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靜
摘 要 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師自身的多元文化理念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影響深遠。在我國多元一體的民族教育體系之下,我國實施了雙語教育,在面對不同的文化并進行教育的情形下,雙語教師也應具備多元文化的理念,在對多元文化教師的培訓中,也應加強對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培養,從而有助于我國雙語教育的大力發展。本文從分析美國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培養,從中發現對我國雙語教師培訓的啟示,以期對我國雙語教師的培訓提供思路。
關鍵詞 多元文化教育 教師多元文化理念 雙語教師培訓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Revelation of American Teachers' Multicultural Concept
Training to Bilingual Teachers' Training in China
MA Jing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 teacher's own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mplemented far-reaching impact. Under the diversity and unity of our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our implement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ircumstances, bilingual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ism, multicultural training for teachers, but also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ism, which helps to develop our bilingu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ound inspiration for our bilingual teacher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our bilingual teacher training ideas.
Key wor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achers' multicultural concept; bilingual teachers' training
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師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教師自身的多元文化理念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實施影響深遠,教師理解文化之間的異同,形成文化包容,使多元文化教育得以開展。
1 教師多元文化理念及雙語教師培訓
1.1 教師多元文化理念
教師的多元文化理念是指:教師對學生群體中存在的不同文化背景、文化特征差異性的認知與判別能力:它包含一種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寬容能力,以及由衷地賞識不同文化的態度。包含著兩層含義的多元意識一旦被印刻在教師心里,教師的每一種教學行為都會自然而然體現一種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傾向。①
1.2 雙語教師培訓
隨著人們對“教師”認識的變化,對“教師培訓”的精確界定也更加困難。目前的界定有以下幾種:(1)教師培訓或者教師繼續教育,通常是指對取得教師資格的中小學在職教師為提高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進行的培訓,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新任教師培訓、教師崗位培訓和骨干教師培訓)。②(2)教師培訓在西方稱之為“在職教師教育與培訓”(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縮寫為INSET)。教師培訓的涵義為,通過提供完整的、連續的學習經驗和活動來促進教師專業的、學術的和人格的發展。③
本研究中雙語教師培訓是指:在我國大力發展雙語教育的背景下,對正在接受師范教育并且日后要從事雙語教育的在校大學生的職前培養以及對已在崗雙語教師,組織的職后雙語培訓。
2 美國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培養
多元文化教育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公民權利運動”,主要目標在于消除消除公眾在就業、教育等社會領域存在的偏見。詹姆斯·A·班克斯指出:“多元文化教育起碼有三件事:一種思想或概念、一種教育改革運動和一個過程。”其中,“一種思想或概念”,就指的是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所有的學生無論是屬于什么民族、種族、文化、宗教,都該在學校教育上體會到平等的看待和尊重。在對學生進行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教師的多元文化理念正是影響教學活動開展和進行的重要因素。
2.1 職前培訓中有關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培養
2.1.1 教育形式及要求方面
在職前培養的高等教育學校中,不設立專門的雙語教育專業,是采取專業主修+雙語輔修的形式。自《美國1968年雙語教育法》頒布以來,美國政府為開展雙語教育的高等教育院校提供大量資金并以法律的形式規范雙語教育,對在校接受師范教育并且日后要從事雙語教育的在校大學生提出了多元文化理念的要求:要求學生要關心、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并對雙語教學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④
2.1.2 課程設置方面
課程設置是由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推薦課程三部分組成。其中的推薦課程,主要是介紹多種文化之間的比較研究,讓教師了解多種文化,形成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寬容能力,以及形成賞識不同文化的態度。
