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對于一個企業,人事管理是一項很重要部分,對于企業而言,在日常有關人事的安排、人員的管理等任務都是由它來負責。企業只要有一個高效的管理,才能提高在市場中的競爭,企業的凝聚力才能更強。我結合實踐,來談談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人事管理工作的意義。
【關鍵詞】
人事管理;系統;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
1 企業人事管理
1.1 人員管理
對于人員管理,需要達到的是自動化、高效率、人性化等高效率的管理,在服務員工隊伍中,這是重要的要求。而人員管理的內容,主要是服務的加強,而不是減少人數。換句話說,企業的效益不是在減少人力、物力的基礎上談發展,而是在沒有達到自動化作業的情況下,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給人員信息。
1.2 企業人事管理系統
所謂企業人事管理系統,是指能夠管理信息,即所聯系的人群組,所聯系的人等信息、所從事的人的活動的提醒,以及人事活動的日志等,組成這樣的一個系統。
1.3 人事管理系統的意義
人事管理系統的作用,是把公司內部、所有的人、事等活動的資料能夠安全的保存;還可以方便用戶,即順利進行查詢、服務和對人事活動等日志的查詢、分析。所以,在人事活動資料的管理、人事活動日志的管理中,這是一個公司、所有信息等等主要部門。在企業里,思想政治的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文章的第二部分重點探討一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 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1 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企業通過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來滿足人們的需要,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物質和文化的需要,企業是以取得最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為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行,在管理實踐中,逐步歸納總結、修改規整和補充完整更加完善。
在各項規章制度建立的過程中,依靠的是思想政治的指導。現代化建設、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們的文化程度不斷提高,對企業提出的要求是科學管理的加強;各項條例、規章制度等的健全和改善,通過制定這些制度,來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而制定規章制度,思想是第一位的,依據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對于企業員工,能夠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自覺遵守企業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的制度的制定要好、要完善、要靠人執行,高;自己的責任感增強,避免自我主義、沒有政府等不好的思想存在,通過自覺遵守在各項的規章制度,來堅持思想政治的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深入的進行的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使得企業職工在思想境界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安全、正確的規章、制度;才能很好地去調動、發揮在職職工所具有的積極、主動、創造的性格,進而完成企業所有的任務。
2.2 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執行紀律
對于思想政治工作,其意義重大。首先,能夠給企業職工愛心、熱情、正確的引導,使其思想覺悟達到提高,成為一個紀律模范。在執行紀律時,對不履行紀律的職工,給與批評、教育以及行政的懲罰。為了執行紀律、維護黨、人民的利益、維護正常的工作,對于教育違紀的人必須給與嚴厲的懲罰。對于單位內存在的遲到的、早退的、出工不出力的、脫崗的、私自外出的、兼職等違紀的事情,都要提高說服、批評、教育。而在各類人員,由于在思想水平上是存在差異的,而在認識能力上,也有所不同,一旦犯錯誤、違反規章制度后,往往是不愿意吸取說服、教育等,對于這類人,所進行的紀律處分是必須的,即通過外部的壓力來轉變其思想。
在具體的工作中,所有的政策、界線,需要達到公平、公正的原則,從而避免單一、片面和絕對。在工作中,以思想教育為中心,不要隨意懲罰。而行政處罰,在人事行政管理中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正確運用,才能使人得到思想教育,改正缺點。
在日常人事管理中,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對于職工違反規章制度后,產生不良的后果,這樣就要進行紀律的處分,而在實施處罰時,首先是調查分析,通過嚴格的處分、公平、公正地執行來維護紀律,反之,帶著感情的色彩,給人處分,違反了主觀的意志和感情,所以,以紀律為條例是規定的標準,我們把思想政治工作、紀律的原則結合起來,特別是以教育為中心,不可隨意處理。所用的懲處是對于企業職工進行教育的手段,在懲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很不容易實施的。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其職責是執行紀律中的細心教育,讓受處罰的企業職工認識到是在改正自己的錯誤,從而得到前進的干勁,其中,存在很多思想政治的工作。另外,在執行紀律時,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來執行紀律。對于我們,從事人事管理的工作,這是缺一不可的因素,而在實踐中,我們所執行的是紀律,要認真的、嚴格的。
2.3 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工資管理
所謂工資管理,是指在人事行政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為了工資的管理能夠順利進行,通過效益工資來實現這個目標,這是一個經濟的工具,在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的前提上,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在多年來,我國的工資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點較多,而對于企業職工來說,他們的思想觀念是很陳舊的,在他們的這樣的思想下,即存在平均分配的思想,因此,職工的積極性是很差的。我們要變格這種不好的狀況,從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進行對他們的加強,從企業職工的觀念開始轉變,對于單位領導,要本著以效益工資為中心,這將是一種激發鼓勵、獎勵懲罰的機制,從而從內部進行調控和把握好。通過效益工資的作用,使得員工得到正面的教育,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得到轉變,并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發放效益工資,堅持嚴格的考核制度,根據實際工作的質量、數量,以按勞分配為原則,實行的是:多勞動者多得錢,少勞動者少得錢,不勞動者不得錢,效益工資具有獎勤、罰懶的意義。員工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有工作的動力,有奮斗的目標,才能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創新自己的工作,為企業的發展謀福利。
