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等
【摘要】目的:探討PBL教學法結合多媒體技術在系統解剖學的神經系統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本校采用PBL教學法結合多媒體技術作為實驗班和臨床醫學專業采用傳統教學法作為對照班。最后以問卷調查和考試成績作為效果評價指標。結果:學生認為病案教學法有助于增強了綜合分析能力、增強了探索創新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了口頭表達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成績方面,實驗班的學生考試成績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班。結論:PBL教學結合多媒體技術有助于提高系統解剖學的神經系統部分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系統解剖學 PBL 多媒體技術 神經系統 教學
【基金項目】川北醫教[2009]19號-32。
【中圖分類號】R6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242-01
我們在2012級臨床醫學部分學生的系統解剖學神經系統部分中引入PBL教學法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研究,其目的是探討其教學效果。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3級臨床本科15班和16班(61人)系統解剖學的神經系統部分用PBL結合多媒體技術授課作為實驗班;2013級臨床本科7班和8班(62人)系統解剖學的神經系統部分作為對照班。
兩組在全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考試成績、第一學期的基礎課程成績及男女出生比例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班具有可比性。
1.2精選病例,提出問題
所有教學內容及病例的選擇均由本科室全體教師集體備課產生。以教材為中心,根據神經解剖學學科特點,編寫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病例。比如脊髓橫斷傷、視覺通路損傷及腦中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最后提供患者的頭顱CT或MRI圖像證實我們的病例分析結果。
1.3多媒體課件制作
多媒體技術能夠充分運用圖像、文字、聲音及音像并茂的優勢,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易懂具體形象。因此這部分的多媒體課件我們將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走行運用動畫及視頻資料等動態的影像資料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可以動態觀察神經的傳導過程。同時對于病例的呈現時,加入臨床的CT、MRI、DSA等靜態數據資料,這些資料可以使學生對疾病有一個直觀清晰的認識。
1.4教學效果進行評估
教學效果評價包括兩方面,調查問卷和考試成績,考試內容只包括神經系統部分,為了保證試題的客觀性,由未參加此次研究的教師來命題。題型包括客觀題(A1型:單選題;A2型:多項選擇題)和主觀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
1.5統計分析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結果
2.1問卷調查結果
我們對實驗班的班級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一共發放61份,實際收回61份,收回率為100%。根據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PBL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法有助于神經系統解剖學學習(見表1)。
表1學生對PBL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法的評價
2.2 成績比較及分析
在簡答題、論述題和總成績的得分兩組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名詞解釋題的得分兩組沒有顯著性差異(P=0.965、0.602、0.448)。實驗班中,總成績不及格者僅占9.84%(6/61),總成績優秀者(≥80分)占4.92%(3/61)。而在對照班中,總成績不及格者占29.03%(18/62),總成績優秀者(≥80分)占0.00%(0/62)。
3.討論
通過對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部分班級的系統解剖學的神經系統部分采用PBL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法表明,PBL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法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因此我們認為在神經系統解剖教學中積極開展PBL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法具有積極意義。
3.1PBL教學法的優點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核心,通過啟發式、自學式和交互討論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同時這種教學模式既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和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1-2]。在課堂的發言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積極思維,大膽發言,互相提問,除了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學習和相互合作的精神,從而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3]。
教學過程中,不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作為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也得到提高。教師在課前充分準備,查閱各種文獻、書籍以及相關的臨床資料,精心挑選有討論價值的病案,教師的理論水平得到提高。在組織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通過總結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對日后的教學工作有借鑒作用,同時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也得到提高。
3.2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優點
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文字、動畫、圖片及視頻等資料結合,這樣可以讓授課的內容更加生動,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神經系統的解剖這部分的神經傳遞對學生來說每次理解起來都十分困難,學生不能理解神經纖維的起始點,神經纖維之間的交叉,在課堂上內容以枯燥學生容易走神,再回過頭來聽的時候,會覺得已經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樣就容易放棄。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神經傳導這部分采用動畫效果。同時通過向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過程的典型圖片及視頻,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神經系統各個腦區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李輝,鄒昌旭,李云慶.解剖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5,7(4):353-354.
[2]陳明峰,丁文龍,李鋒.PBL教學法在神經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1):88-89.
[3]崔璦.基于問題的案例教學在呼吸內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2,13(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