可見,美國在雙語教師職前培訓的課程設置方面,專門提出一項推薦課程,只有修夠一定的推薦課程的學分,才可申請雙語教育輔修證書。在這里,介紹多元文化,并旨在使教師形成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寬容能力,以及由衷賞識不同文化的態度的推薦課程,可以看成是申請雙語教育輔修證書的必要條件,足以見得美國對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重視程度。
2.1.3 雙語教師的資格認定方面
雙語教師的資格認證制度,是對美國雙語教師培養制度化的最好的體現。然而教師若想從事雙語教學工作,必定先得取得雙語教師資格證書,雙語教師資格證書的取得,包括語言水平、教學技能、學科知識以及教師的多元文化理念這四部分的考核。由此可見,美國的雙語教師資格認定方面有對雙語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明確的考核。多元文化理念,對于每一位從事雙語教育的教師來說,都是進行相關的雙語教育教學的先決條件。
2.2 職后培訓中有關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培養
美國對教師的職后培訓,主要是采用在大學、社區和本校辦理相關的雙語教師培訓等方式而開展的。開展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雙語語言知識、雙語教學方法,以及多元文化的知識和理念。
英國多元文化專家里奇認為:教師要具備多元文化的態度和理念,對學生的不同文化以及各民族、群體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以多元文化的觀點來看待社會問題,才能主動地將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融入到教學策略和教學組織中去。
在多元文化教育實施的今天,對于多元文化的寬容體現在:教師主動尊重多元文化并且鼓勵學生參與到尊重和賞識不同文化的實踐中去,并讓學生形成寬容、尊重的態度。文化多樣性及其日益增長的趨勢,要求教師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使教育活動能促進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豐富,實施正確而科學的文化教育,實施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多元文化教育,從而達到終極目標:使學生從理解和認可自己人民的文化,發展到鑒賞鄰國人民的文化,并最終鑒賞世界性的文化。⑤
3 美國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培養對我國雙語教師培訓的啟示
3.1 在我國師范教育中,加入相關的多元文化課程
教師職前的培養對職后的教育、教學起到打基礎的作用,教師要具備多元文化的態度和理念,對學生的各民族、群體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以多元文化的觀點來看待社會問題,才能主動地將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融入到教學策略和教學實踐中去。唯有教師具備多元文化的理念,多元文化課程才能得以真正的實踐。
滕星認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論是指少數民族不但要學習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要學習主體民族文化,提高少數民族年輕一代適應主流文化社會的能力,求得個人最大限度的發展。主體民族成員除了學習本民族文化外,還要適當地學習和了解少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增進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家庭的意識。⑥
在為接受師范教育并且日后要從事雙語教育的在校大學生的課程安排中加入相關的多元文化課程,可以使未來的雙語教師在學習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的同時,形成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寬容能力,由此保證雙語教育的順利開展。
3.2 嚴把雙語教師資格認定的關口
美國的雙語教師的資格認定包括:語言水平、教學技能、學科知識以及教師的多元文化理念四部分的內容。⑦相比起美國的雙語教師資格認定,中國的教師資格認定忽略了對教師多元文化理念的考核,我們知道,若雙語教師都不具備多元文化的理念,不具備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如何使得我們的學生具備從理解和認可自己人民的文化,發展到鑒賞鄰國人民的文化,并最終鑒賞世界性的文化的理念?
所以,要在對雙語教師進項考核上崗的時候,就該嚴把資格認證的關口,避免不具備多元文化理念的教師混入雙語教育的隊伍中去。
3.3 教師職后培訓中,仍要貫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雙語教師的職后培訓,是指對各學校在職的雙語教師工作一段時間后,進行雙語教育專門技能訓練或短期再教育。
在教師的職后教育中,仍然要強調多元文化的理念,因為只有具備了多元文化理念,教師才能主動地將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融入到教學策略和教學組織中去。教師才可以具備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層次的學生家長間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證我國高質量的雙語教育的開展。
注釋
① 周振鶴.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② 朱益明.近年來教師培訓研究發展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11).
③ 黃甫全.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與教師培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8.
④ 王莉穎.國外雙語教師在職培訓模式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5(11):78-81.
⑤ 鄧志偉.多元文化.課程開發[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18.
⑥ 靳淑梅.美國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發展綜述[J].外國教育研究,2008.12.
⑦ 王棟.美國雙語教育師資培訓模式及其啟示[J].比較與借鑒,2011.