第二、強化在思想政治的工作。對于教育職工,發揚的是共產主義的模式,使得企業職工的榮譽、物質、利益和國家的需要聯系在一起,使得員工的思想、覺悟、道德等提高,從而,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設。
第三、提高企業職工全局意識,對于效益工資的分配,尊重的是知識、人才,對于特殊的人,需要實施特別的獎,來促進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建設。通過經濟杠桿和經濟手段的發揮,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保證,工作的效力得到保證,反之,就沒有應有的意義。
從實踐來看,隨著思想政治工作的帶動,人事行政管理就能成功地進行,在通過企業思想政治的工作的推動,使得人事行政的管理工作走向一個新的臺階。
為企業人事管理的發展,具有一個好的系統,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的前提上,還要以人為中心,是以人為本,這是管理的一個核心,其內容具有四個方面的內容,下面分別進行相應的闡述。
3 企業人事管理以人為本
3.1 關注民生
對于民生,存在五大問題,即就業、教育、分配、社保、穩定等,在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這個問題是“民生”所關注的,除了使得企業內部員工得到滿足外,還提供給合作人群條件,即企業合作的社會群體是關系著企業利潤。把企業員工、農民工、臨時工等稱為自然人,而關注自然人,從“民生”開始,其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工資、薪酬是逐步增長的。對于企業,首先,通過完善薪酬的發放開始,而自然人經過自己的勞動而得到相應的報酬,這才是根本,“以人為本”。而出現的換地方工作、積極性低、效率不高、不勤奮等現象,是與薪酬有關的,對于人們,關注的“民生”問題就是薪酬。由于一些企業著急發展,沒有關注每年政府的政策,即對城鎮居民所增長工資的幅度,所以,為了提高自然人的薪酬,通過現有的生產、合作等力量來增強企業的力量,在社會上,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尤其是,在企業為人們加工資后,企業產生了成本的負擔,但取得比付出多。
第二方面、不斷改善工作環境。對于工作環境,包括:硬件、人文兩個環境。對于“硬件環境”,是把物質、實體、資金看為支柱,如:在辦公場所環境、辦公的經費、人們的吃飯住宿等。而人文環境,是把企業的文化、人才、技術、力量、規章、制度作為一個點。
所以,要改善工作環境,除了改善硬件環境,還要提升人文環境。
第三方面、堅持基本福利不中斷。這里所說的基本福利,包括有:在醫療、失業、養老、生育、工傷等保險福利,以及在住房的公積金和在過節的發放福利等,另外,其基本的福利還包括有:在勞動、保護等的用品、在高溫地區的補貼、以及取暖費等。
“民生”的核心是要基本的福利有保障。為了維護勞動者能夠進行生產,企業一定要關注人們的基本福利。
3.2 以企業企業文化鍛造的軟實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和強壯的人才隊伍,使得企業文化、企業的核心價值得到發揮最大能量,“軟實力”是不能很好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所以,為了使得企業的“軟實力”得到增強,我們把企業的文化作為一個中心,通過激發在企業員工的精神、能量,來培養其所能夠執行的能力,以及人才隊伍的實際能力。
第一、通過企業精神的激發,釋放巨大的能量。所謂企業精神,是指在企業文化的提煉與概括下,把企業內部員工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指導、引用。對于企業精神,是在企業文化提煉、分離后所得到的,其功能是凝聚、引導,但其作用,通過發揮積極的、有意識的開發才能起到作用。那么,如何激發企業精神、釋放能量?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按照計劃,有意識地把企業精神進行宣傳,讓全體員工都知道。
(2)以企業精神為中心,按照組織,有目的的進行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來培養員工的認可度。
3.3 對于全員的參與,必須堅持永不放棄的原則
第二、通過不斷培養執行力,避免常常設立警戒線或雷區。對于一個團隊的戰斗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決定在其執行力的方面,往往人們的態度是看重企業的推動力,沒有關注它的發展、傳播與培養,在日常中,沒有關注它被侵蝕、消解的危險。對于執行力的培養,以細節為起點,即不允許在車間進行小便,或者從領導開始規范,使得企業精神得到鍛連改造;企業文化得到活力和激情。
第三、通過人才隊伍的壯大,以提高質為主。人才隊伍具有合理、梯次的特點,在企業的發展方面是很重要的,決定著企業的生存、未來的發展。對于許多企業中學歷高的人才,這些所謂的高學歷人才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雙方不合而分離,這對企業來說,則是付出了巨大培養他們的資金。而人才隊伍的壯大,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1)人才的創造需要一個良好的、育人、用人的環境。
(2)把現有的人才培養成為充滿活力和生氣的隊伍,為了吸引人才不斷地引入而壯大數量。尤其如今是人才流動很快的時代,數量的增加是不難的,但質量的突變是不容易的。為了提高質量,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第一是在業績方面較優秀且具有創造能力的員工要給與獎勵,達到示范、運帶的作用;第二是尊重人才的利用,發揚其長處,補其不足;第三是提倡員工進行經驗的交流,并且給與表現的平臺;第四是把企業培訓結合自學一起來進行,達到員工的自學、創新。
總而言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們的文化程度不斷提高,對企業提出的要求是科學管理的加強;各項條例、規章制度等的健全和改善,通過制定這些制度,來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而制定規章制度,思想是第一位的,依據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對于企業員工,能夠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自覺遵守企業管理制度。在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為主,隨著社會、企業、個人的發展變化,我們需要不斷的探索、付出。對于我們員工與企業來說,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目標。樹立“以人為本”,這是企業管理的理念,通過提高員工的素質來發揮他們的能力,以及增強企業的齊心力和凝聚力。為了創建出一個具有企業特色的企業,從文化、個體管理開始,使得每一位員工是主角,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湘瑤,張健.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鑒[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4(04)
[2]孫耀佳.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視對微博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20)
[3]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現狀、問題與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2014(09)
[4]劉澤雨.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2014(09)
【作者簡介】
岳翠山(1974-)女.河北張北人.中級政工師.本科.研究方向:企業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