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目前,國外許多國家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管理和引導十分重視,并采取了相應措施對網絡活動進行規范發展,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從法律層面和技術層面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進行監控,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做法與經驗。
【關鍵詞】
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監控
自從互聯網產生以來,世界各國就開始對互聯網進行管理和監控。突發事件網絡輿情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互聯網信息管理對象,一直以來也是備受關注,各個國家政府,特別是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等,通過加強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監控來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和維護正常網絡生態。
1 美國:完備的法律體系與成熟的技術手段
美國是互聯網的誕生地,網絡技術十分發達,網絡設施極其完備,網絡信息相當豐富。因此,美國政府十分重視網絡輿情的管理,而且在網絡輿情管理方面較為規范和成熟。特別是在“9·11”事件以后,美國加強了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監控與管理。總體來說,美國政府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監控是最為健全,尤其是在輿情監控方面的法制體系和技術手段,較為突出。
第一,完備的網絡輿情監控法律體系。美國制定的互聯網管理和輿情監控法律十分健全。美國聯邦政府和州立政府通過聽證、辯論和表決等方式,針對網絡輿情監控制定了包括互聯網管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等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方面,美國是高度重視對突發事件應對的立法,早在1950年,美國就頒布了《災害救助和緊急援助法》,它是美國歷史上首部與應對突發事件有關的法律。該法律規定了在災害發生后,政府的應急原則和應急協調方式,而且還涉及了應急反映和應急信息通報等內容。目前,美國政府已經頒布了近100部的應急法律,比如《災害救助和緊急援助法》、《國家安全法》、《民防法》、《全國緊急狀態法》等,而且還制定了許多的規章制度,比如《國家應急預案》、《聯邦應急計劃》等。并且在較多的法律中都強調了在突發事件發生的信息公開、信息發布、新聞發言人等相關內容,要求第一時間做好突發事件信息管理。美國制定了世界上最完善的信息公開法律,比如《聯邦行政程序法》、《信息自由法》、《陽光下的政府法》、《個人隱私法》、《隱私權法》等。美國的輿情信息公開法律體系從法律層面保障了公民信息知情權的行使。從網絡輿論信息管理方面來說,美國是世界上擁有互聯網信息管理法律最多最全的國家,對互聯網的管理和規范已經覆蓋了國家整個的國家安全、基礎資源管理、網絡安全與網絡運行、個人隱私、未成年人上網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幾乎各個互聯網涉及的網絡信息領域。其中代表性的有1996年首次頒布的《傳播精華法案》(Communication Decency Act),規定了在互聯網信息傳播中,一些未經過準許的信息是不能傳播的,尤其嚴禁通過互聯網向未成年人傳播帶有暴力和色情內容的信息,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11”事件后,美國特別關注網絡信息安全,通過了《愛國者法案》、《國家安全法》和《網絡安全國家戰略》等法規,明確政府可以對公民進行信息跟蹤,甚至信息竊聽,可以查詢公民的上網記錄、電子郵件和私人信件等,以提取一些重要的網絡輿情信息,尤其是一些違法信息和恐怖信息等。美國關于互聯網絡輿情信息管理和監控的法規,其涉及面較為廣泛和全面,既有針對互聯網宏觀層面的整體規范,也有針對互聯網微觀層面的具體規定。
第二,成熟的網絡輿情監控的技術性手段。技術手段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監控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方式,從目前來看,美國是世界上在信息監控方面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美國在完善的法律基礎上,還利用其自身網絡技術的優勢,通過設立網絡分級標準體系,改革和創新網絡信息檢索方式,并運用先進的內容信息分級過濾技術、網絡安全技術和信息屏蔽技術等對互聯網信息進行分級過濾與監控,從而實現網絡輿情的管理。美國目前較為常見的網絡輿情監控技術主要是進行內容的分級與過濾。麻省理工學院所屬的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推動了PICS( Platform for Internet Content Selection)技術標準協議,完整定義了網絡分級的檢索方式。美國政府為了過濾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制定了“互聯網網址清單”來封堵用戶的訪問。在登錄互聯網網站之前,該網站通過保護隱私技術來告知網民哪些信息將被系統自動收錄,網民再決定是否繼續瀏覽網站或者發布網絡評論。
2 加拿大:健全的應急機構與先進的應急系統
加拿大是一個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完備的互聯網監管機構和體系的國家之一。加拿大政府強調政府網絡信息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并從法律制度、組織機構、應急機制和技術手段等方面構建了完備的網絡事件應急管理系統,能較好的應對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并實施有效的監控和引導。
第一,加拿大應對網絡事件應急組織架構。加拿大的應急事務管理體制主要分為聯邦、省和市鎮等三級模式,實行分級組織管理模式。在聯邦一級設置了緊急事務辦公室,隸屬于國防部,省市的應急機構則因地制宜。各應急事務管理部下設多個緊急事件應急中心,是協調機構,主要負責協調在緊急狀態下政府如何應對問題。根據緊急事件的不同種類,或者事件的影響不同,協調中心分工也是不同,如有的負責火警、有的負責自然災害,也有的專門負責應對網絡突發事件,如網絡警察等。如安大略省緊急情況管理署專門設立了應急聯合信息中心,專門負責通過政府、網絡等途徑向媒體、社會和公眾發布應急信息,保證公眾能及時、準確的獲取信息。
第二,先進的電子政務體系與網絡事件應急系統。加拿大政府于1994年發布了《運用信息通信科技改革政府服務藍圖》,這是世界上首份國家發布的運用信息通信技術角度全面改革政府的框架性文件。加拿大政府部門之間在法律框架下逐漸構建了包括國家安全、信息安全、運行安全和網絡監控等的網絡通訊管理體系。同時,還建立了政府緊急行動中心,協調國防部、情報局、外交部等多個部門在緊急狀態下的行動。政府緊急行動中心從世界各地不間斷的收集公開或保密的資料,并進行信息分析和信息共享,以更好的判斷出一些危險信息,確保國家安全。
【參考文獻】
[1]徐啟生.美國怎樣應對災害事故和突發事件[B].2012-7-30. http://finance.qq.com/a/20120730/001296.htm.
[2]張小明.加快網絡輿情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設[J].學習導報,2013-8-5. http://www.gmw.cn/xueshu/2013-08/05/content_8508189.htm.
[3]石萌萌.美國網絡信息管理模式探析[J].國際新聞界,2009(7).
[4]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應急機制的簡要情況[J].決策咨詢通訊,2003(5).
[5]何祛.政府網站的建設與完善——從加拿大、德國政府網站談起[J].軟件世界,2006(8).
【作者簡介】
伍夏(1989-),男,湖南衡陽人,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