利用多媒體課件上已不是生物教師的夢想。由 于初中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強,但理解能力有限,要進行探究性學習和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較高的教學目的,傳統的教學手段不能完全勝任,由于多媒體課件可以彌補傳統教學不足,對優化生物課堂教學很有必要。
一、利用案例導入新課
在新授課的教學中,好的引入可以說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學中堅持利用與課堂內容有關的一些案例材料引入新課:平時,我從各種媒體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錄像,動畫、圖片、文字資料等,在教學時,首先把這些材料作為案例展示給學生,并從中引出與本節教學內容有關的需要利用本節內容解決的問題。再把這些案例展示給學生時,可以多利用媒體課件,學案等方式展示。例如:在教學“動物行為”這節內容時,首先展示了鳥類的捕食,筑巢、求偶、交配、育雛、攻擊等行為的錄像,然后據此提出了以下問題:(1)從錄像中看到了哪些動物的行為?(2)鳥類的求偶、交配等性行為的完成需要哪些器官系統的參與?它們是以何協調作用來完成性行為?展示出的第一問題和第二問題的前一問,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能解答,但后一個問題,學生需要本節知識才能解答,這樣在學生的懸念引入新課。利用這種方式來引入新的教學內容,剛開始就抓住了學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還激起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
二、課堂上難點的突破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認識能力和思維有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教學難點也較多,多媒體課件使教學難點更易突破。
例如“花的受精”過程,可以設計成一個動畫過程,花粉粒落在雌蕊柱頭上,一會兒開始萌發,花粉管先伸出一點點,隨后慢慢地生長,伸長,在花粉管中形成的兩個精子也隨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往下移動,并隨花粉管從珠孔進入而伸入到胚珠中,接著兩個精子從花粉管出來,分別與卵細胞和兩個極核融合。此時,旁邊的注字改為受精卵和受精極核。在這一過程中,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直觀,所以對教學難點的突破就變得比較容易。
在“草履蟲的形態結構”教學內容中,其功能是一難點,學完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后,接著放映有關草履蟲的功能的FLASH動畫。從消化、排泄、生殖,呼吸各個方面演講一遍,最后提問歸納總結,這樣使肉眼無法看清的草履蟲,活生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
三、實驗課
實驗課要引導學生動腦,動手、獨立操作,才能操作,才能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提高分析觀察能力的目的。為達到此教學目的,我這樣去組全媒體:(1)指導學生重點閱讀教材,使其掌握實驗目的和操作要領。(2)用語言或扳書進行質疑,了解學生對實驗的準備情況。(3)利用多媒體課件化抽象為形象:如“光合作用”主要讓學生理解光合作用,即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植物體內的葉綠體把根吸收的水分和從氣孔吸進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需要養料,同時放出氧氣的過程。這一過程,對于學生而言,是很難想象和理解的。而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我們營造一個形象的光合作用過程,設計成一個動畫,將這一過程可視化,擬人化。把葉綠體描述成一個“工廠”,水和二氧化碳是這個“工廠的原料”,當這些“原料”進入“工廠”加工后,出來的是“工廠的產品”,氧氣和養料。學生通過這個貼近他們生活的動畫,很快就能理解光合作,認識光合作用對于植物的重要性。這種學習方式易被學生接受。(4)用投影片分析實驗原理指導填寫實驗報告。
四、反饋練習:
可以靈活制作,題型多樣,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后,必須組織學生從不同角度練習不同形式的習題,使學生掌握和運用己學的知識。比如,在課件中制作按鈕,每一按鈕動作之后都有一定的問題?;蛘呓處熢谶x擇題的課件中,通過選項按鈕的設置,待學生答錯,則提示“答錯了,請重選”激勵學生,待學生答對了,則提示“你答對了,請再接再厲”。將得教學在一種友好或者說是游戲的氣氛當中時行,不但促進了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使教師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