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鳳嬌
最近我開始“覬覦”起了老公的“錢包”。
老公是重慶人,而我家在威海,當初為了避免在誰跟誰回老家發展這個“經典”的問題上爭執,我倆心照不宣地選擇折中,在江南一個小城定居下來。由于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我們拒絕了雙方父母在金錢方面的資助,一切靠自己。
當初,感動于“打著燈籠也找不到這樣的好女孩”,老公曾主動上繳錢包,被我一口拒絕。老公大喜,給我扣上一大堆諸如“獨立”、“賢惠”之類的“高帽子”。看著老公“感激涕零”的樣子,我內心竊喜:我著實沒有什么追求獨立人格的“高端大氣”,更不是不缺錢的女強人,不過是內心打起了“小算盤”而已。眼見母親當了一輩子“財政大臣”,好像“占盡便宜”似的管著父親的“錢袋子”,實際上精打細算,一分錢不舍得多用在自己身上,反而是我們這些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的人花錢更滋潤。
我才懶得去撿“管錢”這份“爛差事”。
最近在買車的事情上,我和老公有了分歧。老公的意思是買個代步的家庭轎車,省油,而好玩的我則想買一輛越野車,“上山下海”地耐折騰。說服對方很難,于是我打起了爭奪“管錢權”的主意,妄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到時候你的“錢袋子”在我手里,我說買啥就買啥。嘿嘿。
“想管錢?先讓我見識見識你勤儉持家的本事。”老公斜靠在沙發上露出一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神氣活現,“現在外面吃碗黑魚面都要20塊了,如果自己下廚好像能節省一筆不小的開銷,不如你從做飯開始試試?”
哼,這家伙!
為了應戰,我從娘家搬來了“救兵”。當然不是指請七大姑八大姨來“撐腰”,而是讓老媽快遞來一大包威海的干海鮮。
第一餐是“海鮮面條”。老公下班回來大叫:“快開飯啊,朕餓死了。”白白愛了那么多年,這家伙竟然拽上了,臣妾這就去。我配合道。什么東西這么鮮嫩,再給朕來點兒。山東面條通常是菜和面分別煮好,再將菜澆到面上,而威海最有特色的是“海鮮面”,就是將蛤肉、扇貝丁等加入蔬菜,做成美味的菜羹。我從西紅柿中夾起一塊白嫩的“扇貝丁”,故作神秘地說:這個啊,叫做海上雪。看著老公一呆,我更來勁,就是冬天海上的第一場雪。下雪前一夜,漁夫給龍王燒香磕頭,第二天,下雪時龍王吹一口氣,雪便被一粒粒凍住了,漁夫撿回來再拿出來賣。很珍貴的不容易買到哦。老公吧唧吧唧吃完,摸摸嘴角,白我一眼,說了句“神經病”就去看球了,留下一臉憤怒的我。
這個豬!為了實現“管錢”大計,姐忍了。
收拾好餐具,我討好地為老公端上“辣椒炒海瓜子”和啤酒。“這黑乎乎的東西不會又是龍王變出來的吧。”老公嘲笑道。這是大海對住在海邊的兒女們的饋贈。我一本正經,這可是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退潮了,跟著姐姐提著塑料瓶去海邊溜一圈就能撿到好幾斤,回家用辣椒油翻炒后,再開上兩瓶啤酒,左鄰右舍聚在一起吹牛,炎熱的夏天就這樣過去了。老公呆了一下,然后又露出那股可恥的神氣活現的表情,不解風情道:“原來你吹牛的本事就是這么學來的。”
“不得了,我們老大周末想來嘗嘗你的手藝。”一天,老公神經兮兮地說。要是普通同事沒得說,要是領導,不干不干,正要大肆宣揚我的所謂的“氣節”之類的觀點時,老公掏出錢包,故做恍然大悟狀,說:“還在這里,我以為丟了呢!”我心神領會,只有可憐巴巴地將拒絕的話硬生生咽下去。
小事一樁,看我的。聽到如此回答,老公用初戀時般的眼神看著我,讓我受寵若驚,剛要趁機撒嬌發嗲,不巧當天披頭散發,狀如女鬼,該死!
送走對這一餐贊不絕口的“老大”,我倒頭大睡。醒來,老公已經去上班了。枕頭邊放著一張銀行卡和紙條:“其實朕只是想念愛妃的手藝,朕的江山都是你的還在乎這么一張銀行卡嗎?考驗初步通過,密碼是我們‘第一次拌嘴紀念日,望愛妃繼續發揚勤儉美德,小心朕隨時收回財政大權。”這“鳥人”,我內心暖暖地罵道。
愛,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