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新能力是應用型創新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創新素質的核心。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以能力為主線,實施創新教育,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改善實踐教學環境,創建“創新平臺+學生創新團隊”創新能力培養平臺,加強創新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構建創新教育評價體系,提升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 應用型 創新人才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Strategies of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DAI Xianbin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Abstract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the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s the core of innovative quality.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main lin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tudents focus 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environment, create "innovation platform + Student Innovation Team" innovative ability platform to enhance innovativ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building innovative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pplication-oriented creative talents to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
Key words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ve ability
1 應用型創新人才基本特征
應用型創新人才是指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不斷更新知識,成果獲得社會效益的人才。著名化學家施開良結合幾十年的教育實踐提出,我國創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應表現在“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維構成”、“培養過程”四個方面。應用型創新人才擁有敢于創新的思維方式,敢于創新的意識,敢于創新的能力和創新的人格,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應全面體現創新性和應用性。而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應用則是在實踐的基礎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2 應用型創新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與建議
2.1 實施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現代創造學與教育學相結合的一個分支,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創新人才教育,核心是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教育包括發明創造的技巧與經驗、創新能力訓練及創造性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應該貫穿于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教育各個階段,要充分體現被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在激烈競爭中的生存能力。
2.2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僅在于驗證理論、訓練實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國內地方本科院校雖然已形成了以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和課堂內外實踐教學環節為主體,以學生科研訓練和學科競賽等創新教育活動為內容,以課外社會實踐為補充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促進了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但還存在不足之處。
(1)實踐教學目標問題。實踐教學目標是實踐教學活動的初始環節,它對實踐教學內容的安排、管理制度的制訂具有引導與規范作用。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學分比重小,教學仍遵循先理論,后實踐的模式,實踐教學被看成是依附于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沒有自身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甚至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嚴重制約了應用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2)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問題。實驗教學內容偏重演示、驗證、綜合型實驗項目,而創新型實驗項目偏少?;邮?、合作式和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沒有得到科學應用。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探究能力,以及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均得不到充分培養和鍛煉。(3)實踐教學評價體系難以適應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評價體系側重于結果而淡化過程,過于看重知識吸納而忽視能力培養,過于看重學業發展而忽視健全人格塑造。沒有把應用型創新人才具備的個性、能力素質納入評價體系,既有悖于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原則,也成為制約應用型創新人才成長的一個導向性因素。(4)實踐教學保障體系不適用應用型創新人才能力的培養。教師隊伍科研能力薄弱,無法開設創新性實驗項目,創新引導能力不足。校外實訓基地設施陳舊,產學研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無法落實等。
沈陽工程學院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取得了豐碩成果。構建了以實驗與實訓教學平臺、“產學研”相結合實踐平臺、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平臺為實踐教學平臺,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實踐教學方式多元化的“三層次、八模塊”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三層次”是指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和創新實驗?!鞍四K”是指素質拓展模塊、基礎技能模塊、專業實驗教學模塊、專業綜合能力模塊、工程訓練模塊、綜合實習模塊、科研訓練模塊和科技創新訓練模塊。在開放式實踐教學中,學生自主選擇實驗項目,通過增設創新學分,增加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2.3 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首先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個性差異。針對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興趣和發展愿望,在全面培養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其次拓寬學生個性培養途徑,將科研項目引入日常教學,依托創新實踐基地和大學生創新項目基金,資助優秀學生在創新平臺上開展科學研究。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的主要渠道。學生進入創新實踐基地完成:系統設計、方案論證、軟硬件開發、成果提交,使學生完整掌握科學研究方法。另外,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對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同樣非常重要。
2.4 改善實踐教學環境,構建創新能力培養平臺
創新能力培養平臺由實驗與實訓教學平臺、“產學研”平臺、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平臺構成。為學生提供按興趣、跨學科、結合理論教學,又超越理論教學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環境。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更多的創新行為不是個體性,而是群體性、團隊式的。需要我們培養的創新人才首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與團隊成員分享共同的價值理念、共同的社會資源。利用構建的創新能力培養平臺,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開發、更富有創造性的培養環境。
2.5 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在“教學和創造性研究”這個領域中對人才創新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要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探索意識和創新的精神。學校要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完善老師隊伍的知識結構與年齡組成;加強校企的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實踐中充實理論知識;建立教學團隊,加強不同學科老師之間的合作,實現跨領域的發展;同時也要鼓勵老師走到企業中去,到第一線積累工程的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更好地緊密聯系實踐。
3 結論
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對創新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學生創新能力成為日后工作的重要條件。創新能力不僅是應用型創新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創新素質的核心,學校教育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斷探索創新教育的內涵,力爭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基金項目: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2013-2014年度立項課題 ——應用型創新人才實踐教學體系體系研究(課題編號GHYB13132)
參考文獻
[1] 許勁松,朱蓉蓉,洪林.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理念·原則·機制.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3-5.
[2] 馬潔.論應用型人才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116-118.
[3] 林雪燕.從應用型本科教育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集美大學學報,2011(1):83-85.
[4] 戴憲濱.電氣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中國電力教育,2013(總第279期):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